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設身處地”與“身臨其境”
“設身處地”和“身臨其境”本是兩條不同的成語,意思相差很遠,但是因為都有一個“身”字,“境”和“地”意思又相近,所以常常被用混。且看從互聯(lián)網上摘錄的兩個句子。其一曰:“高清晰度電視形象逼真,有消費實力的朋友可以在世界杯到來之際,把它搬回家,讓你設身處地體驗世界杯?!边@里的“設身處地”該用“身臨其境”。其二曰:“只要你身臨其境為我們想想,就會同情我們的處境,不會對我們這樣求全責備了?!边@里的“身臨其境”該用“設身處地”。為什么這樣說呢?讓我們先分別考察一下這兩個成語。
“設身處地”,《禮記·中庸》“體群臣也”朱熹集注:“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焙髞碛谩霸O身處地”指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為別人著想。例如明·海瑞《督撫條約》:“賂人吏書,設身處地,于心何若?”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創(chuàng)作者觸景生情,評論家設身處地,才能相得益彰?!?/p>
“身臨其境”,身,親自;臨,到。意思是親自到了那個境地。例如《三俠五義》第六十五回:“說的奇特而又奇特,再遇個探奇好古的人,恨不得登時(立即,即頓時)就要看看,及至身臨其境,只落得‘原來如此四個大字,毫無一點的情趣。”魯迅《華蓋集續(xù)編·記“發(fā)薪”》:“但這不過是一個大意,此外的事,倘非身臨其境,實在有些說不清。”
粗看起來,“設身處地”和“身臨其境”意思差不多。仔細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設身處地”中有一個“設”字,“設”是設想、假設的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是設想自己處在別人那種境地,替別人想一想。這就是朱熹說的“設以身處其地”。“身臨其境”并非設想,而是自己真的到了那個境地。區(qū)別這兩個成語必須抓住“設”字這個關鍵。弄清這一點,就會明白上面兩例句把“設身處地”和“身臨其境”用混的原因了。
“休戚相關”與“息息相關”
“休戚相關”語出《國語·周語下》:“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毙荩瑲g樂;戚,悲傷。后來就用“休戚相關”指彼此之間的歡樂憂愁、幸福禍患互相關聯(lián)。形容彼此的利害一致,關系密切。例如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我想許多功臣,其中只有將軍是天子的至親,必然有個休戚相關之意,故請你來商量?!痹偃鐚O犁《蕓齋瑣談》:“作為一個作家,每時每刻都和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不管任何處境,他不能不和廣大人民休戚相關?!?/p>
“休戚相關”只用于人與人之間,而不用于事物之間??墒窃趯嶋H語言運用中,常常被誤用于事物。比如某報有一篇文章,說:“二十年的經歷告訴我們,這場改革與我們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焙苊黠@,這里的“改革”與“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是不能用“休戚相關”的,可以改為“息息相關”。
“息息相關”是說彼此之間連呼吸都互相關聯(lián),比喻關系十分密切。也作“息息相通”。本來也只用于人與人之間,但在使用過程中范圍有所擴大,也可用于人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如《清史稿·文祥傳》:“事不盡屬總理衙門,而無事不息息相關也?!绷菏椤度诵呐c人生》:“人與自然息息相通,渾乎其不可分者在此身。”葉圣陶《坐羊皮筏到雁灘》:“我們的呼吸跟黃河的流動、連山的沉默、青天的明朗息息相通?!?/p>
由此可見,使用成語一定要注意它的對象,切不可張冠李戴。如果拿不準而又一時想不起合適的成語,不如直截了當,有啥說啥。前舉某報文章如果改用“密切相關”,豈不又平實又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