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燕]
?
花津河記
[吳春燕]
吳春燕,女,祖籍安徽。高中時曾任校文學(xué)社社長,后就讀于安徽師范大學(xué),花津河是貫穿于大學(xué)校園的一條水系,為校園景觀之一。作者自小在鄉(xiāng)村放牛長大,自稱為“牛背上的燕子”、“自然的孩子”。愛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詩意地棲居著。
辛卯年秋,余赴師大求學(xué)。初登校園,旋入畫境。雖無移步換景之奇,卻騰清新宜學(xué)之氣。及逅花津,目心俱喜。真是“春燕秋水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遂臨河而讀,不舍朝暮。每每心馳神醉,人河同一,此中真意,欲擬諸君,是為記,時癸巳年四月。
予謂師大陸景,頗值圈點。及目成花津河,立生霞客之嘆。
花津之美,羞言語,怯筆硯,遜聲律??少p而不可瀆,宜靜而不宜鬧。
極目而望,不見首尾。若緞帶別于江城,珪璋嵌于師大也。俯察河面,瑤臺明鏡,不染纖塵。是故水下倒影,又開洞天。日月獻(xiàn)暉,云霞構(gòu)彩;飛燕振翮,玉蝶翩躚:此動之美也。其自由生機,可見一斑。拱橋構(gòu)佩環(huán),廊橋?qū)χ?。美院益?biāo)美,敬文彌増敬:此靜之美焉。其中庸和諧,流露自然。
有時清風(fēng)徐來,河面遂皺。層層疊疊,若鳊魚之密鱗;細(xì)細(xì)碎碎,如昆山之散玉。至如煙雨蒙蒙,則夢幻縹緲;陣雨急急,遂叮咚有聲。
其美也凌此,豈拙筆可以形容哉!
夫河畔草木,亦殊于常植。
垂柳柔而不媚,頗具風(fēng)骨。其葉鮮凈,郁然發(fā)采。落英盅盅盞盞、纖纖淡淡。清芬小雅、悄焉沁人。岸草自無連天之勢,然有扎地之功。觀其態(tài)勢,則沃若蓬勃;察其顏色,則輝光可鑒;撫其葉面,則韌如綢緞。晨晞露草午鳴蜩,斜陽梳柳夜來香。歲歲年年,朝朝暮暮,點點滴滴,莫不享清水之賜也。
花木尚如許,況于人乎?
凡河畔游子,莫不罩綠蔭之庇佑,接河風(fēng)之精爽,品兩岸之勝景,味草木之清香,辨春燕之呢喃:此皆有形之潤也。至于身心俱乏、思慮阻塞者,每臨河而坐,則凍結(jié)之處,怡然冰釋、融融泄泄:此為無形之澤也。
河之恩誠溢此,孰可勝道也!
唐人有云:“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蔽嵘罘?。今有花津,其深可測,其長能量,然器宇不凡,何哉?有蛟龍之謂也。
每值金風(fēng)送爽之際,亦即新生來校之時也?;蛉逡恍校颡毑胶优?,其四射之朝氣,不羈之靈性,非龍駒無以為喻也。
又鳳凰吐蕊,笙簫飄起時,未有畢業(yè)學(xué)子不默吟“再別花津”也。時光實無情,河水確有意。千叮復(fù)萬囑,望子真成龍。
今吾輩恰同學(xué)年少、擁天時地利,理當(dāng)志存高遠(yuǎn)、分秒必爭,方可無愧師大、大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