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10月25日,因涉毒被曝光的民謠歌手宋冬野在微博上發(fā)聲,稱愧對家人,不該為“靈感”而沾品,并表示此生絕對不再觸碰毒品。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我特別喜歡和那些涉毒犯罪嫌疑人聊天。聊來聊去我發(fā)現(xiàn),毒品遠遠比我們想象中可怕得多,它對人充滿誘惑力,一旦沾染終身難戒,更可怕的是,它離我們普通人很近很近。
難以抗拒的毒品
好多人都認為,只有生活糜爛、精神空虛或者不走正路的人才會吸毒。持此觀點的人,你太低估毒品的“魅力”了。
需要說明的是,如今吸毒的人,絕大多數(shù)沾染的都是冰毒,這是一種純化學(xué)合成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盡管那些傳統(tǒng)的癮君子們?nèi)匀徽J為海洛因才是“王道”,并對“溜冰”(指吸食冰毒)的人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認,今天的毒品世界,已經(jīng)是冰毒的天下了。這些年被曝光的幾位公眾人物,吸的都是冰毒。
為什么要“溜冰”?一個吸毒成癮的毒販子曾經(jīng)親口對我說:“冰毒真是極好的東西。你嗓子疼得咽不下口水,你喝酒喝得五臟翻騰想自殺,只要一點點冰,半個小時后這些癥狀就全都消失了;女人們想減肥但管不住自己的嘴,來點兒冰保管你幾天都不餓;搞科研的要集中精力但又犯困,來點兒冰你能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不覺得累;搞創(chuàng)作的憋半天寫不出東西,來點兒冰你腦洞能開到外太空去;甚至你老婆嫌你射得太快,來點兒冰你能勝過吃了十片兒偉哥……”
按他這么說,各行各業(yè)沒有不需要冰毒的。我在辦案過程中也確實發(fā)現(xiàn)吸毒的人員范圍真的很難進行規(guī)律性的分析——什么人都可能吸毒。但是,“讓人雙眼放光的東西,也許恰恰是最該遠離的”這句話放到毒品上簡直太合適了。冰毒的最大特色就是直接作用于大腦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人體的精神行為。吸食冰毒者會出現(xiàn)幻聽、幻視和幻想,不僅傷害吸毒者自身的身體,而且會讓他們成為新的危險源——很多惡性命案都是“溜冰”者的“作品”。
近在咫尺的毒源
冰毒離我們很遙遠嗎?一點兒也不。在邏輯上,觸碰毒品無非就是主動和被動兩種方式。主動的情況不用多說,我想說的是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吸毒者(尤其是吸食冰毒的人)都是被動染上毒癮的。甚至有統(tǒng)計稱,將近80%的女性“溜冰”者都是被動染上的毒癮。
所謂被動染上毒癮,又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不知情而被害;第二種是知情但被迫。
不知情而被害,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毒品對販毒者來說是一種“商品”,就像保健品或者任何其他商品一樣,推銷出去才有錢賺。所以毒販子也要推廣市場,發(fā)現(xiàn)新的客源,不然怎么養(yǎng)活自己?至于推銷方式,說出來很可怕——冰毒無色無味,實在是下毒極品。你去夜店瀟灑,旁邊有人從口香糖盒子里拿出一些黃黃綠綠的藥片,告訴你說這是檸檬味或薄荷味的潤喉片,你吃了,那你可能就被推銷了;你在某娛樂場所接觸了個陌生人,對方給你一杯水或者一支煙,如果你享用了,那有可能你也被推銷了;甚至那些愛美的女士們讓那些游走的“微整師”輸什么“美白針”,藥品里或許都有甲基苯丙胺(真實案件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輸完后白沒白不知道,毒癮肯定染上了。甚至于,很多賣淫集團、拐賣婦女集團,他們控制賣淫女或被拐人員的方式都是——冰毒。
知情但被迫的情況就好理解多了。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最注重的是圈子。一個人一生中可能先后或者同時屬于很多圈子。有的圈子是以職業(yè)劃分的,有的不是。就像電影中周星馳要進入斧頭幫必須殺個人一樣,有些圈子你想要進去,必須和圈子里的人一起吸毒。有時候這些所謂的圈子沒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有個案子中,一個快遞員想進入“主管死黨圈”從而分配到更多更好的活兒,對方扔給他一包冰毒。
難以擺脫的毒癮
萬一不幸染上了冰毒,能戒掉嗎?我只想說,發(fā)微博容易,戒冰毒很難——意志力、持之以恒,這都是道理,但問題遠遠不是道理能解決的。
很多人都提到過,冰毒不像海洛因,主要讓人產(chǎn)生生理上的依賴,冰毒最厲害的地方是讓人心理上產(chǎn)生依賴。所謂心魔難除就是這個道理。正因為此,很多戒毒機構(gòu)只接收海洛因等傳統(tǒng)毒品吸食者,而拒絕冰毒成癮者,因為這些人是心理問題,很難通過藥物去治療。
我在和吸毒犯罪嫌疑人接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那些吸食冰毒的人都說,進到看守所以后,沒有冰可“溜”了,除了嗜睡、沒精神(因為身體要把之前虧空的補回去)外,身體上倒也沒什么特別不舒服的,很多人甚至不需要服藥也能漸漸適應(yīng)沒有冰毒的日子。但是,當(dāng)你問到如果有出去的那一天,第一件事做什么時,對方的回答很可能是“溜冰”。曾經(jīng)有人做出過這樣的比喻:如果毒癮的等級是10,那么性欲的等級只有2。毒癮難戒由此可見一斑。
更重要的是,一旦你觸碰過毒品,那些販毒的人就很容易找到你。就好像只要你買過一次房,或者進過一次中介,你的手機就會不停地接到房產(chǎn)信息電話一樣。當(dāng)一個曾經(jīng)享受過毒癮之快的人接到這樣的電話時,說“不”意味著他要有比拒絕同帥哥或美女上床還要多出幾倍的意志力。
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但是怎樣遠離呢?個人認為,無論男女,少去燈紅酒綠的地方,少接觸你覺得不怎么安全的人。對了,想美白的女人們,去正規(guī)的地方輸液,或者用更直接的方法——扎面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