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軍
(包頭市園林科技研究所 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00)
●張赭苒
(扎蘭屯職業(yè)學(xué)院 內(nèi)蒙古 扎蘭屯 162650)
北方地區(qū)五味子的生態(tài)習(xí)性及栽培管理
●劉藝軍
(包頭市園林科技研究所 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00)
●張赭苒
(扎蘭屯職業(yè)學(xué)院 內(nèi)蒙古 扎蘭屯 162650)
五味子又稱北五味子、山花椒,屬木蘭科五味子屬落葉攀緣藤本植物。藤長可達8~9m,順時針纏繞在其他植物上,小枝灰褐色或褐色,稍有棱角。單葉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葉寬橢圓形或倒卵形,邊緣有細齒?;▎涡?,乳白色或粉紅色。漿果球形,熟時鮮紅色,排列成穗狀花序,種子近腎形。6~7月開花,8~9月果實成熟。
五味子野生于針闊混交林中,山溝、溪流兩岸的小喬木及灌木叢間纏繞其他樹木,或生長在林緣及林中空曠地。喜濕潤環(huán)境,耐寒,需適度蔽蔭,幼苗期忌烈日照射。宜生于腐殖質(zhì)土或疏松肥沃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河北、內(nèi)蒙古、陜西、甘肅、河南、山西、寧夏、山東及湖北等省區(qū)。
2.1繁殖方法
五味子主要用種子繁殖,但成活率低。
2.1.1 種子繁殖 五味子種皮堅硬、不透水,播前需進行種子處理。8~9月果實采下后,去掉果肉,洗出種子。在室溫下浸種3晝夜后,與3倍量的干凈河沙混拌均勻,埋在較涼爽的地方,經(jīng)3~4個月后,種子裂口露出胚根,進行播種。播種前先用100~200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種24~48小時,可促進種子萌發(fā)。通常于晚秋或早春進行條播育苗,每畝用種子5kg左右,覆土厚1.5cm左右,然后澆透水,并蓋草。出苗后立即撤去蓋草,并搭架遮陽,第2或第3年早春即可定植。
2.1.2 壓條繁殖 于早春植株尚未萌動時,將植株枝條部分埋入土中,并經(jīng)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待枝條生出新根后,于晚秋或翌年春季剪斷枝條,使其與母株脫離,進行定植。
2.1.3 扦插繁殖 在早春植株萌動前或開花后的7~8月,選取健壯的枝條,截成14~15cm長的段,注意截口要平整,然后斜插于苗床,株、行距為6~9cm×13cm,再搭棚遮陽,并經(jīng)常澆水,促使生根成活。翌年春季定植。
2.1.4 分根繁殖 根據(jù)五味子分蘗能力較強的特性,將衰老的五味子植株從根部平茬,讓其萌生新株,以更新復(fù)壯。
2.1.5 定植 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利用樹木作支架,選擇葉片小、長勢弱的樹木為宜,山里紅是較為理想的樹種。先按株行、距3m×3m的規(guī)格栽樹苗,再在每株樹下栽兩株五味子苗,距離山里紅根莖60cm左右一邊栽1株。另一種是用人工支架,按株、行距50cm×60cm的規(guī)格栽植,行向南北向,以利通風(fēng)透光。
五味子是喜肥植物,定植時要施足基肥,先挖深、寬各約30cm的穴,將肥料與土混合均勻后填入穴內(nèi),栽苗時要使根系伸展,栽后踏實灌水。
2.2田間管理
2.2.1 灌水施肥 在幼苗生長期間,要經(jīng)常松土、除草、澆水,翌年立支架供枝條攀緣。每年春季進行追肥,每畝施廄肥或堆肥1500~2500kg、過磷酸鈣15~20kg。
2.2.2 修剪 修剪季節(jié)以每年冬季植株休眠后和春季萌發(fā)前為宜??砂匆韵略瓌t修剪:一是每年春、夏季從五味子根莖處發(fā)出大量基生枝,由于枝條數(shù)量多而且細弱,影響花芽分化,所以除每株選留3~4個粗壯枝條外,其余全部剪掉;二是剪去短的枝條,由于短的枝條多數(shù)都開雄花,結(jié)果能力差,耗費營養(yǎng);三是剪去過密的中果枝和長果枝,以利通風(fēng)透光,增加結(jié)果量。
3.1常見害蟲
主要有黑絨金龜子、卷葉蟲等。對黑絨金龜子在成蟲期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發(fā)生盛期可噴灑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對金龜子幼蟲即蠐螬,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灌注苗木根際防治。對卷葉蟲為害,可人工摘除蟲苞或噴灑90%敵百蟲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
3.2常見病害
主要有根腐病、葉枯病及白粉病等。根腐病可使根莖部皮層腐爛,導(dǎo)致葉片萎蔫,幾天后整株死亡。葉枯病發(fā)病時先由葉尖或葉緣干枯,逐步擴大到整個葉面,最后使葉片干枯而脫落,導(dǎo)致果實萎縮、早期落果。白粉病主要為害五味子的葉片、果實和新梢,在葉片、果實和新梢表面形成一層白粉狀霉層,使植株長勢衰弱。
防治方法:一是加強栽培管理,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栽培;二是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抵抗力,減輕發(fā)??;三是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150g兌水50kg噴霧或澆灌(根腐病灌根)防治;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100g兌水50kg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施防治2~3次。
五味子栽后4~5年大量結(jié)果,秋季8~9月果實呈紫紅色時摘下,曬干或陰干。若遇陰雨天要用微火烘干,但溫度不能過高,防止揮發(fā)油揮發(fā),變成焦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