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戚曉媛
血脈相連 兩岸情深 ——河南省臺聯(lián)交流團赴臺交流活動側記
作者丨戚曉媛
5月7日至13日,應新北市經濟發(fā)展促進會邀請,以河南省臺聯(lián)秘書長沈艷為領隊,濟源市臺辦主任、臺聯(lián)會長閆安印為團長,以及各轄市臺聯(lián)負責同志等15人組成的交流考察團赴臺灣進行了為期7天的參訪交流。在臺期間,參訪團深入桃園、臺北、新北、嘉義、高雄等地,拜訪了臺灣教師總工會、新北市經濟發(fā)展促進會、新北教師工會、中華兩岸聯(lián)合文教經貿協(xié)會,參訪了臺灣安和小學、中原大學等學校,深入到萬華社區(qū)等基層鄉(xiāng)公所和少數民族村進行考察,對寶島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感受。
此次赴臺,交流團以親情為紐帶,向在臺的河南鄉(xiāng)親及臺灣各界朋友廣泛宣傳中原文化,以及河南經濟社會發(fā)展情況,鞏固老朋友,廣交新朋友;以文化為依托,增進兩地民眾的交流和聯(lián)系,探索兩岸關系新形勢下加強豫臺交流的新思路、新舉措;以基層為重點,促進豫臺民眾感情融合,凝聚深化豫臺交流合作、攜手推進兩岸一家人的共識。
沈艷向臺灣中原大學老師贈送《老家河南》一書
2015年,臺灣教師總工會理事長張旭政、秘書長陳美倫帶領部分老師來到河南參訪交流,河南悠久的歷史文化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與河南省臺聯(lián)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時隔一年,寶島再見,沈艷和陳美倫老師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不能分開,盡管隔著千山萬水,兩人的情誼卻一點沒有因為距離而減弱。
在與臺灣教師總工會的15位老師進行座談交流時,張旭政直言“豫臺兩地在文化教育等方面有許多共同的話題,更有不少相互借鑒的經驗”。閆安印介紹了河南地處華夏中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所有中華兒女心靈的故鄉(xiāng),近年來,河南經濟快速發(fā)展,已成為大陸重要的經濟大省、有影響的文化大省。真誠歡迎臺灣協(xié)會、社團來河南走一走、看一看,實地感受一下中原文化的魅力。張旭政表示,他們準備組織更多的教師來河南交流訪問,繼續(xù)架起兩地溝通的橋梁,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共同發(fā)展,進一步拓寬合作交流的渠道。
在臺灣少數民族居住地,交流團了解了臺灣少數民族的生活狀況,感受到了臺灣少數民族的淳樸與熱情,一位鄒族群大叔非常開心交流團的到來,連連說道:“雖然沒有到過大陸,但見到你們感到十分的親切,聽到你們的介紹,真的想去大陸看看?!鄙蚱G說:“歡迎你們來大陸走走看看,河南人民會熱情款待你們。”
兩岸書同文,語同聲,同屬中華民族,同書中華文字。兩地基礎教育,既有許多共同之處,又有各自的優(yōu)勢。在臺期間,參訪團參訪了安和小學的校園、教室、操場、活動室,親切地和小朋友們打招呼,收到了小朋友們親手制作的精美賀卡、手工花瓶等小禮物。
在座談會上,安和小學校長洪珮瑀利用PPT介紹了安和小學的情況。安和小學以“安心、和諧、活力、創(chuàng)新”為愿景,旨在創(chuàng)建一所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學校,引導學生多元化發(fā)展,經常開展各種活動來豐富同學的業(yè)余生活。南陽市臺聯(lián)會長趙豪杰介紹了河南的教育情況,隨時歡迎安和小學的師生來河南交流考察,會盡最大努力為大家提供便利的服務。相信我們通過長期堅持互通有無,一定能夠共同促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通過參訪了解到安和小學的學生家長和義工的參與度很高,各項活動都有家長會的成員、義工參與,幫助策劃內容,還通過網絡的形式,建立了粉絲團,增加了學?;顒拥耐该鞫群图议L的參與度。同時根據學生的家庭、學習情況來制定課后的學習方式。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由永齡希望小學來提供費用幫助補習。一位老師知道我們是河南來的之后,激動地說道:“‘黃河之水天上來’,我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踏上黃河岸邊,親眼看看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兩岸關系發(fā)展的基礎在民間,動力在民眾,加強基層交流,是兩岸關系持續(xù)良性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河南與臺灣有三緣,一是血緣,兩岸同胞同是炎黃子孫,根在河南;二是文源,兩岸同屬中華文字,甲骨文發(fā)祥地就在河南安陽;三是商緣,有旺旺、丹尼斯、富士康、友嘉等知名臺資企業(yè)扎根河南,在河南不斷發(fā)展壯大。一位樸實的河南女婿李榮富老師在交流時說道:“我是河南的女婿,我老婆是南陽人,聽到久違的鄉(xiāng)音我太激動了。” 一位大陸新娘聽到我們講話,連忙跑過來打招呼,抑制不住的激動:“你們是河南過來的吧,我是信陽的女兒,嫁過來有20多年了,看到你們我太高興了。”
……
臺灣的秀美風光令人印象深刻,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從語言到文化都讓參訪團備感親切。一路上,只要知道參訪團是河南來的,老鄉(xiāng)們都格外激動與高興,都會問上一句“家鄉(xiāng)的一切可好”,參訪團成員們都真誠地邀請他們多回家看看,家鄉(xiāng)親人想你們。在參訪萬華社區(qū)基層鄉(xiāng)公所時,日祥里里長鐘駿介紹說他爸爸是浙江人、媽媽是湖南人,騰云里里長李重華介紹說他爸爸是湖北宜昌人。他們都是老兵二代,社區(qū)里老兵及老兵的后代較多。社區(qū)有些人沒有去過大陸,聽了參訪團成員們的介紹,很希望到大陸走走看看,同時由于社區(qū)的老年人較多,大家探討了兩地養(yǎng)老的機制,李重華打算下一步到大陸實地參訪考察。
兩岸青年所受教育不同,但同根同源的歷史文化和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卻是兩岸青年開展交流的共同基礎。兩岸文化一脈相承,五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兩岸青年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傳承和發(fā)展。
2015年,河南省臺聯(lián)組織了臺灣中原大學的師生赴河南參訪交流,安排了一個個精彩紛呈的交流項目,并同河南大學的學生們進行了聯(lián)誼,通過互動交流,將兩地青年的心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次,參訪團一行特地來參訪臺灣中原大學,進一步了解了中原大學的校園文化,創(chuàng)校歷史。沈艷用心做了一個PPT,將去年活動情況和今年擬舉辦活動圖文并茂地介紹給了中原大學的同學們,并熱情邀請他們去河南參加每年都會舉辦的全國臺聯(lián)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河南省分營活動。
去年參加過夏令營的一個同學說道:“雖然我們同屬中華文化,但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河南對我們來說就是教科書里的地方,去了才感覺到它的博大精深,回去后我把所見所聞告訴了我的同學們,他們都很有興趣,很想去實地感受一下魅力的河南?!?/p>
參訪團與安和小學老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