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常春
聯(lián)文化在清朝興盛繁榮以后,行家里手層出不窮,作者數(shù)量在幾千以上。 然而截止目前,據(jù)筆者掌握的幾千位聯(lián)家信息看,臺灣在民國以前的聯(lián)家并有對聯(lián)專著行世者僅見陳維英,可以說陳維英是清代臺灣聯(lián)家的代表。
陳維英因是晚清臺灣人,除臺灣有關文獻有簡單記載外,大陸對其知之甚少。至一九九七年國內(nèi)新編版《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近代卷》收陳維英,仍缺生卒年。 近十幾年網(wǎng)絡文化發(fā)展后,陳維英的信息才略為清晰。
陳維英(一八一一——一八六九),臺灣教育家。 字實之、碩之,號迂谷。 臺灣淡水(今新竹)人。 他的父親陳遜言在一七八八年由福建渡海來臺,興建了陳悅記大厝,并捐錢興建學海書院,教育鄉(xiāng)里子弟。陳維英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四十九歲才考上舉人,以在當?shù)貜慕虨橹鳌?大約一八四九年其父去世后,維英繼承父愿,擴充學海書院,繼續(xù)興教,其品行端正,業(yè)績較大,朝廷詔舉他為孝廉方正,預備作召用。考上舉人后,任福建閩侯縣教諭。 兩年期滿后,納捐為內(nèi)閣中書,在六部任事。約一八六四年后回到家鄉(xiāng)淡水,掌教于仰山、學海兩大書院,為臺灣教育的發(fā)展盡足心力。他不辭辛苦,四處奔波,聘請當?shù)孛麕?,還捐錢捐物,親任教習。 在對士子的培養(yǎng)方面,無論是學規(guī)、 講學內(nèi)容,還是在學院的建筑風格,都仿照福建書院。在陳氏的身體力行提倡下,當?shù)氐某缛逯亟田L氣濃厚,培養(yǎng)了一批文人學士,對臺灣的進一步開發(fā)和發(fā)展起了極大作用。但是,陳維英卻因勞累過度而不足六十歲即病逝了。晚年,他在臺北劍潭旁邊建起一屋,起名為『太古巢』。 擅詩文,好對聯(lián)。 《臺灣詩史》稱其文『氣若行云流水,境如霽月光風』; 其詩『老嫗能解,然寓意深刻,命辭清峭,使人有奇澀之感?!恢小多l(xiāng)黨質(zhì)疑》、《偷閑集》、《養(yǎng)心光室遺稿》。
太古巢,意為邃古所居之巢,邃古有巢氏為巢。陳維英借寓隱者之居。今已辟為圓山動物園。
陳維英雖甚嗜對聯(lián),但生前并未收存底稿,反而隨作隨棄,以致散失不少?!短懦猜?lián)集》是陳維英去世六十九年后,臺北帝國大學畢業(yè)生田大熊、陳鐓厚(此人為陳維英后人),苦心五個寒暑,竭力搜集編印于一九三七年十月,共收入他的各類對聯(lián)三百六十余副。 因時過太長,時勢變遷,自然未能盡收維英的聯(lián)作。但是,能于事過近大半個世紀而搜集到如此可觀之作,梓存于世,已是值得十分慶幸的了,使我們今天仍能得睹此著,欣賞陳氏的聯(lián)語。就連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版大部頭《聯(lián)?!?,亦未收陳維英的聯(lián)作?!短懦猜?lián)集》編印目的一是因陳維英聯(lián)文散布四處,多有贊美稱誦,卻有其人未見其全集,故為搶救而編; 二是因編者欲學作對聯(lián),卻欠缺指南書籍之故。此書除臺灣當時天籟吟社社長林述三序外,可喜的是,另有當時執(zhí)教于臺北帝國大學、主講東洋文學的日本人神田喜一郎作序,因編者田大熊、陳鐓厚曾是其學生。神田喜一郎在序中對陳維英甚稱道,對其對聯(lián)的評價亦可見這個日本人有較高的見解。 其序云: 『予嘗讀迂谷(維英之號)詩,托興遙深,庀材宏富,而宮商繁會,尤有琴笙逸響,非浸淫于三李二杜者不能,意在東寧詩人中,當首屈一指矣。 今獲其聯(lián)集而讀之,名言雋語,絡繹不盡。 至其對仗之工,愈出愈奇,猶游銀臺金闕,珠玉雜陳,使人目眩,不能正視。 』由此也可見日本人也頗為熱愛對聯(lián)文化,從其序言的論說也可見日本人對聯(lián)語研究很深。
