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記者 章漣漪
《一次讓你看懂南海主權爭議》核心成員 臺灣《遠望》雜志90后編輯 從盲目感性“臺獨”到理性支持兩岸統(tǒng)一 我是中國人,我就在臺灣,我是張瑋珊!
作者丨記者 章漣漪
簡歷
1991年出生
臺灣云林人
2009年至2013年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
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 臺“行政院”新媒體組
現(xiàn)任:
臺灣中華琉球研究學會 秘書長
臺灣遠望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秘書長
臺灣《遠望》雜志 編輯
臺灣杯具 制作人之一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又一次把中國南海問題國際化。就在7月12日所謂的仲裁庭其所謂的“仲裁決定”出臺前,一條由臺灣青年發(fā)布的視頻短片在社交媒體上走紅。這條名為《一次讓你看懂南海主權爭議》的短片長約7分鐘,制作團隊自稱“臺灣杯具”。片中有理有據(jù)、深入淺出地表達了兩岸同屬一中、應共同捍衛(wèi)南海主權的觀點,引發(fā)大陸網友“怒贊”。
而今天我們走近的就是這個視頻制作團隊之一、臺灣《遠望》雜志編輯張瑋珊,一個外表萌萌的,內心卻很強大的臺灣90后女生。
1991年出生的張瑋珊,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李登輝當局主導下,臺灣實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進行“去中國化”。張瑋珊說,她是“教改”后第二屆的學生,從小就被教育“臺灣對立于中國”。直到考入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張瑋珊才開始重讀中國歷史,并逐漸了解并堅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大中國”思想。
“轉變是大學以后的事了,因為那時準備考研,與一些同學組讀書會,請當時大一的班導石佳音老師帶我們。如果要說最主要是什么轉變了我,大概可以分兩方面,而這兩方面是我在過去教育里面完全學不到的?!睆埇|珊說,在讀大學以前,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臺灣人,覺得中國人是“敵人”,他們一直想并吞我們。那時的教育讓我非常仇視中國,卻很崇拜日本??梢哉f,大學前我基本上算是一個“臺獨”分子。大一的時候,當老師問大家,覺得臺灣怎么樣,或者覺得中國怎么樣的時候。我就會公開地舉手說,臺灣就應該“獨立”,而且陳水扁怎么會有罪呢?我會很公開地宣揚我自以為對的東西。但我當時的男友并不支持“臺獨”,他會質疑我的一些主張??墒钱斘颐鎸λ|疑的時候,我回答不出來?,F(xiàn)在回頭看,會覺得那是一個很無知的狀態(tài),而且還很自以為是,不假思索地覺得自己是對的。之后,我們在石佳音老師帶領下,一開始,念的是政治學和英文語法的書籍,后來石老師建議我們念一些與中國歷史有關的書。因為我過去是念自然組的,對歷史很反感,覺得那些中國歷史關我什么事,干嘛要念這些??墒鞘蠋熣f,這些歷史有助于你理解一些政治問題,那我就念了。
當時,石老師推薦給張瑋珊看的第一本書是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通過閱讀,張瑋珊漸漸了解到了中國歷史中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這些事情意義又是什么。而那些過去她并不看重的歷史,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她開始覺得,原來可以這么看待中國歷史,歷史應該要這樣解讀。之后,她又看了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對于兩岸關系的演變漸漸有了脈絡。這時候的張瑋珊對“臺獨”有一點點動搖,開始會去想,究竟為什么會這么深信“臺獨”這個東西?而她所深信的“臺獨”似乎說不出道理來?!暗珡馁|疑‘臺獨’到最終轉化成認同中國其實并不容易,因為在情緒上,我曾經那么討厭‘中國’,要怎么去喜歡它?甚至讓它成為我自己?”張瑋珊說,這得益于一本重要的書籍——蕭公權的《中國政治思想史》。
臺灣《遠望》雜志封面
過去臺灣的教育,使得張瑋珊等臺灣青年都認為中國大陸的傳統(tǒng)思想很守舊、很糟,它沒有自由、人權,而西方的“普世價值”是最崇高的東西??墒钱敺畔铝曇詾槌5奈骰梢姡氐街袊糯枷爰业臅r代和處境, 從他們的問題意識來看他們所發(fā)展出來的思想, 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古以來,中國的思想不但不是一文不值,而且往往比西方的思想還要深刻、高明。通過《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學習,張瑋珊迎來了人生轉折點,從認同自己是臺灣人,到轉變成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需要知道究竟“中國人”可以意味著什么,原來作為一個中國人是這么的了不起!
