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會議新聞報道的創(chuàng)新角度

    2016-11-23 06:22:06張艷
    中國地市報人 2016年11期
    關鍵詞:江城新聞報道稿件

    □張艷

    (江城日報社,吉林吉林132002)

    淺析會議新聞報道的創(chuàng)新角度

    □張艷

    (江城日報社,吉林吉林132002)

    會議新聞,是報道會議中發(fā)生的或與會議有關的新聞。會議新聞在新聞宣傳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它是把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和最新精神,直接告訴群眾的有效方式,又是指導工作、動員群眾和開展各項活動的輿論工具。

    會議新聞報道很重要,尤其是黨報黨刊在諸多體裁的新聞報道中,會議新聞報道能占到報道總量的1/3。那么,如何把會議新聞寫得既能發(fā)揮黨政喉舌作用,又能讓讀者喜歡讀、深入閱讀呢?筆者認為,會議報道不妨在不脫離會議中心議題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報道角度。

    要做足準備功夫

    眾所周知,會議新聞報道有著濃重的政治色彩,有其所承載的嚴肅性、政策性和指導性。既不能漫不經心的以會議報會議,又不能過多地用形容詞花哨地渲染會議場面。筆者認為,要想寫出具有獨特角度的會議新聞報道,就要做足會議之外的功夫。

    會前準備

    要想寫好會議新聞,首先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做記者,寫新聞,有一句話叫做功夫在筆外。從大的方面來講,記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豐富的知識儲備等等。會議召開之前,記者要及早運籌、規(guī)劃。除了要對會議主題背后豐富的新聞素材和相關的背景材料有充分的了解外,還要了解與會人員的名單、職務等等細節(jié)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會議中抓住重點,不至于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

    會中聽記

    很多時候,為了讓記者把握好會議主旨,召開會議的單位會提供一定內容的素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稿”。這些通稿既像紅頭文件,也像系統內部工作通報,讓人“難以下咽”。如何利用好會議通稿中提供的線索,這就需要記者做個有心人。首先,要關注會議通稿中有用的“干貨”,看看會上是否有相關的內容展開及詳細介紹。其次,要認真記錄與會領導的講話,尤其是其脫離原稿展開部分。這往往是領導關注的重點,也是會議強調的重點。要把這部分內容把握好、記錄好,并加以放大至創(chuàng)新的開合角度。

    會后追蹤

    寫會議新聞不僅僅要做好會前準備、會中聽記,還要做到會后追蹤。記者在寫會議新聞的時候不能有“一會一報”思想,在會議召開之后,我們仍大有文章可做!會議往往是對前一階段工作的總結,又是對下一段工作的部署。各地如何對會議精神進行落實,會議精神在落實中又會遇到什么具體問題,在會議上獲知的線索是否真實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深入下去,追蹤采訪、報道。如果視角抓的好,寫出優(yōu)秀的會議新聞報道是不成問題的。

    切忌按“套路”出拳

    有人把會議報道看成是報道會議,因此在報道中往往格式化現象很重。列參加人員名單、排領導出席次序、登領導講話等等,報道內容要照顧到方方面面。于是,在我們看到的會議新聞報道中,常常是這樣的風格:

    會議認為,……

    會議指出,……

    會議強調,……

    會議提出,……

    會議還研究了,……

    這樣的會議新聞看起來當然沒有意思了。會議新聞報道是一臉嚴肅的面孔,一些像文件精神的字眼在讀者心里形成了無聲的抵觸,也形成了我們口中常說的時政新聞——“誰寫誰看,寫誰誰看”。實際上,會議報道既難寫,又最好寫。好寫是指容易應付,把時間、地點、人物一一交代,再把會議提供的材料抄一些交差。難寫,是指會議報道難以寫活,難以寫透,難以寫好。

    筆者認為,會議新聞的寫作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寫作中,要學會運用。會議新聞寫作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難度很大,尤其是具有重要地位的機關報,由于領導對自身活動的過度慎重和關注,會議報道就不是媒體自己所能做主的。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可以采取“漸進式”創(chuàng)新,會議新聞的寫作在不違背“大原則”的前提下,另外找出亮點,寫出精彩。在有了一定的量的積累下,再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創(chuàng)新。例如《江城日報》2016年3月5日刊發(fā)的稿件《鄉(xiāng)土專家給“第一書記”上課》,這本是一個精準扶貧項目推介會。記者把握住了活動的重點,從鄉(xiāng)土專家是誰說起,從“第一書記”學習講起,摒棄了以往的會議新聞報道風格,諸如,什么領導出席了會議,什么人員參加了會議等報道模式。其電子報閱讀量、微信點擊率明顯超過以往,也被業(yè)界專家評為月度好稿。

