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文,劉丹青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天津 300072)
?
天津城市景觀節(jié)點夜景照明藝術特色分析
陳學文,劉丹青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天津 300072)
城市夜景觀是城市景觀規(guī)劃在夜間的再次表現(xiàn),它包含于城市景觀之中,而又有其獨立的設計語匯和方法。天津作為北方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著力建設城市夜景觀,塑造了獨具特色、兼具藝術性與文化性的城市夜景風貌。本文通過對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景觀節(jié)點夜景照明的藝術特色及設計手法的分析,探討了夜景照明在展現(xiàn)城市精神文化面貌,塑造城市特色名片方面的重要作用。
天津;景觀節(jié)點;夜景照明;藝術特色
視覺是我們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媒介,而視覺的形成離不開光的刺激作用。所以光環(huán)境的塑造也可以說是對于我們視覺環(huán)境的塑造。優(yōu)秀的照明設計就是將技術與藝術相結合,來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光環(huán)境,在滿足照明的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同時關注照明環(huán)境的參與者的主觀感受,帶來優(yōu)化的空間體驗,進而使人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傾向,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向往和認同感[1-2]。城市夜景規(guī)劃作為城市尺度下的整體照明設計,在合理考慮原有景觀規(guī)劃空間布局和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其特有的細節(jié)方面的藝術處理手法使得城市夜景觀流光溢彩,充分展現(xiàn)現(xiàn)代都市的魅力[3-4]。
伴隨著城鎮(zhèn)化發(fā)展進程的加快,城市夜景觀作為城市景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新時期。發(fā)達國家的夜景照明已經(jīng)日趨普遍化和成熟化,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國際化大都市都有與其城市日景相配的極具代表性和觀賞性的夜景觀。城市夜景觀的建設水平也日益成為反映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及城市活力的特色標簽。
我國的夜景照明雖然整體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迅速,在20世紀80年代上海率先在外灘及南京路啟動夜景照明工程的帶動下,北京、深圳、重慶等其他各大城市紛紛開展城市夜景觀建設,并已取得諸多成效。北京王府井大街、深圳深南大道、重慶山城等燈光夜景工程都已成為國內(nèi)夜景建設的典范。天津作為北部沿海重要城市,近年來已成功建設了海河“一河兩岸”夜景等一系列城市亮化工程[5],成績斐然,在2015年還獲得了中照照明獎城市照明建設一等獎。如今天津再度啟動以“金色海河,流光歲月”為主題的十項亮化升級工程,繼續(xù)著力打造符合天津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水平的特色城市夜景。
夜景是日景觀在夜間的再次表現(xiàn),二者不完全等同,但緊密聯(lián)系。
1.1 “日景觀”與“夜景觀”的統(tǒng)一
天津城市夜景觀的整體設計統(tǒng)一考慮了晝夜景觀圖底關系的轉換和融合,將中心城區(qū)、特色景區(qū)和其他區(qū)域景觀節(jié)點的夜景布局按照有邏輯的主次關系,空間序列以及環(huán)境氛圍來設置照明,并結合城市原本的肌理和文脈,使夜景與日景在形式上自然銜接,風貌上氣質相合,二者融為一體而不顯得突兀。
1.2 天津市地域化景觀文脈特色
每個城市由于其發(fā)展歷史,自然條件,文化土壤的不同,各自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這就構成了一個城市的景觀文脈。天津的城市發(fā)展與水有關,古有“九河下梢天津衛(wèi)”之稱,至今河道水運文化在城市中仍存有深刻影響。天津衛(wèi)始于隋朝大運河的開通,發(fā)軔于明清之際海河、南運河、北運河的三河交匯處漕運帶來的繁華商貿(mào),形成了特色的津沽文化。而近代史上天津由于其特有的租界歷史,又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自古以來在地理區(qū)位和政治、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獨特地位,天津形成了城市內(nèi)本土與西洋合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融的文化特色。