“在讀書的漫長過程中,我了解了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狀,其中處處與臺灣息息相關。最重要的,我看到中華文化高明之處,中國所談的核心價值比西方還更崇高、更具普世價值的意義,我會認為我就是中國人,我能成為這樣一個偉大文化的傳承者,我為什么不要做中國人?那些‘臺獨’分子,他們從來不懂什么是‘中國人’真正的樣子。這大概是我轉變的過程?!?/p>
說到真正“中國人”的樣子,那什么能代表中國人呢?在張瑋珊看來,是幾千年傳承的儒家文化。她表示,從我轉變的過程來看,我之所以認同中國,不僅僅是因為今天中國經濟繁榮或者將來可以抗衡美國。會讓我根深蒂固地認同我是中國人,并且覺得生生世世都希望我是一個中國人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文化的“根”,就是儒家文化中道德的價值。
現(xiàn)在一些人對于儒家有誤解,會覺得“你為什么抱著老古董不放”。可是,張瑋珊認為,儒家文化是最有價值的,他教我們如何作為一個“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愛人以德”等等,我們應該去全力宣介這個價值,告訴世界“我是中國人”代表的是什么樣的崇高價值。所以,我寫給那些崇洋媚外的中國人就是“回首自家無盡藏,何需持缽效貧兒”,意思是回首看看我們自己家里珍藏的這無盡的財寶,何必去效仿持著碗乞討的貧兒,叫別人施舍給你。明明我們自己家里面,就有這么多文化的寶藏,你不去發(fā)揚它,這樣不是很可惜嗎?
“我覺得中國大陸當然有很多事都得做,可是最根本的是要告訴大家,‘我是中國人’代表的是什么價值,什么意義,我覺得是‘以德服人’,是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睆埇|珊說,中國有一句話叫做“以利合者,必以利分”。如果你今天靠船堅炮利或者是經濟來收買人心的話,也只是一時的,因為只要有一天別人超過你了,那你就沒有價值了。而這恰恰是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所以,我們中國應該要把中國文化的“根”深植人心,讓大家知道作為中國人的價值在哪里,這樣才會讓更多的中國人為了這個價值而努力,才會認同中國這個地方、這個社會、這個“天下”,進而產生使命感、責任感,最終才會“以天下為己任”?,F(xiàn)在,現(xiàn)實是,不管是在臺灣還是在大陸,都有一部分人想要說,這里好糟,我想要趕快逃去美國,因為美國很好。對于這些人來講,他就是看哪個地方好,他就往哪個地方跑。因為他不了解真正的祖國。
說話間,張瑋珊舉了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她前一陣子遇到一個朋友,是“臺獨”分子,非常排斥中國大陸,他說中國大陸有多糟多糟,所以他不想“親中”,他覺得臺灣已經快被統(tǒng)一了,所以想要趕快到美國去。“當時我就想,就算你說你愛臺灣,那你怎么沒想過要為臺灣多做些事幫助它?你只想到,要趕快逃離。對于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社會責任感的問題。身為這個社會共同體的一員,你應該要去想怎樣才能把這個社會變得更好,而不是想著我要逃離這里,到其他地方去。換句話說,即便你去做美國夢的時候,那也是人家美國前人努力后才獲得的,你這樣去不是坐享其成嗎?所以,我認為,你今天應該要想的是,我要如何編織出中國夢,然后讓大家共享這個中國夢。這才是當代青年應該做的事和應該負起的社會責任。最后,我見他已經沒有救了,只好對他說,我祝福你的美國夢跟你想的一樣完美,但是在我努力編織中國夢過程中,也歡迎有一天可以讓你回來一起共筑這個中國夢?!?/p>
張瑋珊
