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艷華東師范大學,上?!?00241
?
以史為鏡,看當下女性雜志的編輯經(jīng)營之道
——以《婦女雜志》1921—1925年間的“新”編輯思想分析為例
劉冰艷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200241
摘要《婦女雜志》是中國女刊史上的第一份大型刊物,它的發(fā)行伴隨了整個新文化運動的始終,整個辦刊歷程跌宕起伏,主編也幾次更換,主要分為3個階段,前后為較保守時期,中間階段是本刊史上最輝煌的激進時期。本文主要以其中間階段1921—1925年期間編輯新思想的激進時期,從它編輯思想之變革,考察其身處變革時代,受新思潮影響下的新女性觀的編輯思想,主要撰稿者和讀者群,透視其編輯思想及成功經(jīng)驗對當下女性刊物辦刊的重要啟示。
關鍵詞女性雜志;《婦女雜志》;新女性觀;1921-1925
1.1婦女雜志的基本情況
“《婦女雜志》于1915年1月5日在上海創(chuàng)刊,屬偏于保守的婦女刊物,由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刊,月刊,16開,是面向女性發(fā)行的綜合性雜志[1]”,1931年12月,商務印書館被日本侵略者摧毀,旗下雜志也一一宣布???,《婦女雜志》也難逃浩劫。
整個刊行歷經(jīng)17個春秋的《婦女雜志》,是中國女性期刊史上刊史最久、影響最廣的對象性刊物。王蘊章、章錫琛、杜就田等人前后任雜志的主要編輯。當時的《婦女雜志》發(fā)行范圍很是廣泛,全國各主要城市都擁有許多忠實讀者;不僅如此,發(fā)行還遠達國外,如在東南亞的新加坡當時也能看到《婦女雜志》。在我國近代報刊史上,《婦女雜志》不管是發(fā)行量、發(fā)行時間、發(fā)行地域,還是訂閱人群等都是其它女性雜志難以望其項背的。
1.2《婦女雜志》的編輯內容及發(fā)展階段
《婦女雜志》只所以能擁有廣泛的讀者群,與其內容涉及面之寬是有很大聯(lián)系的,欄目涵蓋:既有社說社論類、國文小說傳記類、家政學藝類,美術藝術類也涵蓋其中、還包括中外事件告知方面等?!?/p>
隨著各時期辦刊宗旨的不同,《婦女雜志》可分為2個辦刊階段:
第一階段:1915—1920年;第二階段:1921—1925年;第三階段:1926—1931年。其中第二階段是全面革新的階段,伴隨五四運動的熱潮,社會上“婦女解放”的呼聲高漲,由于章錫琛在新文化運動中表現(xiàn)突出,發(fā)表了大量推廣新思想方面的文章,人氣高漲,被商務當局聘請為《婦女雜志》主編。一經(jīng)上任他就對該刊進行全面革新,后來由于他提出過于“前衛(wèi)”的新性道德觀,思想內容在當時過于新銳,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和攻擊,被迫去職,《婦女雜志》改弦更張,在換編輯的同時辦刊思想也回歸保守。
而1921—1925年間,章錫琛任編輯時期的《婦女雜志》是其辦刊史上思想最輝煌的時期。
章錫琛擔任《婦女雜志》主編后,從1921年開始大力實行改革,與之前的風格大為不同,雜志基調由持家轉向婦女問題的研究討論,并將角色由引導者轉向與讀者交流。提倡女性應擁有獨立人格,主張男女擁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關注女性的職業(yè)教育方面。調換內容,擴充版面、推廣新思想、新知識,是追隨新文化浪潮的主流婦女雜志。
2.11921—1925間《婦女雜志》實行“新”編輯思想
2.1.1鼓吹言論的編輯主旨
當時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社會上發(fā)出強烈的“婦女解放”的呼聲,《婦女雜志》抓住話題和時機,開始站在女性一端,為女性解放而呼號吶喊,成為倡導婦女人格自由新文化者們的最佳平臺,提高了女權主義的話語權。
當時提出婦女應該具備的自由人格即要獨立,擔責任,有思想,能互助,坦誠正直、積極健康等美德,大膽闊步走在新時代新思想的前面。章錫琛甚至還提出了驚世駭俗的“新性道德觀”即:“男子女子之間的性行為,只要他們的結果不害及社會,我們只能當作私人的關系,決不能稱之為不道德。[2]”在當時已算是過于前衛(wèi)的“大膽言論”。
改革后的《婦女雜志》由于站在時代的前端,“新女性觀”思想大受追捧,銷量劇增,在當時,銷量最多時可能超過10 000多份。
2.1.2關注女子的婚戀家庭
從1921年至1925年間的《婦女雜志》對于西歐或日本等先進國家的婦女解放理論編譯的比較多,體現(xiàn)了辦刊意識的大膽和覺醒。從這段時間《婦女雜志》所發(fā)文章內容來看,女子婚戀家庭方面是其主要的關注點。“發(fā)表了大量有關‘戀愛’或‘婚姻’為主題的文章,大力倡導和呼吁女性應享有‘戀愛自由’或‘離婚自由’的思想。[3]”
章錫琛和雜志的其他編輯者們認為,戀愛婚姻的問題是婦女問題中最核心的問題,家庭是社會的基礎,也是社會的單位,提倡雙方共同經(jīng)營家庭,把倡導自由、女權、獨立的話語與婚戀家庭相結合。
2.1.3遵循商業(yè)規(guī)律,辦刊形式靈活
1921—1925時期《婦女雜志》能夠連續(xù)再版、銷量激增與章錫琛辦刊思想的革新是密不可分的。
主要針對3個方面:
一是確保按期出版。雜志征稿、排版、印刷、裝訂都有嚴格的程序和日期安排,確保訂戶在規(guī)定的日期能夠拿到雜志,絕不拖延,章錫琛認為這是對讀者守信不可缺少的原則。
二是增加內容,降低定價。改版后的《婦女雜志》銷量巨大,時常供不應求,為了更大程度的吸引讀者擴大影響,采用增加內容、減小字號,五號字排版;從第七卷開始將價格調到原來的2/3,專號內容有所增加,但提前預訂仍可原價購買。這種促銷方法加“專號”的辦刊形式,更加吸引讀者,使訂購量激增,常常需要加印再版,甚至多次版印。