1.3 天津夜景觀的規(guī)劃及布局
天津城市布局具有鮮明的地域化特點,雖然總體地形平緩,但由于河流的影響,天津又有其獨特的城市空間形態(tài)。
“十二五”期間,天津市明確提出市中心城區(qū)城市照明將以道路照明為基本骨架,以大中型公共建筑、橋梁等建筑物為景觀照明主體,以廣場、開放性公園等公共空間為節(jié)點,以海河、風貌建筑區(qū)等為特色,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的天津市夜間景觀(見圖1)。天津夜景規(guī)劃以海河沿岸景觀帶為空間主軸;根據(jù)城市總體規(guī)劃及分區(qū)城市設計,確定了城市照明“一軸、三心、九點、九線”的總體空間布局。
圖1 天津中心域區(qū)夜景模型(天津規(guī)劃展覽館沙盤)Fig.1 Tianjin central city nightscape model
天津的景觀節(jié)點以海河沿線為主線,火車站區(qū)、濱江道商業(yè)區(qū)、古文化街、小白樓、解放北路、意式風情區(qū)、文化中心等為亮點,鮮明地體現(xiàn)出天津歷史印跡與現(xiàn)代文化多元共存、兼容并包的獨特城市風貌。而針對這些重要節(jié)點,天津的城市照明設計從色彩、形態(tài)、對比等主要的設計原則出發(fā),運用了多樣化的藝術手法來塑造城市夜景。
2.1 夜景色彩的運用
色彩的運用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對視覺和心理產(chǎn)生刺激的主要因素之一,白天的城市景觀主要光源為太陽光,天然光的色彩在晝間呈現(xiàn)的比較穩(wěn)定和單一,而夜景照明由于采用人工光源,因此可以使用多樣而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使得夜間景觀更靈活、絢麗。
1)注重色彩對心理感受的影響。在夜晚,由于沒有太陽光,燈光成為塑造景觀環(huán)境色彩的主要手段,而色彩對于空間感受,情感傾向和環(huán)境氣氛的影響非常顯著。在天津的鼓樓、古文化街一帶(圖2),場地性質為商業(yè)步行街和娛樂性場所,故照明色彩也相應較為濃烈而活潑,多使用紅、黃色等暖色系的光線,輔以一些小面積的藍、紫、粉色的星光燈來點綴,可以給人帶來新鮮、振奮、活潑之感,營造一種喜慶而愉悅的氛圍。
圖2 古文化街夜景Fig.2 Nightscape of Tianjin Ancient Culture Street
在海河沿岸的行人步道和活動廣場,場地性質是休閑的游憩空間,多使用照明面積較小的白、藍、綠色的地燈和射燈,透明度較高,容易產(chǎn)生與自然的草原、森林、湖水相關的聯(lián)想,給人以清爽、放松、鎮(zhèn)靜的感受,比較符合作為休閑漫步性場地的設計初衷。
2)體現(xiàn)色彩搭配的協(xié)調性。色彩搭配的協(xié)調使得視覺環(huán)境和諧,有序而不枯燥。色彩的協(xié)調意味著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純度)之間的靠近,從而形成色彩的統(tǒng)一感。因此,色彩的和諧應表現(xiàn)為對冷暖、明暗、純度等因素組合中的和諧及對比中的襯托作用。將色彩的搭配原則反映到照明設計中,即燈光的照度、顯色度需要搭配和諧,才能使環(huán)境色彩統(tǒng)一有序、賞心悅目。
燈光在塑造夜景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襯托和暗示,以體現(xiàn)景觀本體的文化內(nèi)涵和寓意。所以,選用燈光色彩不能過多或雜亂,應該與建筑景觀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突出場所空間的特有氣質。首先考慮照明的基礎物理需求,要滿足一定的照度,并在此基礎上盡量將純度和多色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以相近色系的單色光為主,體現(xiàn)或莊嚴,或洗練,或親切,或活潑的空間氛圍。天津海河沿岸的中心商務區(qū)的眾多寫字樓等辦公性建筑,由于場所性質相對莊重、嚴肅,照明設計也偏向嚴謹、素雅的風格,多在建筑的腳部和分層接縫處使用色調穩(wěn)重的單色射光,以明度和純度較低、偏白色的淡色光為主,強調統(tǒng)一性,絕不隨意使用對比色和互補色等對比強烈的彩色光,旨在烘托建筑高大的體量感和莊嚴,肅穆的氣氛;而如天津意式風情區(qū)這種步行街區(qū),整體尺度比較平易近人,屬娛樂和休閑的服務性場地,在色彩的運用上更加注重多樣和富于變化。照明主要集中在噴泉、綠地、廣場、道路兩側,建筑立面等區(qū)域,照明色彩大面積使用橙黃、橘紅等相近色調的柔和性彩光,局部點綴一些綠、藍、紫等對比性點光和條光,通過色彩比例的調節(jié)將幾種色光統(tǒng)一在整體和諧的暖色調中,制造溫暖親切、愉悅舒適而不失活潑的環(huán)境感受。
2.2 夜景照明的形態(tài)與節(jié)奏
在照明的形態(tài)方面,可以通過光源的大小、長短、曲直;照射方向的垂直、水平、傾斜;燈具數(shù)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高低、遠近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設計。
