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鵬舉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 安徽合肥 230071)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及完善策略
司鵬舉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 安徽合肥 23007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推進,高中物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日漸凸顯。但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很多不足。鑒于此,本文將結合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針對性提出完善對策,以期對一線教學工作有所裨益。
高中 物理實驗 教學策略
1.輕實驗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以及升學壓力的影響,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現(xiàn)象,認為學習物理就是為了提高高考分數(shù)。在這種觀念影響下,部分學校忽略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甚至未配套完善的實驗設備,很少帶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果。[1]
2.輕方法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總是讓學生使用同一種方法完成同一項實驗,這種實驗教學只是為了走過程、學習某一知識點,在具體實驗中學生并未體驗到動手、動腦的探究樂趣。
3.輕過程
在物理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方便教學,經(jīng)常采用多媒體演示實驗方式替代學生動手實踐。通過粗略演示讓學生死記硬背物理現(xiàn)象、物理知識。例如,在《伏安法實驗電路的選擇與連接》實驗中,很多學生動手都不會連接實物電路,有的學生連完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對不對,不會檢查。事實上,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得出來的結論,學生才能更準確的理解與把握。[2]
1.突出學生物理實驗學習主體地位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積極突出學生物理實驗學習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應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更好地促進實驗教學的開展。例如,在“物體變速運動”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自己制作實驗小車等教學模型,并要求學生結合實驗原理自己設計實驗步驟、實驗方法,得出實驗結論。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收集并分析打點計時器運動軌跡,得出實驗結果。通過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與主動性,通過真實的參與實驗,學生能夠更清晰、深刻的認識實驗過程,在提升學習效率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
2.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zhì)
要想有效解決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提高對實驗教學的認識,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實驗教學的具體要求與目標,從思想上重視實驗教學。同時,還應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學校可開展系統(tǒng)性培訓,全面提升教師對物理實驗知識的掌握程度、責任意識以及實驗能力。定期開展座談會,及時總結有效的實驗教學方式,加強不同學校間的橫向交流,組織教師積極參與高水平的實驗教學與示范課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物理實驗水平以及綜合素養(yǎng)。
3.注重動手過程,優(yōu)化實驗教學評價
在素質(zhì)教育深入推進的今天,應積極改進并優(yōu)化實驗教學評價模式,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性差異,重視綜合性評價,充分運用多元化評價模式考察學生綜合素質(zhì),注重對實驗過程的評價。例如,在進行“電磁感應”這一實驗教學中,因不同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各不相同,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實驗與分解實驗方式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電磁反應,更好地鍛煉學生分析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動手還可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物理的神奇,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在記憶“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排斥”這一概念時,完全可以讓學生手持兩塊磁鐵感受這句話的意思;再例如,畫電路圖的題目中,往往會涉及到怎樣連接滑動變阻器的問題,而這又是學生的易錯內(nèi)容,平時做題不是將滑阻短路就是讓電路斷路,這時,如果能拿一個滑動變阻器和幾個相關電器元件進行連接試驗,就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有效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
4.豐富教學資源,優(yōu)化實驗方式
為了更好的開展實驗教學,教師應在具體實驗基礎上盡可能的豐富教學資源。教師應加強實際生活與物理知識的聯(lián)系,并指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在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實驗積極性。[3]
物理實驗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結合具體實驗要求,靈活組織實驗教學,優(yōu)化實驗方法。例如,在“力的合成”這一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實驗”作為問題解決的有效載體。并通過“如何確定分力、合力的大小與方向”這一問題,指導學生設計教學實驗,并記錄、整理各項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結束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讓學生真正明白“互成角度兩個合力,是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表示合力大小與方向”這一結果,如圖1所示。
圖1:已知兩個力求合力
圖2:已知三個力求合力
得出這一結論時,教師還可指導學生繼續(xù)探究學習:如果三個力同時作用在物體上,合力如何求解?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合作教學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求每一小組對該問題進行實驗探究,并鼓勵小組成員在結合生活實際基礎上,對實驗進行適當改編。要求參加實驗課的同學根據(jù)教材要求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由于這一步涉及到了搜索教材實驗要求、思考正確可行的實驗方案、選擇符合實驗要求的實驗器材等過程,從而能夠看出一個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水平,也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小組成員自由討論、設計實驗過程,并得到實驗結果。最后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組間交流探討,最后得出“先求出任意兩個力合力,再求此合力與第三個力的合力,合成所有力最后得到合力”這一思路,如圖2所示。通過小組合作與實驗教學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體驗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驗質(zhì)量。教師合理設計、科學組織,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探究能力。
本文以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為切入點,從學習主體地位、教師綜合素質(zhì)、教學評價等方面,詳細論述了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完善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全面提升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質(zhì)量。
[1] 鐘偉良.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5).
[2] 遲元宏.關于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對策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3(24).
[3] 徐贊微.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與應對策略[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3(31).
司鵬舉(1991-),男,安徽宿州。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