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健
赤峰學院教師發(fā)展與培訓學院 內蒙古赤峰 024000
淺議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
關 健
赤峰學院教師發(fā)展與培訓學院 內蒙古赤峰 024000
和諧課堂氛圍是課堂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構建和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大大提升教學效果,獲得預期的教學目標。本文有針對性地給出教師營造和構建和諧課堂氛圍的建議。
和諧;課堂氛圍;營造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闭f的是一個人處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對于其性格的形成和綜合能力的塑造及養(yǎng)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不管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班級都是學生主要生活和學習的場所,是教與學的基層環(huán)境,它對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有著的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各級各類學校任教的教師都應注意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和構建。
課堂教學不僅涉及教師如何來教、學生如何來學,還會涉及師生之間交往的心理背景問題,這種背景就是課堂氛圍(classroom atmosphere)。課堂氛圍也稱課堂心理氣氛或教學氛圍,它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所呈現(xiàn)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師生共同營造出的情感、心理氛圍①。相關研究證實,人的心理的活動效率對心理狀態(tài)的依賴程度可以高達±70%的變動幅度,即,人的心理狀態(tài)既可以提升人的各種心理機能,同時也可以降低或抑制各種心理機能②。施萊爾馬赫認為,課堂氛圍類似于教學中的“調子”(tone),在形成課堂氛圍的過程中,雖然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課堂氛圍便歸為教師所有,也不代表著課堂氛圍單一地歸于學生所有,事實上,課堂氛圍一旦形成,是以教學和學生的相互交往為對象,是共同營造出的和諧心理平臺。課堂氛圍一旦形成,它對教師和學生的作用往往具有同一性。
課堂氛圍為課堂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美國教育社會心理學家班尼(M.A.Bany)說:“如果一個集體的氣氛是友好的、相互理解的、相互支持的,那么這個集體對于動機、工作表現(xiàn)就會是積極地。而敵對的、常受挫折的、不斷發(fā)生沖突的氣氛,就不僅對成員的成長和行為,還會對成員的工作及成就動機,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③”而德國教育人類學家博爾諾夫也認為,課堂氛圍可以對人的情緒和心境產(chǎn)生影響,進而影響師生活動。
積極良好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思路開闊,思維深刻,精力豐沛,反應敏捷迅速,學習狀態(tài)主動而積極。
如何創(chuàng)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或者說怎樣構建良好和諧的班風,這確實是一個難題,因為以下幾點原因,首先,對于“良好班風”概念的界定,因為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的”班風,它的形成與狀態(tài)有無數(shù)的可能性;其次,班風或和諧課堂氛圍的形成涉及到許多變量因素相互作用;最后,每位教師都是獨特的人,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授課風格,學生在接受教學時亦是如此,因此對一個教師是高效、和諧、積極、舒適的課堂氛圍,可能,對另一教師就不是如此了。
不過,以往的研究表明,努力構建良好的班風還是有一些共同的原則可以去把握和實施的。如確立目標、樹立榜樣等是德育中的一些經(jīng)典的原則,同樣適用于積極和諧課堂氛圍的構建。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教師要全面“了解自己”。教師首先要全面的了解自己,既要明確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即自己所擅長的方式,還要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清晰把握自己的人格和特殊才能(特質),你才能努力去打造并擁有一個高效的、和諧的、愉快的班級氛圍。民主的班風是最為受到學生歡迎和喜愛的,教師如果本身具有民主的班級管理理念,就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一點。但又不能讓班級完全由學生自主,從而出現(xiàn)放任自流的狀態(tài)。教師要將學到的構建和諧班風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針對學生的實際,不斷探索試驗找到構建本班獨特的班風。如果按照教師風格形成的班級氛圍是呆板的、厭煩的、有威脅的或是焦慮的,這種氛圍下將很難促進學生開展積極的學習。
其次,教師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人,是教學的對象,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對于課堂氛圍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為了快速有效的帶動學生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就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事實上,班級和班級是不同的,因此班風的某些因素不是預先決定的,更不是事先預設好的,必須是開放的而不是固定的。
再次,教師還要做到“了解目標”。在教學上,有那么多方面值得考慮,教師在頭腦中要對目標有清楚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如果意識不到或把握不準目標,則只能盲目地達到你所希望的合適的班風。積極向上又切合學生發(fā)展實際的目標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到成的結果,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制約著班風建設和課堂氛圍構建的全過程。
最后,教師要“了解從何開始”。在建立和諧班風時,實習教師或年輕教師有時會面臨或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總是試圖維護自己的權威和紀律,一開始就以不適當?shù)膽B(tài)度影響班級氛圍的產(chǎn)生和形成,因而在實際上破壞了自己想要建立的和諧班級氛圍。有人給年輕教師建議是這樣的:如“少給學生笑臉”、“保持嚴肅”或是“你開始時要嚴厲些”等等。類似這樣的主意或建議,對于和諧班風的構建反而是不利的。因此,教師在一開始時就因該盡可能自然的面對學生,不要矯揉造作,更不要過分地裝腔作勢。正確地開展教學活動而減少不必要的焦慮,才是重要的。
注釋
①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頁。
②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版,316頁。
③[美]班尼、約翰遜著,邵瑞珍等譯:《教育社會心理學》,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頁。
本文系赤峰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開發(fā)、建設與實踐項目——《教師有效教學管理的藝術與智慧》(JGXM201510)課程開發(fā)階段性成果。
關?。?982-),女,滿族,吉林省吉林市人,赤峰學院教師發(fā)展與培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民族教育。
[1]馬卡連柯.論共產(chǎn)主義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