    其次,可以抓住會議新聞的“拐點”。何為“拐點”?許多會議都安排有領導發(fā)言的環(huán)節(jié),會議準備的領導發(fā)言材料,一般措辭嚴謹,但是發(fā)言的領導有時覺得意猶未盡。于是有些領導在發(fā)言的時候,往往習慣即興發(fā)揮,脫離發(fā)言稿上的內容,形成會議的“拐點”。要想寫出好的會議新聞,就需要拿出百分之百的注意力,抓住會場上瞬間即逝的“拐點”,做活會議新聞報道。例如,《江城日報》2016年7月13日刊發(fā)的稿件《想實招使實勁推動創(chuàng)城工作》。這本是一個創(chuàng)城工作調度會,標題中的“想實招使實勁”一看就是口頭語。但恰恰是這樣的口頭語讓新聞有了關注度,讓讀者產生了閱讀下去的想法。這句口頭語就是領導在會議現場的“實錄”,記者抓住了領導講話要點,并以最平實、最易被大眾接受的語言寫活了平淡無奇的會議新聞。

    放大會議新聞的亮點

    如果記者只是簡單地當“記錄員”,有會必報,有聞必錄,照抄會議材料,按照“某月、某日、某地召開某會”“某領導出席、主持會議”“會議指出、領導強調”的公式寫稿,往往會被讀者冷落。記者應該以“觀察家”“評論家”的角度去參加會議,憑借記者的慧眼進行觀察、判斷、分析,并從會議中篩選,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來報道。

    各種會議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和亮點,關鍵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能不能慧眼識珠,運用最好的表現方式反映出來。比如,《江城日報》2016年3月3日刊發(fā)的稿件《游船年內增加3120客位》。原本只是個行業(yè)年度總結會,但記者抓住新一年度工作亮點,放大至標題給予關注,隨后又在文中加以解說。并圍繞此一工作舉措展開該部門新一年度工作。結果,會議新聞采寫活泛,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

    會議報道中,一些會議和領導活動報道之所以群眾不愿看,就是因為不貼近群眾,完全用領導的眼光去選擇、陳述、解釋新聞,和群眾的生活距離太遠。用平民視角進行報道,就是要站在群眾的角度去觀察會議,審視事態(tài),決定報道什么,怎樣報道,從會議和領導活動中挖掘群眾關心的百姓話題。例如,《江城日報》2016年3月22日刊發(fā)的稿件《開江魚美食節(jié)4月26日開幕》。這是一個新聞發(fā)布會。但市民關注的只是美食節(jié)都有哪些活動,因此,從市民角度來寫會議新聞非常有必要。

    寫新聞是要告訴讀者發(fā)生了什么,提煉出讀者最想知道的新聞事實,會議新聞也不例外。有的會議本身就具有新聞性,但更多的會議尤其是部門、行業(yè)的會議,其新聞性往往不在于會議本身,讀者不會在乎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哪個政府部門或者某某單位開了什么會議。他們在乎的是,會議中有什么內容與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有關,而新聞稿中只要突出這些內容即可,其余那些沒有新聞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省略掉。

    例如,《江城日報》2016年7月27日刊發(fā)的稿件《船營區(qū)成為全總聯系點》。這個新聞本是調研類的會議類新聞,可以按固定模式寫——調研組調研了哪些項目,調研組認為,調研組建議等等。在這篇稿件中,新聞的標題首先就抓人眼球,隨后把調研內容依次脈落展開。此稿件從亮點說起,不僅吸引了讀者閱讀,也讓沉悶的調研活動鮮活生動起來。

    縱觀以往的會議新聞報道,存在的主要弊病是濫、長、空以及寫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響了新聞報道的可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會議新聞的作用。

    如何改進老套的會議新聞報道模式,把會議新聞寫好,寫出有個性的、有新意的新聞呢?筆者認為,創(chuàng)新是會議新聞寫作的根本途徑。新聞寫作的創(chuàng)新涉及各個方面,最根本的是記者敢于突破傳統的寫作方式和思維方式,從讀者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尋找契合點,會內會外結合,讓會議新聞報道有溫度,讓其成為黨報引導輿論的中堅力量?!?/p>

    (本欄編輯:朱可江)

    猜你喜歡
    江城新聞報道稿件
    江城焰火
    中國攝影家(2024年4期)2024-01-01 00:00:00
    錄用稿件補充說明
    施江城 黔陽古城
    國畫家(2022年3期)2022-06-16 05:30:18
    江城記憶
    當代音樂(2020年10期)2020-10-26 18:34:52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感動江城”2016年度人物揭曉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新聞傳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新聞報道要求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
    新聞傳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南宫市| 自治县| 泊头市| 弥勒县| 郑州市| 沅陵县| 邯郸市| 关岭| 兴山县| 厦门市| 英吉沙县| 苏州市| 赤峰市| 老河口市| 吉水县| 泰宁县| 阿拉善盟| 新建县| 通州区| 马边| 呈贡县| 始兴县| 六盘水市| 黔西县| 广元市| 中方县| 西林县| 玛纳斯县| 永清县| 迁安市| 樟树市| 呈贡县| 工布江达县| 宕昌县| 两当县| 中方县| 新河县| 衡南县| 微山县| 都安|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