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艾珊(武警警官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四川 成都 610000)
?
芻議軍改中面對“上下”問題時應引導干部樹立的幾種觀念
吳艾珊
(武警警官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隨著軍改的深入發(fā)展,面對走與留,上與下,大家都不免有疑惑,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勢必會影響到部隊的安全管理,所以應對干部的上下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既需要破除腐朽的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也需要樹立與知識經(jīng)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新的思想觀念。思想觀念的破與立,既要靠制度創(chuàng)新來促成,也要靠廣泛的宣傳教育和深入的思想工作來形成。
關鍵詞:教育引導“上下”
一是要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上下觀”?!吧舷掠^”反映了于部對于“上”與“下”的認識與態(tài)度。所謂正確的“上下觀”,就是適應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每個干部既要有敢上的膽識,又要有“能下’’的氣魄,無論進退去留都能正確對待;當需要個人“上”時,能夠以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勇于開拓,積極進取,竭盡全力,多作貢獻;當需要個人“下”時,能夠服從需要,顧全大局,聽從組織安排,并在新的崗位上更加勤奮地工作。以此為出發(fā)點,每個干部都應該樹立新的思想觀念:一是發(fā)展的觀念。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談話中指出:“發(fā)展才是硬道理”、“低速度就是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倒退”。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發(fā)展也是軍隊建設的主題,軍隊建設發(fā)展的關鍵在于有一支能“打得贏”和“不變質”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匆粋€干部究竟如何,就要看他為軍隊建設發(fā)展做了些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當“太平宮”、熬年頭不能發(fā)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能發(fā)展,論資排輩也不能發(fā)展,不學習不提高更不能發(fā)展。軍隊建設不發(fā)展,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個人不能為軍隊發(fā)展做貢獻,就應該讓位于能促進發(fā)展的人。
二是引導干部樹立事業(yè)為重的觀念。選人用人是為了干事業(yè),不干事業(yè),選人用人就沒有意義。軍隊干部無論是“上”還是“下”,都統(tǒng)一于黨和軍隊事業(yè)的需要之中。這樣,我們選拔干部,就沒有理由去搞遷就照顧、平衡關系;對不勝任現(xiàn)職的干部,也不必去顧及情面,照顧個人的情緒。對每個干部而言,是以官為本,還是以黨和軍隊的事業(yè)為重,這是一個黨員干部黨性的表現(xiàn),是對待能上能下問題的核心。以官為本,必然以事業(yè)為輕;以事業(yè)為重,就能夠淡化“官”念,去除雜念。只要牢記和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的事業(yè)放在第一位,具備了干大事而不是做大官的思想基礎,就能夠正確對待進退去留,無論“上”與“下”.心理都不會失衡。
三是引導干部人事相宜的觀念。即以事?lián)袢?,能位匹配。使人才按能力大小處于相應能級的崗位,實現(xiàn)人才的優(yōu)化配置,事業(yè)才能得以發(fā)展。不稱職的干部占據(jù)崗位,就違背了人事相宜的原則,必然帶來事業(yè)的損失,也不利于干部本人能力的發(fā)揮。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讓不稱職的干部“下”到相應崗位,為優(yōu)秀人才成長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條件,也使下來的干部得到合理酌安排,體現(xiàn)了對干部的真正關心。
四是引導干部以能為本的觀念。以能為本是軍隊干部隊伍建設的本質要求。知識軍事時代,軍隊建設更要求有一支具有全面知識結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軍政合一、指技合一的復合型人才隊伍。素質能力乃干部立身之本,干部要上就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缺乏與本職工作要求相適應的能力就要下來。不靠關系靠能力,不靠資歷靠能力,終身學習提高能力,沒有能力上去也是枉然,應成為所有干部的共識。
五是引導干部知人菩免的觀念?!吧稀迸c“下”、任與免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我們強調知人善任,同時必然要強調“知人善免”。調整不勝任現(xiàn)職干部到合適的崗位上工作,是干部隊伍自然的新老交替和新陳代謝,屬于干部正常任免的范圍,不是對干部的處分,更不是整干部、治干部。所以對于各級組織來說,不但要善于選拔優(yōu)秀干部到相應崗位工作,也要善于把那些不勝任本職工作的干部適時地從崗位上調整下來,并作為一項經(jīng)常性的工作堅持下去。干部本人也要以平常之心看待能上能下,把免職、降職作為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加以對待。
六是教育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肮俦疚弧边@樣一個嚴重阻礙干部制度改革的舊的思想觀念,目前之所以仍有較大的市場,是因為當官與權力緊密相連,而由于監(jiān)督的弱化,使得權力能夠給“官”帶來地位和利益。為此,清除“官本位”的思想障礙,除了加強體制和制度改革之外,還必須端正干部對權力的認識和態(tài)度。為誰當官,為誰掌權,怎樣用權,是衡量一個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根本標志,是干部世界觀、人生觀的集中體現(xiàn),是干部素質的核心。一個干部要真正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就必須解決好權力觀問題。毛澤東同志有句名言: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各級干部都是社會的公仆,而不是社會的主人,每個干部都應該擺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那種認為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上級或某個領導給的思想,那種信奉“生命在于運動,當官在于活動”,熱衷跑官要官的行為,都是與黨的宗旨和原則背道而馳的。其次,要幫助干部認清手中的權力是干什么的。官職只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手中的權力只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干部接受了人民賦予的權力,就決定了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義務,而沒有以權謀私的權利;只有盡職盡責保衛(wèi)人民的義務,而沒有當官作老爺、貪圖安逸的權利。
權力和責任是成正比的,權力越大,責任就越重。如果只想著權力越大越好,卻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甚至把權力和金錢掛鉤,把職務與享受掛鉤,就背離了黨的宗旨,就要犯錯誤、栽跟頭。目前,地方上黨政機關干部福利待遇的實物分配形式逐步被貨幣分配形式所代替,以官職定待遇的狀況逐步為以貢獻定收入所代替,而且隨著民主的擴大和社會監(jiān)督的加強,特權越來越受到更多的限制,干部的權力與責任逐步趨向真正的統(tǒng)一。而以權謀私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不僅為紀律、法律所制裁,位置也難保住。
因此,要教育干部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堅決破除以權謀私,認清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義務。幫助干部正確地行使權力。要立黨為公。以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服從軍隊建設的大局。要公正用權,堅持原則,按規(guī)定和制度辦事,不徇私情。要關心群眾,關心官兵的疾苦,為廣大官兵謀利益。只有這樣,我們的部隊才會更加和諧,更加暢通,部隊管理才能更加高效、穩(wěn)定!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