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輝
河北省永清縣第一中學
?
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曹亞輝
河北省永清縣第一中學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應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币虼耍處煈訌妼W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個性發(fā)展
俗話說,“有一萬個讀者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為此,閱讀活動是一個文本與情感的互動對話。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會用一雙熱情、冷靜、智慧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珍視每一個學生的閱讀機會,讓他們盡興地表達見解、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華。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我們對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了分析與總結(jié)。
1.過分注重“民主化”而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
有些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種模糊認識,誤以為倡導個性化閱讀就是倡導課堂教學的所謂“民主化”。于是在閱讀實踐中,他們完全放棄了教師對文本的預設與引導,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的頻繁“活動”,取代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例如,有位老師執(zhí)教《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先由學生分組提出問題,然后根據(jù)“民意”決定需要探究的問題,可謂符合民主、自主精神。但學生表決的最終結(jié)果,卻是探究“王倫該不該殺”,這位老師遵從了“民意”,卻背離了教學的初衷,把文本拋在了一旁。須知,教師是課堂上潛在的靈魂,作為事實上具有較高閱讀水平的讀者,教師是不應該放棄自己的認知成果對學生閱讀的導向作用的。當點撥處還是要點撥,只是教師注意不要把這種影響訴諸意愿上的強迫罷了。
2.過分追求“熱鬧”的教學環(huán)境而輕視了對文本的閱讀。
比起過去由“時代背景、作者介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幾個步驟組成的語文課堂教學形式,現(xiàn)在的語文特堂教學已經(jīng)有了很多大的改觀。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出現(xiàn)了許多應該說不乏科學性的新的教學形式,并逐漸在“語文教改”的包裝下成為語文課堂教學新的公式化程序。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有的教師將心思花在研究課堂的教學形式上,以所謂的“標新立異”形式來“包裝”并不生動的課堂內(nèi)容,生搬硬套一些新的形式與花樣。結(jié)果,學生的發(fā)言機會多了,課堂情況發(fā)生變化了,變得熱鬧好玩起來。但是仔細深究,課堂表面的熱鬧掩飾不了學生思想的貧乏,遮蔽不住學生精神的蒼白,課堂教學效率反而大打折扣。
1.做一個合格的文本閱讀者。
教學中,要憑借課文閱讀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是一個合格的閱讀者。教師對課文的閱讀,不是在教參的指引下去尋找相應的內(nèi)容,也不是游離于課文之外對作者指手畫腳,品論是非,采取旁觀者的態(tài)度。教師應該走進課文,教師自身本來就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他與文本間本來就存在著對話。教師唯有與文本展開對話,才能充分的感知文本,揣摩體味文本,獲得自己的獨到理解并設計優(yōu)化教學程序。
2.認真開發(fā)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教師既要有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所規(guī)定和要求達到的基本目標,還要有符合學生個體差異的能力發(fā)展目標,以滿足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學生的不同需求,滿足學生素養(yǎng)形成和發(fā)展的具體要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在自己的基礎上獲得個性發(fā)展。
3.精選科學化的教學手段。
個性化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一要做到有節(jié)有度,不以畫面、聲音等代替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攪亂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感悟;二要做到在使用多媒體時,避免將課件設計呈線性結(jié)構(gòu)。那種總想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既定流程上去的課件,實際上還是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設計課件時,應變“線性結(jié)構(gòu)”為‘塊狀結(jié)果”,注意增強課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課件能夠根據(jù)課堂教學實際進行調(diào)度,是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真正成為課堂輔助教學的一朵奇葩。
例如,有的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感覺課上的輕松,學生也學得有興趣??呻A段性知識檢測后,成績不盡如人意。通過認真思考她認為是多媒體的濫用造成的。多媒體的使用,剝奪了教師和學生思維的過程,省略了對文本的解讀,遠離了語文教學提高素養(yǎng)的宗旨,學生的語文課只需看一看、聽一聽,最多寫一寫,完全用來休閑,卻把最重要的活動——思維活動的時間給省去了。所以多媒體一定要用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做到有節(jié)有度。
無論怎么說,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解讀課文的能力,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必須守住教學效益這個底線,讓學生大膽思考,積極踴躍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投石蕩開水中天,真正的激活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設張揚個性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語文奇境的探索和渴望,也就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課堂成為有生命的課堂。
[1]黃婉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閱讀的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2014年14期.
[2]孫云霞.高中語文個性閱讀應用與研究[J].文理導航.2013年10期.
[3]高峰.個性閱讀 促進發(fā)展——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