此『聯(lián)集』共分五類,以慶賀、哀挽、雜題居多,均為六十多副至百三十多副。 其慶賀、哀挽類多為長聯(lián),雜題類以短聯(lián)為主。 聯(lián)文清新雋永,典雅貼切,嘎嘎有聲,可見陳維英作聯(lián)之用心竭力。 其慶賀類除部分為賀壽聯(lián)外,還有不少是祝賀少年入學與褒獎優(yōu)生之作,這既反映了陳維英熱心于教育的思想,也表達他們之間的師生之誼。 聯(lián)語除幾副題閩縣學署外,其它全都涉及臺灣的人、事和勝跡,真可謂是臺灣的對聯(lián)代表專著了。
題太古巢
嘗觀城市富豪家,簣山沼水,籠鳥盆魚,縱繁華整飭,究無活潑潑機,似雅而俗;
幸得林泉幽僻地,屏嶂襟江,茵花幄樹,只潦草安排,使成坦蕩蕩境,宜酒與詩。
又
三頓飯,數(shù)杯茗,一爐香,萬卷書,何必向塵寰外求真仙佛;
曉露花,午風竹,晚山霞,夜江月,都于無字句處寓大文章。
太古巢是陳維英晚年隱居之所,在臺北劍潭。 劍潭是基隆河流至士林與大直的轉彎處,因基隆河此轉彎處古時面積頗大,所以以潭命之。 劍潭區(qū)域十分寬廣,約有數(shù)百公頃,南接圓山。 此地丘巒秀美,林壑清幽,泉流鳥唱,甚是隱居的好去處。 筆者曾有幸得睹太古巢一畫圖,讀陳維英此二聯(lián),眼前如又浮現(xiàn)此美景畫圖。 傍有劍潭古寺,故第二副有『何必…… 求真仙佛』語。
自題書齋:
萬卷書,半壺酒,一局棋,得許多受用;
風前竹,雨后花,煙中草,是何等文章。
此聯(lián)作為書齋聯(lián),看似簡單,卻把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寫得淋漓盡致。 讀書、飲酒、弈棋,是所有文人的寫照; 風雨煙云中的花草竹枝,又是每個文人陶情的景物,同時概括總結出真正的絕妙詩章,應該是如同這種不事雕琢的天然景物的觀點。 聯(lián)文又以自對手法,調(diào)解了詞性不能對仗的問題。 以風前、雨后、煙中方位詞,對萬卷、半壺、一局數(shù)量詞,方位詞與數(shù)量詞又分別自對; 聯(lián)末的受用、文章,又為虛實相對。 這可謂是作聯(lián)的一種妙招。
題林子穎醉荷草堂
最大文章山水;
得少佳趣竹蓮。
又
蘇東坡赤壁;
孔北海青樽。
林子穎是作者姐夫,秀才。其居所醉荷草堂落成時為之題。草堂構于陂心,傍山環(huán)水,前塘種荷,房后植竹,此二聯(lián)足顯其文人雅士的襟懷。 第一聯(lián)上聯(lián)說世上最好最妙的文章在于天然青山綠水,簡直是奇警驚人之句,是對前一副書齋聯(lián)觀點的再次肯定。 下聯(lián)『少』,副詞,讀『燒』,稍微、些許之意。后一聯(lián)無論是人名還是顏色詞,對仗均十分工穩(wěn)。
題武臘灣先嗇宮
為八臘仍自主八神,武臘灣當蘋蘩之日,兼披黃草服;
育五谷不可無五教,文昌府與黍稌之星,并列紫薇垣。
先嗇宮在臺灣新北市三重地區(qū),是最古的一座廟宇,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初期。 主祀神農(nóng)大帝,因神農(nóng)又稱五谷王,故又稱『五谷王廟』、『五谷先帝廟』。 『先嗇』,取自古代天子祭拜之『八蠟神』。 『八蠟』: 先嗇、司嗇、農(nóng)、郵表畷、貓虎、坊、水庸、昆蟲等八種農(nóng)業(yè)神。 下聯(lián)黍稌之星即指此除先嗇外的眾農(nóng)業(yè)神。 廟內(nèi)附祀文昌帝君,故下聯(lián)語涉及。
