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艷
(吉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化工機械系,吉林 吉林 132013)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對策
程艷艷
(吉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化工機械系,吉林 吉林 132013)
本文在提出高職院校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為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工作提供借鑒意義。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問題;對策
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將我們這個社會所奉行的教育觀念理論與實際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在二者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的橋梁,由此可見,課程對于教育教學的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因此在高職教育中課程也占據重要地位,隨著高職教育的逐步提升,高職教育的課程改革也逐漸成為研究的重點項目。
1.1 課程設置不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高職院校在課程內容的選定、編排以及教師的呈現方面,不能夠全面考慮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造成學生面對呈現的課程內容不能夠適應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課程內容單一枯燥,呈現給學生的方式較為呆板無趣,無法適應高職學生好動、喜歡具有明顯個性的內容的特點;二是在各類課程比例的設置中,學生自主進行的選修課比例太少,有些高職院校比例不足20%,在有些高職院校中甚至不存在選修課。
1.2 課程內容缺乏職業(yè)性與實用性
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與本科院校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方面必須具有一定的職業(yè)性與實用性,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內容在上述兩方面都存在很大問題。一是職業(yè)性特點不明顯。高職院校課程內容的設置不能夠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水平以及市場需求緊密聯(lián)系,存在很嚴重的滯后現象。二是課程內容缺少有趣、有效的簡單明了的范例,不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無法幫助學生形成學習上的有效遷移的習慣,學生無法獲得學習的方法,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
1.3 教學一線的高職院校的教師無法獨立承擔課程改革任務
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工作主要是由奮戰(zhàn)在一線崗位的教師來完成,雖然一線教師面對教學問題有更加切身的體會,但是單純依靠一線教師的課程改革問題重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一是一線教師的課程改革能力與精力有限。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系統(tǒng)的工程,并且具有很高的專業(yè)性。要求負責改革者本身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質,能夠掌握課程改革的精髓所在,通過對一線教師的一兩次培訓是無法達到這要高的素質要求的。另外,一線教師往往教學任務繁重,而課程改革又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勞動與精力的工作,這對于課業(yè)繁重的一線教師而言是無法完成的艱巨任務。二是一線教師缺乏課程改革的積極性。一線教師習慣于過去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這樣可以使其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課程改革又意味著新的教學方式與內容,特別容易導致一線教師內在心理抵觸。另外,在學校方面,對于一線教師進行的教學課程改革工作既沒有完善系統(tǒng)的程序安排,也沒有相應的物質或精神獎勵,導致課程改革與教師的個人收入以及實際利益沒有關聯(lián)性,進而影響一線教師的課程改革積極性。
1.4 課程項目化的相關保障機制不健全
課程項目化教學已經在大部分高職院校推廣開來,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時也推動了課程改革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但是課程項目化的相關保障機制仍然很不健全,導致課程項目化工作實施不完善,甚至中斷。
2.1 課程設置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凸顯主體性地位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在高中階段成績不夠理想,不喜歡一板一眼的看書學習,與本科生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高職院校學生愛動,喜愛新奇性的東西,同時自制力極差,必須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們才有興趣進一步學習。所以在課程的設置方面要盡可能的靈活多變,避免呆板無趣的呈現方式,不論是教材還是教師的授課內容都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引導學生發(fā)揮主體性作用。
2.2 課程內容緊跟社會與市場需求,同時凸顯其職業(yè)性特點
課程內容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授課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關于這一對策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論述:一是課程內容的設置應與社會市場相適應。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為根據社會市場的需求培養(yǎng)人才,這是其根本目的所在。所以在設置課程內容時應全面考察社會市場的發(fā)展變化,盡可能了解社會市場的變化趨勢與發(fā)展方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聘請專門的市場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的調查,再根據各方面的研究結果,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以保證課程內容與社會市場相適應;二是課程內容的范例設置要有趣簡單,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有效遷移。與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領悟能力都相對較差,因此在課程內容中設置的范例應避免復雜或者是呆板無趣,而應設置生動、有趣、簡單的范例,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學習遷移,最終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2.3 高職院校應大力幫助支持一線教師的課程改革工作
一線教師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是決不能僅僅依靠一線教師進行這一復雜、專業(yè)、系統(tǒng)的工程,對于出現的問題,在本文前文中已經給出闡述,在此不再一一贅述,為避免上述問題,學校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幫助支持一線教師完成課程改革工作:一是合理安排參與課程改革的一線教師的課業(yè)任務。一線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本身的課業(yè)任務已經非常繁重,將無法很好的完成課程改革任務,因此學校應在課業(yè)安排方面給予一定的照顧,以保證一線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完成課程改革工作;二是為一線教師提供課程改革的專業(yè)培訓機會。課程改革是一項專業(yè)的工作,一線教師大都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專業(yè)訓練,因此學校應鼓勵一線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培訓,也應為一線教師參加這類培訓提供機會;三是學校對參加課程改革的一線教師應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激勵永遠是使人努力工作的最好辦法,所以學校應設置一定的獎勵措施,對于順利完成工作的一線教師進行獎勵,加大一線教師的改革積極性;四是聘請課程改革專家,與一線教師共同完成課程改革工作。
2.4 健全課程項目化保障機制
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加強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二是制定有效的靈活的教學計劃;三是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雖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但在不斷改正問題的過程中,其課程改革工作一定會逐步邁上良性發(fā)展的道路。
[1]徐國慶.當前高職課程改革中的困境與對策[J].江蘇高教,2008(04).
[2]姜大源著.職業(yè)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3]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0.16640/j.cnki.37-1222/t.2016.2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