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
父親的山楂樹
王春玲
上周末回家,我跟父親到他精心伺弄的山楂園。山楂紅了,往事也隨之涌入腦?!?/p>
上世紀八十年代,城鄉(xiāng)處處洋溢著致富熱潮,鄉(xiāng)政府號召農(nóng)民種山楂樹。于是,似乎在一夜之間,村里處處種著山楂樹,我們家也有十幾畝山楂園。
當時我們認為,紅紅的山楂會換來厚厚的鈔票,供我們姐弟上高中讀大學。父親很精心地給山楂樹澆水、施肥、除蟲,把它們當成兒女一樣地疼愛。
第二年秋天,我家收獲了十幾麻袋的山楂,但是一斤才賣兩角錢,沒掙到多少錢。第三年,山楂花開得如雪壓枝,人們都說那是個豐收年。果然,家家戶戶裝山楂的麻袋堆得跟小山似的。可是,一直等到冬天,收山楂的人也沒來。結(jié)果,我家那幾千斤山楂全爛掉了,村里很多人也遭遇了同樣的厄運。他們一氣之下,拿著斧頭齊上陣,把一片片山楂樹砍倒。那年,家家戶戶的灶膛里,吱吱燃燒的全是山楂樹。
但是,我父親沒有砍掉自家的山楂樹。眼見別人把責任田里的山楂樹都砍掉,改種莊稼或者是收益更高的蔬菜,我們卻只能眼巴巴地瞅著枝頭密密麻麻的山楂紅了又落了。為這事,母親和父親整天吵架,父親也成了村里人嘲笑的對象。
我們埋怨父親不顧我們的前程,母親甚至使出了一哭二鬧的潑辣招。父親陰沉著臉說:“山楂樹一棵不能砍!孩子上學的錢我再想辦法?!?/p>
父親決定到鄉(xiāng)里的磚窯去干活。雖然已經(jīng)不年輕了,但他強撐著沒日沒夜地在磚窯里流汗。父親變得更黝黑了,背駝得更厲害了。到了冬天,磚窯上的活停了,父親又置辦了做豆腐的工具,每天半夜就起來做豆腐,然后頂著嚴寒走街串巷去賣,賺點錢苦苦支撐著供我們姐弟上學。
這樣的日子過了五六年。日漸衰老的父親苦熬著歲月,那滿園的山楂樹還在茂盛地生長,父親總會抽時間照料那些樹;收獲的時候,就摘些山楂送給親友和鄉(xiāng)鄰。
后來,一個加工山楂的老板看上了這些山楂。由于當時種山楂的人少了,因此收購價錢也高了,父親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有人說他有遠見,剛讀大學的弟弟,則稱贊他“懂得價值規(guī)律”。父親撫摸著正在開花的山楂樹,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其實,我是不忍心砍那些山楂樹,它們和人一樣是有靈性的?!?/p>
父親不會說華麗的語言,但他用最樸素的方式詮釋著人和樹的相依。
責任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