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拴民
河北省無極縣東侯坊學區(qū)
?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備課工作
寇拴民
河北省無極縣東侯坊學區(qū)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chǔ),是決定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一環(huán)。活動前通過備學生、備活動、備教師,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手中有方法”,在組織活動時才會有條不紊,活動時間也會相對充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語文;備課
過去的語文教學就是忠實而有效地傳遞課程的過程。教師只是充當了教材和教參的傳聲筒,只要把知識原原本本地傳遞給學生,就算完成了任務(wù)。新課改提倡“大語文教學觀”,“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要善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語文新課標是我們搞好語文教學的羅盤,它對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地位,語文教育的特點,各學段應(yīng)把握的重點等都有明確的表述。面對這些新理念,新表述,語文教師只有加強學習,深刻領(lǐng)會其精神實質(zhì),才不會走彎路,或誤入歧途?!胺彩骂A(yù)則立,不預(yù)則廢”。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chǔ),是決定課堂教學質(zhì)量高低的重要一環(huán)。那么如何立足于教材,開展備課呢?
緊扣課文設(shè)計一兩個問題,最好能總領(lǐng)全文,或從側(cè)面入手,對理解課文起關(guān)鍵作用。例如:《司馬光》一課,一位老師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如果平時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時,他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盛水的缸里,你有什么辦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來?今天要講的課文中的司馬光就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敘述故事導入:小學生愛聽故事,通過講故事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草船借箭》一課時,老師可通過講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萬只箭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興趣一定很濃。歌謠導入:歌謠,特別是兒歌,在兒童教育方面的作用歷來備受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引進一些兒歌,并加以引導,可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符合“寓教于樂”的教育原理。謎語導入: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讓學生猜一個謎: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由謎語導入對“眼睛”的學習,過渡自然,學生興趣濃厚。游戲?qū)耄盒W低、中年級宜采用這種方法。圖畫導入:通過圖像導入新課,可以增強教學效果。如教《鵝》這首古詩時,教師一筆畫出了曲頸高歌的白鵝。無疑此時被畫震驚了的孩子的情緒是異常振奮的,精神會格外專注,思維也會空前活躍,各種理解想象乃至靈感都會奔涌而至。音樂導入:多用于音樂渲染氣氛的課文和直接是音樂歌詞的課文。如《鳥的天堂》,教師可先放《百鳥朝鳳》的樂曲。如上作文課,作文題為《我所喜歡的一首歌》,教師可在學生動筆之前先放幾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并加以適當?shù)狞c評。導入新課的藝術(shù)和方法還有很多,如笑話導入法、成語導入法、表揚導入法、觀察導入法、詩詞導入法、珍聞導入法,等等。切記生搬硬套,要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無論運用哪種導入方法,都一定要緊扣教學中心。
備課前,應(yīng)該先鉆研教材,對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成竹在胸,切忌在備課時,認為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頭萬緒。蜻蜓點水的結(jié)果只能是淺嘗輒止。下面介紹幾種提煉中心的主要方法:
(1)題目分析法。一篇文章的題目常能反映該篇文章的重點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題目的含義(當然要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尤其是抓住“題眼”分析透徹課文的中心,教學重點就自然突出來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記敘媽媽背“我”去醫(yī)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輪車工人主動送“我”去醫(yī)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詞來分析:“背影”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學重點就突出來了。
(2)篇中揭示法。有些教材一開始就揭示出該篇的中心,有的則在中間用中心語句來提煉教材的中心,有的則篇末點題,抓住這些詞語就能夠提煉文章的中心。
(3)歸納總結(jié)法。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qū)哟?,根?jù)各部分或?qū)哟蔚闹饕獌?nèi)容,進而分析他們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從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點。
我們在聽公開課時不難看到,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全班同學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的教師上課時整個課堂幾乎成了幾個優(yōu)等生表演的舞臺,而大多數(shù)同學卻在發(fā)呆。究其原因,就是前者在備課時能夠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接受能力來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安排教學步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而后者只是把自己想要教給學生的內(nèi)容機械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些學生根本找不到自己參與的機會,齊讀課文時就人云亦云,教師提問時就三緘其口。二者相比,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要“因材施教”,現(xiàn)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培育教育人和種花草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予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贝蠹叶贾溃煌瑢W校、不同班級以至同一班級的學生的素質(zhì)、接受能力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即使是精心挑選的尖子班,學生的水平也是不可能整齊劃一的。有的學生一點就透,甚至能舉一反三;而有的學生連課文都讀不流利,更不用說理解課文、寫作文了。這樣的班級,如果平均使用力量,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設(shè)計的內(nèi)容難度太大,則中下等的學生接受不了;難度中等,則那些尖子生吃不飽,潛能生仍然聽不懂;太簡單,則中、上等的學生吃不飽,且會拉慢教學進度。要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我的做法是:在備課時做到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根據(jù)本班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學設(shè)計,設(shè)計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教學內(nèi)容,讓優(yōu)生能吃得飽,讓中等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讓潛能生能從成功的體驗中樹立信心。這樣,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備好課是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同時,認真搞好備課,又是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wù)水平,發(fā)展教學能力的重要保證。
[1]張燕林.小議備課過程中的要素[J].人力資源管理.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