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懷(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9)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對策研究①
——以成都市為例
陳珍懷
(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9)
要發(fā)展農村體育,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平臺。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在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方面展開了許多積極的探索與實踐,不僅顯著提高了成都市村民的身體素質、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極大推動了成都市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進一步發(fā)展。該文就成都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狀況為依據(jù),提出了應對這些需求的基本對策。
農村體育 公共體育服務 公共服務需求 成都
1.1是成都市開展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改革實踐的宗旨
村民是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直接受益者,解決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現(xiàn)實需求,是成都市開展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改革實踐的宗旨所在。近年來,成都市地方政府加大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投資力度,從農村體育公共場地建設到設施購置,都努力做到了“順民意”。對于村民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成都市政府都做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并在充分滿足村民體育需求的情況下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工作進行了多項改革與實踐。
1.2是成都市構建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的重要措施
強化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對于成都市構建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具有重大意義。成都市政府所組織、開展的一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活動都是以村民的實際體育需求為導向的。值得說明的是,村民的這種“實際體育需求”既包括村民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需求表達,也包括村民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總體滿意度評價。而這些內容都是成都市政府構建新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制度所需要的核心內容。這有全面、客觀地掌握了這些內容,成都市政府才能確定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結構及內容,才能科學地構建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
2.1成都市應擴大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財政投入,加強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建設
雖然成都市村民對本村體育場地設施類型的滿意度較高,但對可參與的農村體育場地設施、體育經費投入有著很高的要求與期望。針對于此,成都市政府應當組織人員到農村考察體育場地設施存在的問題,如:是否場地面積過小、是否實用性差、是否損壞嚴重等??疾旃ぷ饕欢ㄒ獜膰?、從細,不能“走形式”“走過場”;不僅要親自看,還要親自問村民實際情況,聽村民講真話??疾旖Y束后,應立即組織人員制定方案,需要多少資金?資金如使用?如何驗收質量?等都要做穩(wěn)、做實。另外要注意的一點是,由于城鄉(xiāng)體制的差異,村民希望能夠與城市享受一樣的體育公共資源。在該研究過程中特別是文化程度、收入相對較高的居民的需求顯得尤為強烈。針對這個問題,成都市政府也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不能因為是農村,就將一些質量次、價格便宜、舊的、過時的、城市淘汰下來的體育設施“丟”給農村。另外,與不能因為是農村,而將體育場地面積規(guī)劃的過小。總之一句話,成都市政府要在公共體育服務財政方面給予農村大力的支持。
2.2成都市應建立健全農村體育組織結構,加大力度培養(yǎng)農村體育指導員
農村基層體育組織機構是組織村民開展體育活動的機構,它的工作主要是組織村民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地點以及參與哪種體育運動、如何開展這種體育運動等。當然,該機構還會組織村民學習各類體育運動知識、預防運動損傷知識等。另外,當組織競賽體育活動時,該組織還會負責競賽活動的制度制定工作以及獎懲制度。農村基層體育組織可以看作是村民了解體育、參與體育、傳播體育的“指揮中心”,它對村民科學、有序享受公共體育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為此,成都市應建立健全農村體育組織結構,以在“體育思想與體育行為指導”方面解決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農村體育指導員是村民參與體育活動的“教導者”。從人員配置上來講,這些體育指導員基本是都是由村里威信較高、號召力較強“村落精英”來帶動,同時他們在村里基本上有擔任職務,這一部分人帶動農村體育運動發(fā)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固然,由村里威信較高、號召力較強“村落精英”來擔當農村體育指導員的確能夠起到很好地號召作用。但是,威信較高、號召力較強并不代表對農村體育的理解深刻。為此,成都市政府有必要對農村體育指導員進行一些優(yōu)化工作:一是對原有的農村體育指導員進行農村體育方面的系統(tǒng)培訓,增強他們對農村體育的理解與實踐能力;二是培訓新一批的農村體育指導員,不僅僅要看威信與號召力,還要看他們的體育素養(yǎng)及體育指導能力。
2.3成都市應建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偏好顯示機制
對于村民的公共體育服務需求,應開展細致的調查研究。就目前來講,一些村民及時選擇通過村的體育組織、村民小組會議或村委會表達對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但依然有很大比例的村民選擇默認或不參與表達。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成都市很多村民依然不能真實反應自己對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偏好。村民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對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偏好,這就導致了成都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無法確保針對性與有效性。針對上述問題,成都市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進行解決:一是要采用多種激勵手段,如對勇于表達偏好的村民給予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二是制定更好的激勵政策,搭建更多的顯性平臺,鼓勵村民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其真實的需求偏好。當前成都市很多村民都安裝了電腦,村民使用網絡也越來越普遍。因此,成都市政府有必要搭建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偏好平臺,讓村民足不出戶就可以表達自己的偏好;三是應當對村民的公共體育服務需求偏好進行識別,深入了解村民對于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實際需求,吸引村民自愿參與到農村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決策中來,能夠讓村民的真實意愿得以表達,能夠將其納入到政府公共資源配置決策中來。
2.4建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利益表達表達渠道和動態(tài)需求機制
村民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偏好顯示與意愿表達應該有更加多元的表達渠道。因此,成都市要創(chuàng)新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制度,其前提是必須讓村民充分、如實、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意愿。就目前來講,成都市村民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程度與意愿表達較強,能夠較好地表述自身的需求情況,但現(xiàn)有表達渠道的方式不夠多,造成他們在體育公共權益上的“失聲”。針對上述問題,成都市要充分尊重村民自治,搭建村民的公共體育服務需求表達渠道。近年來,隨著成都市經濟快速發(fā)展與成都市城鄉(xiāng)統(tǒng)籌進程加快,成都市村民對公共體育服務需求日益呈現(xiàn)出多元、多層及多目標的態(tài)勢。與此同時,成都市村民對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外延在不斷擴大、需求層級及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诖耍啥际姓畱獜撵o態(tài)與動態(tài)兩個角度把握村落村民對村落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偏好及偏好趨勢,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供給,這樣在政府作出公共服務的供給方面就能夠更有效率,這樣才能有利于公平合理配置城鄉(xiāng)基本公共體育服務資源,進而提高村落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水平。
2.5建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村民參與決策機制
一是完善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決策機制,將原來的“自上而下”決策機制轉變?yōu)椤白韵露稀迸c“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決策機制;二是農村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決策機制既要體現(xiàn)當前成都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供給部門的特性,同時更要發(fā)揮成都市各農村的地域性特征;三是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求與供給的信息互動機制,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納入基層干部的政績考核指標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
[1]李然,任保國.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進程中保障農村貧困農民享有公共體育服務權益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6(1):23-28.
[2]高慶琦,謝洪偉,葉芳.底線公平:我國城市社區(qū)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及實踐路徑[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30(5):46-53.
[3]潘家禮.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運行機制研究[J].體育額科技文獻通報,2015,23(8):23-24.
[4]孔慶波,崔瑞華.農村體育場地的供需認知與矛盾剖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0(2):33-36.
G812.4
A
2095-2813(2016)08(a)-013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130
陳珍懷(1988—),男,漢,福建寧德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