題文昌帝君:
傲庚子日之儀,竹幾陳經(jīng)而拜手;
續(xù)癸丑春之會,蘭亭酌酒以談心。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文運功名祿位之神。 文昌本星名,亦稱文昌星,或文星。 故下聯(lián)用王羲之《蘭亭序》的典故。
題西云巖
觀音山,觀音坑,抱觀音寺,頑石頭頭,盡向觀音點首;
和尚洲,和尚港,對和尚門,凈波面面,好為和尚洗心。
西云巖是臺灣新北市觀音山的一個景點。 觀音山在淡水河岸,東與大屯山群峰隔河相峙,西南毗接林口臺地。 形似仰臥之觀音,山頂稱『硬漢嶺』,空曠怡人,立足其上可俯瞰河口及淡水鎮(zhèn)等周邊景色,區(qū)內(nèi)有多座古剎,更增添觀音山的靈性,其中有數(shù)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寺,西云巖亦有觀音寺。此聯(lián)妙在用和尚對觀音,回環(huán)往復,逸趣橫生,又不失禪理。
題長福巖祖師
長空花雨,不測禪機,化身終歸天竺;
福地嫏嬛,漫夸仙境,回首即是蓬萊。
長福巖,道教廟宇。 在臺北三峽鎮(zhèn),創(chuàng)建于清代乾隆三十四年。 現(xiàn)占地面積五百平方米,建筑格局為五門三殿式,其建筑、塑像、雕刻、繪畫之美之精享有『東方藝術殿堂』之譽。 廟內(nèi)正殿主祀清水祖師,兼祀釋迦佛、彌勒佛、觀音、玉皇大帝、關帝、天后、楊戩、中壇太子、齊天大圣等。故上聯(lián)講佛,下聯(lián)云道。
題仰山書院
仰不愧,俯不怍,道中人存心當求如是;
山可移,??商?,天下事有志何患難成。
仰山書院在臺灣宜蘭,清嘉慶十七年(一八一二)委辦知府楊廷理籌建,當時以宋儒楊龜山為閩學之宗,而宜蘭之海中亦有龜山嶼,故以『仰山』(仰慕楊龜山之意)為名。作者晚年歸里后主講于此,并為之題聯(lián)六副,此其中之一。 聯(lián)語以鶴頂格嵌『仰山』,上聯(lián)講求學務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愧地。下聯(lián)說志氣,勵學子要有移山填海的大于志,天下沒有不成功之事。
題學海書院
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云:功可相長也;
海祭于后河祭先,或源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
學海書院,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河南人曹謹由鳳山令升淡水同知,次年捐出薪俸創(chuàng)建。作者之父當時亦捐款。一八六四年作者掌書院并重修,翌年告竣,為之題聯(lián)二副,此其中之一。 聯(lián)語仍以鶴頂格嵌『學?!弧B?lián)文引用點化古代文意,勉勵后人刻苦學習,含義十分深邃。上聯(lián)語出《禮記·學記》: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躬自問); 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 教學相長也。』闡述師生互教互學,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所謂『教學相長』的道理,頗含深義。下聯(lián)之意也出自《禮記· 學記》: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晃?,末尾,指水的下游。三王祭祀時,按先祭河后祭海的順序,先祭源頭,以此比喻學習要打好基礎,重視本源,很富有教育意義。這副含蘊雋永的書院楹聯(lián),今天仍值得學人共識共勉。
