當你開始相信自己是個平凡人,無論如何都會傷害到別人都會說錯話的時候,當你不再要求自己做的很好絕對做對的時候,當你開始相信環(huán)境和他人的承受能力的時候,當你開始相信其實沒有人太介意你是個什么樣子的時候,你就放松了,也就能做自己了,也就有趣了。
我們都喜歡跟有趣的人做朋友。他們幽默,好玩,有主見,脾氣好,總是給我們帶來新鮮和舒服的感覺,那感覺就像是炎炎夏日吃了口冰鎮(zhèn)西瓜一樣,多數(shù)時候都很爽。
反之,我們不喜歡無趣的人,死氣沉沉,刻板呆滯,枯燥乏味。
于是,我反問自己:我是個有趣的人嗎?
這個問題就問住自己了。
我有時候有趣歡樂,有時候無趣乏味。與其說有時候,不如說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人的時候。比如我在去參加課程學習的時候,我不太喜歡說話,我一說話就緊張,一緊張就發(fā)熱cpu就運行不夠而經(jīng)常任務(wù)已停止運行,連話都說不清楚。比如我在一個陌生場合里,我常常也是一言不發(fā),我在與人見第一面的時候,會詞不達意??諝饨?jīng)常被我搞得很隆重,隆重到很凝重,很尷尬。還有我在正式場合的時候也發(fā)揮不出來,我穿上西裝皮鞋的時候,我瞬間就成了個不稱職的模特——木頭做的。腦子不會動了。
但有時候不是這樣,我跟一個人或一堆人一但熟悉起來,我就腦洞大開,活潑開朗,創(chuàng)意不斷,博學多識,分分鐘化身段子手,傾情上演逃離精神病院。我在我自己的課堂里,我放得開,頭腦靈活,思維敏銳,不斷輸出新思想。不是因為我知道的多,而是我腦子轉(zhuǎn)的快。
有趣并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表現(xiàn)領(lǐng)域。我們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人群的時候,就是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
所以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個有趣的人,在合適的情境和合適的人面前。
那么我們在什么人和什么情境面前會變得有趣呢?
現(xiàn)在我邀請你,想象一下,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你會有什么表現(xiàn):
放得開,安全,放松,自由,被無條件接納,被無條件允許,有一群投機的朋友,都很愛你,你可以輕松的做你自己,想說就說想不說就不說,想哭想鬧想胡鬧,都被允許。
我想你會像是打開了奧特曼變身器一樣,英俊無比。成為了有趣的化身,代表月亮給人類帶來快樂和創(chuàng)意。在一個環(huán)境里,你的有趣程度和你的放松程度幾乎是成正比的。
比如在熟悉的朋友面前,在擅長的領(lǐng)域里,你的有趣值是非常高的。我會在我的課堂里變得有趣,在陌生人聚會里無趣就是如此??催^咪蒙的一個采訪,記得她說她在生活中有些敏感,非常介意別人說她的缺點。但是在文章里她卻敢大膽調(diào)侃自己。因為讀者、文章對她來說都是非常容易駕馭的群體。
這就很好理解,為什么你會在一些人面前十分無趣:
放松不下來。
不能完全放松下來,是因為環(huán)境不夠安全。環(huán)境不夠安全有兩個因素決定:
1.你對環(huán)境的駕馭能力。也就是你自身的能力、水平、知識等,這些硬件水平?jīng)Q定了你是否能輕車熟路靈活自如信手拈來360度搞笑或嚴肅的表達;
2.你對環(huán)境安全感的感受。你是否相信環(huán)境和他人是愿意接納你的,允許你犯錯的。你越是相信你在環(huán)境里是被允許的,你感受到的安全感就越高,你就越能放松下來。
因此成為有趣的人至少就有這兩個方法:
1. 提升知識和能力,你的熟練程度決定了靈活程度。
2 .放開自己,允許自己自由發(fā)揮,相信自己一直都是被接納的。
