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花
重慶市城口縣坪壩初級中學
?
初中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劉春花
重慶市城口縣坪壩初級中學
信息技術的現(xiàn)代化,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要科學地認識和把握信息技術在英語教育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與英語教育的“一體化”進程,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因此,要把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教師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整合,可以設計自己需要的課件、其他多媒體素材和多媒體教案,以及將自己的講授提綱編制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教學方案,我們只需會設計使用現(xiàn)成的課件和其他多媒體素材即可。比如針對一篇課文,選擇什么樣的課件,在教學中什么時候應用等問題。
網絡信息化教學不僅具有各種媒體信息處理和人機交互功能,而且實現(xiàn)了網上多媒體信息的傳遞和多媒體信息資源的共享,形成了一種理想的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一方面可利用它來創(chuàng)設真實的或模擬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語言實踐;另一方面可利用網上資源,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使用英語完成任務。其教學基本特征是“課堂教學交際化,交際教學活動化,活動教學任務化,任務教學真實化,課外作業(yè)項目化,評價方式過程化”。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多媒體教學與“任務型”教學的整合是極為方便的。
信息技術可以為“任務情境”或“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掃清障礙,為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真實的問題背景,減少知識與解決問題之間的差距;同時支撐物的表征、視覺本質又促進了學習共同體中成員間的互動、交流,即合作學習,驅動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于英語教學,還有利于將設計的問題具體化,還原知識的背景,恢復其原來的生動性、豐富性,從而便于學生掌握知識、激發(fā)想象,化解課堂教學難點。
多媒體技術對文本、圖形、靜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信息具有集成處理的能力,使教學手段趨于全方位、多層次,創(chuàng)造一個更適合學生學習的開放的探索式的學習環(huán)境。它能加速學生的感知過程,促進認識深化,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提高實際應用能力。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突出優(yōu)勢是網絡,充分利用網絡,我們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學習所需的各方面的知識,也可以為英語學科教學提供廣泛的信息源,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化遠為近、化過去為現(xiàn)在,使課程的學習融聲音、圖像、文字、視頻、動畫等于一體,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習效率。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化零為整,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揭示給學生,形成整體認知。要引導學生以網上英語資源為教材,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廣泛的網上閱讀、網上作文、網上交流等英語實踐,豐富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以求通過與課內英語教材相呼應、補充與促進,形成對學生進行博大的英語教育的資源庫。
計算機輔助教學給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場變革,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原則:
1.多媒體的運用要審時度勢。
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適時運用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只有當學生的學習欲望最強烈、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運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點撥,這樣才能體現(xiàn)多媒體的綜合效果,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不能光看“形式”熱鬧,更要考慮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突出情境、交流、互動。在這方面多媒體課件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然而,一些教師使用多媒體只為了調節(jié)“課堂氣氛”,不管教學效果,這就失去了運用多媒體的作用。
2.要把握好運用多媒體的頻度。
多媒體的設計和運用要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性,不用能電子板書替代傳統(tǒng)板書。傳統(tǒng)的板書和師生對話還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通過教師板書既可以對指定的句型的結構和用法進行深入分析,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預留”了一定的思考時間。師生對話中,教師能及時捕捉學生口語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及時糾正。英語課堂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不能因為使用了多媒體而禁錮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和發(fā)散性思維。另外,過多地使用多媒體課件也會使學生產生疲勞感。
3.要充分體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性。
多媒體的設計要突出教材重難點,并注意遵循學生的思想規(guī)律、體現(xiàn)教學策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創(chuàng)設出各種必須的交際情景,突出多媒體集文字、圖像、影像、聲音及動畫等多種信息和功能為一體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充分體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性。教學的課堂形式是為教學的內容服務的,在使用多媒體時,一些教師不能光講“熱鬧”,還要注重“實效”。既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情感因素,也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編排和設計,從而使現(xiàn)代技術能夠真正發(fā)揮其作用,為提升學生的英語素質服務。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只是作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而不是要全盤替代原有的教學方式,我們要合理地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現(xiàn)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突破時間、空間、抽象的限制,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在模擬真實的語境中感知、操練、運用語言;激活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優(yōu)化初中英語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