面對現(xiàn)在臺灣的一些情況,有些人會對張瑋珊說,你做的這些“促統(tǒng)”的事都于事無補??墒撬J為,做這些到底能發(fā)揮什么樣的效果,或者是能達到什么樣的目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情究竟該不該做,如果它是該做的,就不管它的結果如何,我都覺得我應該要做。“我要讓我自己符合中國傳統(tǒng)價值和道德,我覺得這樣可以感染人。如果你跟我接觸,你會知道我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而我會告訴你我之所以是這樣子的人,是因為這樣子就是中國人,我會去讓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盡最大努力地去符合道德,做一個中國的‘君子’。這是中國文化教我的,我要去實踐它,也期待人人能成為有道德的人,特別是在臺灣。而中國所代表的這種價值才可以讓社會賴以存續(xù)、賴以和平。將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將告訴世人,一個國家的富強是可以與全世界共存共榮的。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到希望?!?/p>
張瑋珊接受東南衛(wèi)視采訪
這些對中華文化的研讀,促使了張瑋珊對“一個中國”的堅信,并一直為之不懈努力。其實早在《一次讓你看懂南海主權爭議》視頻發(fā)布前,“臺灣杯具”還制作了3條短片,均與政治議題相關。最早的一條發(fā)布于今年1月,在當時的自我介紹里,“臺灣杯具”寫道:“反洗腦,自己先把自己的腦洗干凈。”
“臺灣杯具”的成員,即張瑋珊和她的同伴,其實來自一本創(chuàng)立近30年、旨在“促統(tǒng)反獨”的島內統(tǒng)派雜志《遠望》。去年2月,張瑋珊等人開始試編《遠望》時,曾作出期許:一本好的統(tǒng)運雜志,應發(fā)展統(tǒng)一理論,對大眾宣揚統(tǒng)一理念,并提供兩岸精確民情、政情。
談及為什么想到制作解讀南海主權的短片?張瑋珊表示,《遠望》團隊一直以來都關心公共議題,南海仲裁的事情國際上“炒”很久了,但在臺灣媒體上完全看不到相關話題。連“口袋里掉出200塊”這樣的事都有媒體報道,南海這么重大的議題,卻好像很少有人去關注!學者寫的文章又很“硬”,沒有深入研究過的人很難看懂。我們做這則短片,希望可以為臺灣的年輕人做些科普。當然,除了科普以外,張瑋珊覺得,更重要的當然是希望臺灣人知道,在這個議題上,我們應該選擇站在正確的一邊:與對岸聯(lián)手共同捍衛(wèi)“祖”權,而不是聯(lián)合根本不在南海邊上的美日,為虎作倀、認賊作父,斷送祖先基業(yè)、背棄手足同胞。
雖然在《遠望》團隊里有歷史專業(yè)的學者,但是主要參與制作“臺灣杯具”的人并不是歷史專業(yè)的,為了在7月12日所謂“仲裁”結果公布之前把影片發(fā)出來,張瑋珊和小伙伴們加班加點,迅速找到相關的書籍、論文和材料,進行一一研讀,寫完腳本之后還會再詢問一些專業(yè)領域的老師。
如何讓兩岸特別是臺灣青年能夠有興趣且愿意看完呢?“臺灣杯具”可是下了“狠”工夫,采用了漫畫、特效等相結合的方式,做到了既表達觀點,又保持有趣。這可累壞了這幫孩子。張瑋珊說:“我們是邊做邊學,剛開始上手也非常吃力,有時候為了趕在好的時機點發(fā)布,真是做到沒日沒夜。確定議題、搜集資料都需要時間,寫腳本花的時間最長。不過我們都是年輕人,平常也都在網絡上看東西,還比較清楚年輕人喜歡什么?!?/p>
盡管短片的瀏覽量在一天內暴增10萬,“臺灣杯具”并沒有覺得他們火了?!芭笥褜ξ艺f,你火了;我說,啊?誰火了?”張瑋珊笑稱,團隊的工作太忙,對于網絡的反饋經常后知后覺。
這群年輕人把“促統(tǒng)反獨”當做值得奮斗的事業(yè),也意識到這一事業(yè)仍然任重而道遠。“二·二八事件”紀念時,他們發(fā)布了與島內主流意見不一致的短片,因遭到網友大量舉報而被封禁。張瑋珊說,不管怎樣,團隊都會繼續(xù)堅持。