賀詩賓冠軍入泮:
又壓元白以紹家聲,言采藻芹,業(yè)傳三世;
為生甫申而儲國器,追思萱草,功在百年。
壓元白,比喻作品勝過同時代有名的作家,或一代比一代強。 典出五代王定?!短妻浴贰?元、白,指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言采藻芹,比喻貢士或有才學之人?!对娊?jīng)· 泮水》: 『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思樂泮水,薄采其藻。 』舊時的學校泮宮周圍有芹有藻,故用以喻貢士或有才學之人。 甫申,即《詩經(jīng)· 崧高》所云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意思是岳降神靈生和氣,甫侯和申侯隨出現(xiàn)。 申侯、甫侯,皆以賢為周朝的楨干大臣。 國器,指可以治國的人材。 聯(lián)文極力稱頌學子詩賓,詩賓的祖父、父親以前也是冠軍入學,故聯(lián)語開頭即說『又壓元白』。 下聯(lián)意指書院的作用,在于為國家培育象申侯、甫侯似的干材。 詩賓之姐已去世多年,故用萱草指代。 且其姐可能對書院有資助,因而出現(xiàn)于此聯(lián)。
賀李起鳳、啟龍入泮:
讀鄴侯書,論秀偏先小宋;
懷供奉筆,興賢應合大蘇。
李起鳳、 啟龍兩兄弟均好學有才,啟龍初試入縣學時十三歲,起鳳入縣學時還比啟龍小一歲,故聯(lián)中以小宋作喻,詩人以龍鳳之才目之。后啟龍入廳學時,則為第一名,如龍蟠鳳逸之士,故下聯(lián)以大蘇作喻。 小宋,指宋代宋祁,與兄宋郊同科考中進士,宋祁且為狀元。大蘇,指蘇東坡,他與弟蘇轍也是同科考中進士。
賀張煥堂之子娶金氏女:
金張高第并,筆畫細君,助得新妝京兆尹;
秦晉世姻聯(lián),扇披姑女,認來舊識散騎郎。
上聯(lián)說新婚夫婦兩家家世與祝愿夫妻恩愛,下聯(lián)暗道兩家原有親戚關系,用典貼切巧妙。 金張,漢代豪門金日磾、張安世的并稱,借指權門貴族。此用以既指新婚夫婦兩家是豪門,又指切兩家之姓。 京兆尹,指西漢京兆尹張敞每天給妻子描眉的典故。秦晉世姻聯(lián),原指春秋時秦國、晉國政治聯(lián)姻,后常用指婚姻結合。 扇披姑女,指南北朝溫嶠娶堂姑之女為妻的典故。 其妻去世后,他的堂姑劉氏因戰(zhàn)亂和家人失散,隨身有一個女兒。 堂姑囑咐溫嶠給女兒尋門親事,溫嶠私下已有自己娶她的意思,設法瞞過堂姑,與其女成婚。 結婚行禮后,新郎用扇撥開新娘頭蓋,新娘笑道:『早就懷疑是你,果然不出我所料! 』此用以指金張兩家原有親戚關系。 散騎郎,指溫嶠,他曾任散騎侍郎。
賀鄭祉亭姻翁大人歸養(yǎng):
郎官職重而思歸,只效安仁奉母;
公子才優(yōu)方入貢,更夸燕姞徵兒。
鄭祉亭(一七八八——一八五八),名用錫,字在中,號祉亭,臺灣淡水人,祖籍同安縣金門。 作者的親家。 道光三年(一八二三)進士,是清代第一個考中進士的臺灣籍士子。 任同知。 后在京先后任兵部武選司、禮部儀制司員外郎等。 一八三七年以母老乞養(yǎng)返臺,主講明志書院,致力于地方建設。 一八三九年自募鄉(xiāng)勇,抗擊英軍侵犯。著有《北廓園集》。 此聯(lián)即為鄭當時歸養(yǎng)而作。 安仁奉母,指潘安事親至孝的典故。 西晉時的潘安事親至孝,任河陽縣令時,父已去世,就接母到任所侍奉。 一年,潘母染病思歸故里。 他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xiāng)。 燕姞徵兒,說的燕姞夢蘭之典。 春秋時鄭國國君鄭文公有個姬妾名叫燕姞,她夢見天使送她一蘭花,對她說: 我是你祖先,送蘭花給你做兒子,因為﹁蘭有國香﹂,別人就會像愛蘭花一樣愛你。 』后,燕姞果然生一男孩,便取名為蘭。 鄭文公死后,公子蘭即位,是為鄭穆公。此聯(lián)上聯(lián)稱贊鄭至孝歸里,下聯(lián)講其時鄭之子正好考中貢生,以燕姞所生之子作喻。