天津夜晚的花園,廣場,街道等公共空間的環(huán)境照明運用了多層次多形態(tài)的燈光設計手法:以陣列性的燈柱來標識出開敞的活動場地區(qū)域,以條狀的嵌燈和樁形埋地燈點亮花壇、坐椅等公共設施,而以按一定序列排布的長短不一的燈帶和星星點點的燈串來裝飾景觀綠植,使樹木和草地如同披上星光織錦,賞心悅目。這些不同形態(tài)的光源通過有機組合,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照明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除了環(huán)境照明,建筑物照明也是城市夜景的重要組成部分,通??紤]打光的不同位置和照射方向來凸顯建筑物。天津解放北路附近有許多民國時期的老洋行建筑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辦公樓(圖3),多在建筑腳部和線腳、山花及柱式等重點部分,用射燈打出順光或側光,向上部和縱深方向引導視線,體現(xiàn)崇高、莊嚴的視覺感受。
圖3 解放北路原法租界橫濱正金銀行Fig.3 The original bank building of Yokohama Specie Bankin Jiefang North Road
由于沿河發(fā)展,天津成為一座多橋的城市。對于橋梁這一類形態(tài)特殊的構筑物的照明設計,以海河奉化橋為例(圖4),首先根據(jù)其本身形態(tài)排布燈光勾勒輪廓,并調整光源排列的節(jié)奏和疏密,將燈光構成極具視覺美感和韻律感的光帶,如同流星串珠,將橋梁映照得美輪美奐。
圖4 海河奉化橋“一串珍珠”Fig.4 Night view of Fenghua Bridge on Haihe river
2.3 利用對比塑造夜景的空間層次
夜間人工光有別于日間自然光的最顯著特點,就是光源位置一旦固定則不易改變,由于光源實際位置的限制,容易出現(xiàn)層次單一的現(xiàn)象。而對比法則是藝術照明中常用的法則,通過對比,可以突出視覺的中心,起到視覺焦點的作用,給人以注意、興奮、個性鮮明的印象,能夠有效地體現(xiàn)層次感。
在人流密集的繁華地帶,往往燈光照明也是極為豐富而多變的。海河三岔口地區(qū)是海河景觀帶的中心節(jié)點,街燈、霓虹燈、廣告燈箱、橋梁射燈等層層疊疊,各放光彩。在如此龐雜的照明系統(tǒng)中要把握夜景觀的空間秩序,需要通過光的強弱對比來突出主次關系。所以在照明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利用不同的照度,不同顯色性的光源調節(jié),通過對建筑、街道、植物綠化等多層空間底景的差異化照明,來塑造裝飾性照明景觀的層次感,突出空間的可識別性,同時增加其趣味性,使得一些城市公共空間在夜晚能夠煥發(fā)光彩,吸引人群,保持空間的活力。
位于三岔河口的永樂橋上的“天津之眼”摩天輪,直徑110 m,約35層樓高,整體懸掛64個360度透明轎廂,體量十分巨大,在高彩度的嵌燈的映照下,以耀眼的粉紅色和亮藍色交替輝映,構成了一座璀璨奪目的光輪(圖5)。而周邊建筑普遍為百米以下的非高層建筑,便作為摩天輪的空間底景,以暖白、暖黃的泛光照明形成柔和的光帶。三岔口的照明通過大面積的單體色塊與低矮的長線條色帶的對比;高純度、色彩濃艷的燈光與低純度、色彩淡雅的燈光色彩的對比;以及深色的河水和夜空作為背景幕的映襯,這三重對比關系,使得摩天輪的燈光格外醒目,與蕩漾的海河柔波交相輝映,絢麗多姿。燈光藝術使得摩天輪從原本機械結構的無機構筑物變成了一個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機藝術體,為海河夜景添上了一道浪漫光彩。
圖5 海河摩天輪夜景Fig.5 Night view of Haihe Ferris Wheel
2.4 公共藝術激活夜景環(huán)境
20世紀60年代以來,光的運用進入了公共藝術的領域,與光有關的視覺藝術風行世界,也影響了照明設計。優(yōu)秀的夜景觀除了對于燈光本身的運用,還包括燈具本身的設計,常見的藝術燈包括具有裝飾性的發(fā)光標識牌系統(tǒng),具有地域風格的景觀燈序列、燈光雕塑,以及獨立的燈光裝置藝術如音樂噴泉等。
景觀燈和燈光雕塑本身就是城市公共藝術圖譜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在天津一些極具異國風情的歷史街區(qū),巴洛克式的路燈、形狀為古典主義紋樣的霓虹燈,以及充滿童話色彩的南瓜馬車、號角天使等燈光雕塑,點亮了黑暗中沉寂的城市建筑和街道,并為它們披上一層超現(xiàn)實的夢幻外衣。作為裝飾性的公共設施和景觀小品,燈具的形態(tài)與整個場地的建筑景觀風格相和諧,強化了場地的景觀內(nèi)涵,成為體現(xiàn)城市的藝術性與文化意蘊的典范。