三是加強編讀之間的溝通。為加強編讀之間的互通交流,時常策劃征文等主題活動,開展便于讀者討論、表達意見的專欄。章錫琛對讀者來信的回復,并將主要來信編成專欄,既是對讀者的反饋也不失為對品牌的推廣,可謂是商業(yè)運作的良性模式。
2.2新編輯思想實施下的編者及主要讀者群
2.2.11921—1925時期,婦女雜志的主要撰稿者
革新前的《婦女雜志》主要依靠主編人際關系組稿。革新后的《婦女雜志》,邀請很多新派知識分子為雜志撰稿,像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周作人等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在《婦女雜志》上發(fā)表了大量倡導新思潮的文章。[4]且每一位都是在當時名震八方,深受百姓尊敬和愛戴的作家或學者,他們的言論更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重視,對大眾的思想和認知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婦女雜志》當時的一些撰稿人可以看出,在王蘊章和章錫琛主編時期,《婦女雜志》的讀者群和撰稿隊伍大多為具有新思想的男性知識分子。直到1925之后主編更換,才有更多的女性投稿。
2.2.21921—1925時期《婦女雜志》的主要讀者群
《婦女雜志》顧名思義,是面向女性發(fā)行主要辦給女性的雜志,讀者群大多為女性。關注和討論女子的婚戀家庭、職業(yè)、社交、性等問題,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科學新知的賢妻良母的編輯思想。當時預定的讀者對象為具有一定知識涵養(yǎng)的城市女性,成為具有中等教育層次女學生的模范讀物。
改良后的《婦女雜志》內容豐富,降低定價,大受讀者歡迎,“發(fā)行由原來的2 000份增至10 000份以上,開我國婦女雜志界的新紀元?!秼D女雜志》的新編輯思想對今日女刊的辦刊也具有一定的啟示。
3.1關注社會思潮,反思傳播現(xiàn)狀
今日中國的女性期刊為了獲取發(fā)行量、賺得更多的利潤,往往忽略辦刊宗旨,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味迎合受眾,忽視其社會責任和思想引導的作用,內容主要是以服飾、美容、感情、流行時尚為主,而對女性的思想教育、政法相關內容涉及甚少,在思想引導上卻偏向于使女性抱有依賴心理,偏離獨立人格的女性觀念,產生了非常不良的傳播效果。在編輯思想上也缺乏深度,不管是定位低端的《家庭》《知音》《女友》等,還是定位偏高的《瑞麗》《時尚》《世界時裝之苑》,其編輯思想都趨向庸俗化、甚至封建化,難以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3.2要勇于擔當社會責任,成為思想啟蒙者
當下的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走在世界前端,與五四時期相比社會風氣也更加多元、包容,女性地位得到極大提升。然而,也有部分人受到少數(shù)低俗浮夸文化的影響,導致了一些社會問題,例如,社會上出現(xiàn)了很多“小三”“拜金女”“求包養(yǎng)”等社會現(xiàn)象……
所以說,了解到當時的1921—1925年間《婦女雜志》就站在時代和思想的前端,為婦女獨立自由而呼喊的話,當下的女性雜志更應該承擔起光榮的社會責任。注重挖掘文化內涵和底蘊,傳播心知,啟迪心智,提升女性的整體素養(yǎng),啟蒙女性的第二次解放,消除在心理上根深蒂固的怯弱和依賴男性的心理現(xiàn)象,提升女性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新一代智慧、獨立的女性形象。
《婦女雜志》1921—1925年受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緊隨時代潮流,積極傳播新思想,啟蒙民智,率先在雜志上傳播新女性觀思想,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面,成為“婦女解放言論的利器”。
在1921—1925年期間,《婦女雜志》辦刊上遵循商業(yè)原則,采用靈活多變的辦刊形式,注重編讀之間的溝通,內容緊跟多元化的時代潮流和讀者需求,在民國時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成功經(jīng)驗不管是對當今女性刊物所承擔責任方面還是商業(yè)運作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值得學習借鑒。
參考文獻
[1]陳靜,姜彥臣.《婦女雜志》研究述評[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9-16.
[2]孫國華.熱女:洋場都市里激進的女權實踐者——論新感覺派小說中的一類人物[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1):21-25.
[3]劉慧英.“婦女主義”:五四時代的產物——五四時期章錫琛主持的《婦女雜志》[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1-8.
[4]宋素紅.女性媒介歷史與傳統(tǒng)[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110-111.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6)165-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