賀卓犖亭父母雙壽:
辭高官而怡榆景,梁敬婦,孟敬夫,溯當時佐治戒鳴雞,功高北鎮(zhèn),像鑄西川,問壽在千秋之史;
生循吏以撫蘭廳,召有父,杜有母,看此際祝年爭獻兕,日愛東隅,星瞻南極,承歡即百姓之群。
卓犖亭父先為四川總督,后任吉林將軍,年七十五告老還鄉(xiāng)。 上聯(lián)即指此。 下聯(lián)講卓犖亭。 卓犖亭曾是臺灣噶瑪蘭族居住地的別駕官。 別駕全稱為別駕從事史,為州副刺史。 噶瑪蘭族,臺灣原住民的一支、屬平埔族,主要分布于宜蘭、羅東、蘇澳一帶,以及花蓮市附近、東海岸之豐濱鄉(xiāng)、與臺東縣長濱鄉(xiāng)等地。 聯(lián)文說卓犖亭在為父母祝壽時使人想起卓氏輔助宜蘭廳的功績,如古代河南南陽太守、百姓父母官召信臣和杜詩,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養(yǎng)生息,安居樂業(yè),所以才贏得庶民群眾均來為其父母祝壽。
挽曹馥堂廳尊:
灑西立頌德碑,淡北立墮淚碑,自古來、唯有道碑無愧色;
國史入循良傳,家乘入孝友傳,從茲去、何列仙傳遽題名。
曹馥堂,名樹桂,云南西疇人。 在清道光末年曹謹之后,繼任淡水廳知州,方正廉潔,愛民如子,約己勤民,蒞任八閱月,積勞而卒。 至今淡水人猶稱前后曹。 灑西,指曹馥堂故鄉(xiāng)西疇縣西灑鎮(zhèn),此作灑西可能是作者不悉西灑鎮(zhèn)或欲與后面淡北作自對之故。聯(lián)語對曹氏的生榮死哀盡情而謳,且聯(lián)中重復字『碑』、『傳』處理甚妙,為規(guī)范重復字。
挽林寄軒姻翁:
石壁星沉,蓮陂雨暗,到處萬紫千紅,盡成淚血;
一經(jīng)教子,片硯遺孫,至今燈窗雪案,猶見精神。
林寄軒,是作者姐夫林子穎之父。上聯(lián)哀悼逝者,下聯(lián)夸贊逝者一生對兒孫的教育。 林氏居淡水石壁蓮陂,故聯(lián)點明地址。林去世于二月之春,用萬紫千紅指代,并進一步說萬紫千紅之花猶如對林氏哀悼的淚血,既生動,又飽含深情。 而此兩句甚具文彩,在挽聯(lián)中不盡多見,讀之寓傷悲深情于色彩艷麗的春光之中。
題岳父母墓柱:
穴孟梁之耦,于眠牛、人幸地亦幸;
旌鐘郝之門,者司馬、婦榮夫自榮。
孟梁,指漢朝孟光梁鴻夫婦。 眠牛,晉朝陶侃父死時,家中的牛忽然走失了。一老人說: 看見前面山岡有一牛眠于山灣中,這個地點若安葬你父,日后你必然位極人臣。 后以眠牛喻指風水好或風水好的葬地。鐘郝,指晉朝鐘郝妯娌,雍睦相親,賤下不貴,富不驕貪的故事。 此聯(lián)切墳場,切人物對象,短短四句,連用三個典故,卻不顯累贅蕪雜。 作者岳父生前曾為縣主管軍政、軍賦的司馬,此處司馬對眠牛十分工穩(wěn)。
筆者曾于網(wǎng)上見到五副陳維英聯(lián)作,但見《太古巢聯(lián)集》未收,恐是訛傳或張冠李戴,披露如下,予以澄清:
題臺北陳氏節(jié)孝坊:
翁固冰清,母尤冰潔;
人將石化,天以石雄。
又
讀詩至共姜篇,心堪卯白;
修史入烈女傳,顏不汗紅。
又
激其濁,揚其清,遵乎內(nèi)則;
樹之坊,立之表,榮及外家。
贈學生張書紳:
會心今古近;
放眼海天寬。
賀學生陳霞林廿二歲雙喜臨:
雙雙舉子三三節(jié);
六六成名二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