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MIT News報道稱,一種全新的鋰電池可以將當前的電池體積縮小一半,而這一技術未來可以用于電動汽車.這一新的鋰電池技術名為“鋰金屬電池”,由脫胎于麻省理工學院的SolidEngergy開發(fā).SolidEnergy CEO胡啟超表示:“我們也可以制造與當前鋰電池體積相仿的產(chǎn)品,但提供的能量將增加一倍.”
研究人員嘗試在電池中利用鋰金屬取代碳陽極已有一段時間.不過,此前還沒有人能解決電阻上升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將導致電池短路和過熱.胡啟超開發(fā)了一種鋰金屬箔陽極,從而極大地縮小了電池體積.不過,這需要將電池加熱至80 ℃才能工作.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團隊發(fā)明了一種電解液,以包裹鋰金屬箔.
此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另一家公司A123 Systems由于技術不成熟而宣布破產(chǎn),這導致了投資者對于電池技術的疑慮.SolidEnergy接管了A123閑置的設施,隨后開始以具備商業(yè)可行性的方式自主制造電池.
目前,該公司計劃于2016年11月推出自主的無人機電池,計劃于2017年制造適合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電池,而電動汽車電池將于2018年推出.從理論上來說,如果電池體積不變,在搭載這種電池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將提升一倍.
(摘自《中國有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