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麒麟
[摘要]好的問題情境,可以啟迪學生思維,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樂學、好學。從應用性、直觀性、開放性、探究性、認知“沖突”性等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闡述。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問題情境 應用性 直觀性 開放性 探究性 認知“沖突”性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50076
眾所皆知,好的問題情境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啟迪學生思考,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打開學生探索新知的大門。下面就簡單介紹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幾點做法。
一、應用性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案例:“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片段
在學習這一內容時,筆者創(chuàng)設如下問題情境:晚上仔細觀察我們校園的路燈和廊燈,為什么都用白色節(jié)能燈?學生議論紛紛,有些學生認為這是節(jié)約用電的需要,并分析了緣由。接著,筆者又提出:這是什么樣的消費觀呢?學生眾說紛紜,有些學生認為這是綠色消費觀,并闡明了原因。隨后,筆者又提出:在我們身旁是否存在有悖這種消費觀的行為?我們應怎樣防止這種行為出現(xiàn)?學生爭相回答,課堂教學進入了高潮。
二、直觀性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案例:“商品的價格”教學片段
在講授這一內容時,筆者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央視有個節(jié)目叫《非常6+1》,其中有個環(huán)節(jié)叫“價格競猜”,不知大家是否可以快速地猜出其中商品的價格呢?學生此時情緒高漲,議論紛紛。這時筆者隨手拿起粉筆和學生玩競猜游戲,讓學生親身體驗。“我這根粉筆的價格在2角至5角之間,而且是整數(shù)。請大家來猜它的價格。我只對大家的回答做偏高、偏低或正確的提示,誰能準確又快速地猜出呢?”通過游戲,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很快建立了“商品價格”初步概念,同時促進本課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開放性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案例:“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教學片段
在講授這一內容時,筆者結合教材中的漫畫《他敢剪嗎?》,組織學生自由討論,絕大多數(shù)學生得出的結論是“他不敢剪”。此時筆者問學生:“是否有其他結論?”面對筆者的質疑神情,學生很費解。就在這時,筆者又給漫畫增設兩個條件:1.假設漫畫中的人離地面很低,且地面有防護氣墊;2.假設氣球飛到一定的高度就會爆炸。在這兩種條件下,他會怎樣做呢?很快大多數(shù)學生回答“他敢剪”和“他必須剪”。這就加深了學生對“對立統(tǒng)一”的理解。
四、探究性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案例:“多種投資理財方式”教學片段
在學習高一經濟生活“投資理財?shù)倪x擇”中的多種理財方式時,筆者讓學生學著制定“家庭理財方案”。這不僅與學生家庭經濟生活關系密切,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可培養(yǎng)學生的經濟頭腦和理財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有些學生在完成家庭理財方案的同時,還提出某些相當好的見解:一要樹立儲蓄、債券、股票、保險、房地產、收藏等多元化的投資理念,不能只將資金存放在銀行里;二要樹立風險意識,學會風險評估,防范風險;三要不定期在中小學開設金融理財、風險評估等方面的課程、講座或報告;等等。
五、認知“沖突”性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案例:“納稅人和負稅人”教學片段
在學習“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含義時,筆者設置如下問題情境。請看這則材料:小林的父親想買一款3G手機,他選擇網上購買的方式。經過仔細挑選,他看中了一款外觀漂亮的金色的蘋果牌3G手機。但在看價格時,他發(fā)現(xiàn)3G手機的實際報價里包含了增值稅,對此他心里很納悶:在這兒我怎么也成納稅人了?你們能幫小林的父親解除這個困惑嗎?就這樣筆者把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轉移到“分析納稅人與負稅人之間的關系”這一內容上來。接下來筆者說:“你們是否知道什么是納稅人和負稅人?他們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這就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的和同桌討論、有的打開書本找答案、有的在思考,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起來。
像這樣的問題探究,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政治課的實用性,嘗到了學習政治的樂趣,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感,這樣的課堂能不成功嗎?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究者、研究者和開發(fā)者,教師就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探究意義的問題情境,激起學生努力探究和求知的欲望,引領他們參與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學習的喜悅,把枯燥的政治課堂變?yōu)樾轮拈_發(fā)熱土。
有時教師不僅要善于釋疑,而且要善于設疑。教師要預設與學生已有知識相矛盾的問題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引到矛盾焦點上,激起他們的探究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預設實效性問題情境,一方面,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樂學好學,增強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可以使課堂充滿懸念,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沿著教師教學思路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