燈光裝置藝術是相對獨立的燈光公共藝術形式,打破了具體的藝術形式的界限,將光電藝術與造型藝術、音樂結合在一起,具有視覺沖擊力和互動性,帶來多層次多維度的視聽感受。坐落于河西文化中心中心湖區(qū)的音樂噴泉是天津頗具代表性的大型燈光裝置公共藝術,噴泉中心大圓直徑80m,弧線長156m,與天津大劇院頂面投影的圓形重合。在晴朗的夏日夜晚,燈光映照下七彩變幻的弧形水柱會配合《卡門》、《梁?!?、《藍色多瑙河》等古典樂曲翩然起舞,靜則涓涓細流,動則矯若游龍。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跌宕起伏,光影舞動,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極具感染力(圖6)。這是現(xiàn)代公共藝術所獨具的綜合性表現(xiàn)手法優(yōu)勢。文化中心的夜景也堪稱天津這座國際化的現(xiàn)代都市夜景中的一顆閃耀明星。
圖6 河西文化中心音樂噴泉夜景Fig.6 Night view of the music fountain in Hexi Cultural center
天津市夜景照明的設計讓城市夜景能夠與自身的歷史文脈以及市民的精神文明需求相匹配,讓夜晚的城市仍舊具有活力和吸引力。這種設計理念已經(jīng)超越了單純“讓城市亮起來”的基礎層面,進入了追求有內(nèi)涵、藝術化、符合城市性格氣質的“量身定做”階段。夜景照明能夠提升城市形象,凸顯城市魅力,成為城市另一種形式上的文化名片。希
望通過本文對夜景照明設計的藝術特色的分析和總結,能夠為天津市未來的夜景提升工作提供參考,同時對其他城市夜景照明的規(guī)劃設計提供借鑒。
[1] 錢靚. 室內(nèi)藝術照明的藝術因素分析[D]. 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
[2] 彭海英.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夜景觀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3] 陳學文,陳志菲.夜景照明與城市地域特色的塑造——以天津市夜景照明規(guī)劃與實施為例[J].照明工程學報, 2013,24(4):60.
[4] 郝洛西,楊秀,曾堃,等.中國城市照明規(guī)劃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城市照明規(guī)劃20年回顧[J]. 照明工程學報, 2012,23(增刊):17-26.
[5] 任悅, 李海燕.打造“渤海夜明珠”津城夜景以海河為主軸[EB/OL].(2016-05-07)[2012-02-07].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tj.xinhuanet.com/bhpd/2012-02/07/c_111549068_2.htm.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Nightscape Lighting in Tianjin Landscape Nodes
CHEN Xuewen, LIU Danqing
(SchoolofArchitecture,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Urban nightscape lighting is the re-demonstr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in the night time. It is contained in the field of city landscape, and has its own independent design vocabulary and methods. As a renowned historical city of the north China, Tianjin has been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night landscape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created a unique, artistic and cultural view of the city night landscap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techniques in designing the nightscape lighting of Tianjin, 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nightscape light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livering the spirit of the city, demonstrating th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shaping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s.
Tianjin;landscape node;nightscape lighting;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M923
A
10.3969j.issn.1004-440X.2016.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