最近,蔡英文首度清楚回應“九二共識”,稱接受大陸所設的期限可能性不大。在回答臺灣與美國的關系時,她還聲稱,對于在臺灣的人而言,我們認為我們是一個“國家”、一個民主“國家”。對此,張瑋珊說,蔡英文已經擺明了她就是不會答這份試卷,要北京收回去,臺灣也沒有人相信真的會地動山搖。接下來就要看北京下一步怎么做了。
“中國大陸正處在一個發(fā)展的關鍵時刻,世界上還有很多‘豺狼虎豹’,虎視眈眈地想分食這塊大餅,不愿中國大陸站起來走向復興。而這時候臺灣本該與大陸站在一起,但卻是事與愿違,做出了許多不利于手足同胞之事。身在這樣的環(huán)境,我覺得真的挺悲哀的。”張瑋珊說,盡管當前情勢挺讓人悲觀,不過我想不論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情勢都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就我們團隊而言,盡力扮演、發(fā)揮在臺灣“反獨促統(tǒng)”的角色,希望在統(tǒng)一的過程里面,能減少統(tǒng)一的代價,更重要的是在統(tǒng)一以后,讓臺灣能夠長治久安。“不信人心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蔽蚁嘈?,堅持,總會看到希望的。
面對近期“洪素珠事件”,張瑋珊認為,這做法實際上只是“誠實”地執(zhí)行了蔡英文的口號而已?!拔沂桥_灣人,我是蔡英文”,這是蔡英文參與2012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競選時的第一個廣告口號。這句話告訴我們,有人不是“臺灣人”。在不提政見的情況下,要所有選民依據(jù)“認同”問題選邊站,看似“理性溫和”,不過是把洪素珠這種霸道粗魯?shù)囊靶U行為披上外衣,其撕裂社會、煽動仇恨、挑起對立的本質卻是不變的。
張瑋珊表示,“臺獨”向來懂得分工,一邊利用基本教義派做打手,并以其極端路線凸顯自己的相對“理性”及“溫和”,另一邊利用“獨臺”之空殼借殼上市,以蒙騙中國大陸?!昂樗刂槭录?,即展現(xiàn)了此一絕佳的分工技巧。蔡英文一方面與洪素珠切割,利用洪素珠來反襯自己的“溫和理性”;另一方面,她更直接轉貼洪秀柱對此事的發(fā)言,模糊她與洪秀柱之間的根本差異,將“主動與敵友分工以推進‘臺獨’”的技巧運用到爐火純青,不愧是巖里政男(李登輝的日本名)的衣缽傳人?!奥犉溲?、觀其行”,蔡英文的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前后不一、人我不一,絕不止這一樁。“好話說盡,壞事做絕”正是蔡英文最拿手的。
張瑋珊指出,洪素珠的言論代表著大多數(shù)“臺獨”分子的心聲,任何與“中國”有關的人事物都應該“滾回中國”,就算我是一個土生土長、世世代代在臺灣生長的臺灣人,都可以只因為認同中國就要被“斬立決”(2015年9月2日,鳳凰歷史頻道推出片中受訪嘉賓張瑋珊的訪談全文《我如何從感性“臺獨”變?yōu)槔硇越y(tǒng)派》。因為在文中表示自己認同中國文化、支持兩岸統(tǒng)一,張瑋珊遭受了綠營媒體的狂轟濫炸、網民的謾罵攻擊,被《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臺等臺灣媒體抨擊為“媚中”“媚共”,并有民進黨臺北市“議員”王世堅受訪時公開稱應該將她“斬立決”)。而煽動這些仇恨及對立的人們,正是現(xiàn)在透過煽動仇恨及對立而取得政權的“臺獨”政客!他們的“和解”,是要逼迫所有人認同他們的想法,哪有“和解”可言?
“對那些總是要我‘滾回中國’的人,請聽好: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在臺灣,就是在中國!該滾的是不認同中國的你們!”正如她常說的那句話:
我是中國人,我就在臺灣,我是張瑋珊!
視頻《一次讓你看懂南海主權爭議》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