你的放松程度,決定了你能做自己的程度。你做自己的程度,就是你有趣的程度。一個能做自己的人,會活在當下,充分調(diào)動自己本能,跟著自己的感覺說話,那本身就是很放松的。你觀察小孩子,小孩子就很有趣。因為它不知道什么對錯,不知道什么危險,所以他活在當下,能夠做自己,總是給人很多出其不意。然后我們用“童言無忌”原諒了他。
有趣是個本能。是我們后天的某些限制,讓人變得無趣了。
這個限制就是模板化。我們在被長大的過程中,開始被規(guī)定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說的。我們變得小心翼翼,害怕犯錯。我們內(nèi)化了很多標準和限制。我們不再知道自己的感覺,我們開始更相信自己學會的規(guī)則。我們還沒開始說話,我們就已經(jīng)壓抑掉了2/3以上的自己,所以我們只能呈現(xiàn)一小部分最真實的自己給別人,也就是只給了一小點生命力給別人??雌饋砭褪莻€無趣的人。
一個小心翼翼、害怕犯錯、不敢冒險、害怕傷害別人的人,是最無趣的。程度越深,越無趣。
一個有趣的人,就是敢于綻放自己生命能量的人。一個無趣的人,則是壓抑自己生命能量的人。
所以第二個有趣的辦法,放開自己,實際上就是:敢于犯錯、敢于傷害別人、敢于說錯話做錯事。
因為你走不尋常路,說不尋常話。合適的時候叫幽默感,不合適的時候叫不懂事。
這對很多人來說,無疑是困難的。但我們換種方式表達就會好點:放下自戀。
在環(huán)境里,你說錯話、做錯事、傷害到別人,并不像你感受到的那樣具有殺傷力。他人也不像你感受的那樣脆弱,能夠輕易被你傷害到。你也不需要有一個神一樣的幻想:對自己的要求是不傷害到別人、不說錯話。
人活著,傷害和被傷害都是一件在所難免的事,無論你是不是故意的。你不說話對人的傷害有時候并不會比說錯話小。
當你開始相信自己是個平凡人,無論如何都會傷害到別人都會說錯話的時候,當你不再要求自己做的很好絕對做對的時候,當你開始相信環(huán)境和他人的承受能力的時候,當你開始相信其實沒有人太介意你是個什么樣子的時候,你就開始放松下來了,你就能做自己了,也有趣了,專業(yè)術(shù)語叫:敢于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和力比多。
攻擊性是我們潛意識捍衛(wèi)自己界限的方式,是一種本能。我們需要不斷攻擊其他客體,來確保自己的安全。這個在人類歷史上,在動物發(fā)展史上,例子不勝枚舉。也就是我們敢于傷害別人,敢于打壓別人,彰顯自己的力量。不過我們只需要使用下社會允許的方式表達就可以了。比如說自嘲、調(diào)侃。表達方式是很好學的,真正難學的是一個內(nèi)心深處的“敢”字。
力比多是我們是否敢于追求自己內(nèi)心的興趣和熱愛。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的性能量,也是一種本能。含義是,我們對內(nèi)心深處有興趣的人、事物、話題,都有參與和得到的欲望。簡單來說,遇到喜歡的妹子敢于去撩,遇到喜歡的話題敢于去聊,遇到有感覺的事敢于去做,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某個idea敢于去執(zhí)行,內(nèi)心生出個段子來敢于大膽說出來,就是敢于釋放力比多。
一個擅長撩妹的人就是會比一個非常尊重妹子的人有趣,一個敢于調(diào)侃他人的人就是比一個無比尊重他人的人有趣,這就是敢于釋放。
叢非從,應(yīng)用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首批認證薩提亞咨詢師。非典型80后冷男,愛用冷笑話做心理的男咨詢師;曾接受7年學院派心理學教育,長期在實踐中整合應(yīng)用,形成了幽默又接地氣的自家風格?,F(xiàn)長期開設(shè)薩提亞自我成長、oh卡訓(xùn)練等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