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可
人物表
新兵鄭浩:男,20歲,清華大學生,投筆從戎赴藏參軍,主動申請守衛(wèi)雪山哨所,一個有“辦法”的人,不管面對的是風雪、游戲、“錯誤”、“對手”還是小孩,有膽識有擔當。
德吉阿媽:45歲,最愛唱歌謠的阿媽,居住在西藏中印邊境的藏族村落。
邊巴次仁:50歲,藏族村落里最能干的男人,德吉阿媽的愛人,性情豪爽。
丹增多吉:藏族男孩,7歲,聰穎執(zhí)拗,是德吉阿媽收養(yǎng)的孤兒,內(nèi)心深處對鄭浩充滿敬意和佩服。
1. 喜馬拉雅山下藏式民居院子夕陽西下外
藏香的煙裊裊飛升,如同彎彎曲曲的山路。
一細條土黃色藏香從有小孔的牛角里被手握香泥團的德吉阿媽擠出,筆直地排在晾曬藏香的白色木簾子上。
德吉阿媽:煙可以飛得彎彎曲曲,香就需要筆筆直直。
藏獒跳起來抓窗玻璃。
德吉阿媽:丹多這小子也不知跑哪去了。
德吉阿媽手里最后一團香泥被擠完,最后一簾藏香被晾上,阿媽凈手,雙手合十。
一根紅線被阿媽咬在嘴里,散排的藏香被虔誠的德吉阿媽一圈一圈螺旋形束好。
鄭浩:阿媽,是您收養(yǎng)的那個孩子嗎?我去找找吧。
德吉阿媽:這孩子,心事大,落戶到我們家也多半年了,有事沒事就跑回以前他住過的老屋。
邊巴次仁:坡上那所老房子都快塌了,有什么好留戀的,這孩子怪得很,他爺爺過世是我?guī)兔α侠淼?,他從頭到尾沒哭。
鄭浩:阿媽,我出去看看。
2. 藏式村落的偏僻處夕陽西下外
一只羊站在路中間。
前行的鄭浩站住,看了看三條路的方向,走向羊。
羊定定地站著,不躲。
鄭浩從羊身邊繞過去,繼續(xù)往前走。
“呼啦”,一條飄著彩色布條的繩索攔路從泥土中被拉起,訓練有素的鄭浩跳躍退后。
彩色布條的繩索一頭被系在一棵孤零零的樹上,另一頭被站在瑪尼石堆旁的藏族男孩丹增多吉在手中。
鄭浩拉拉橫在面前繩索上的布條:嗨,是沖刺好呢還是跨欄,幾個意思?
丹增多吉指著另一條路的方向。
鄭浩試探著指向同一個方向,搖搖頭。
丹增多吉又指向第三條路的方向。
鄭浩還是搖搖頭。
兩人對峙。
丹增多吉突然吹口哨,一條邋里邋遢的老藏獒口里銜著一坨干牛糞從他身后不遠的藏式老房子一顛一蹦地沖出來。
丹增多吉望著鄭浩得意地探手摸藏獒的嘴巴,摸到牛糞干,他失望地將那坨牛糞朝房子的方向奮力扔過去。
鄭浩忍不住大笑起來:你這兵訓練得也不行啊,你不能老不說話,你得好好批評批評它。
羊跳起來從后面撞向鄭浩,沒有防備的鄭浩一個趔趄,踩到路邊的水洼里。
丹增多吉笑起來。
鄭浩走向瑪尼堆,丹增多吉擋?。何业?。
鄭浩走向大樹下,脫下濕透的鞋子、襪子,晾在一邊。
鄭浩故意從左口袋里拿出半塊壓縮餅干,吃。
丹增多吉看著鄭浩手里的餅干,鄭浩從右口袋里摸出一塊舉著:給你的。
老藏獒跑過來銜走壓縮餅干,放到男孩面前。
3. 半坡上夕陽西下外
夕陽照到趴在羊旁邊的丹增多吉的臉上。
蹲下來的大兵鄭浩看著男孩丹增多吉和羊。
藏獒警惕地看著大兵鄭浩。
丹增多吉突然睜開眼睛,坐起來。
丹增多吉扭頭看小瑪尼堆上面,鄭浩隨著看過去,壓縮餅干壓在一個裹著哈達的木盒上。
鄭浩:餅干得打開吃—
丹增多吉示意噤聲:噓—
鄭浩困惑地望著用哈達包裹的小木盒。
鄭浩指著那孤零零的藏式老屋:那是你家嗎?
丹增多吉倒頭埋在羊身上。
藏獒低聲嗚咽。
蹙眉琢磨的鄭浩,突然眼睛一亮:你腳邊有塊石頭,我腳邊也有一塊石頭,看誰扔得遠,你贏了我聽你的,我贏了你聽我的。
閉著眼睛的丹增多吉伸腿踢腳,碰到石頭,睜開眼睛。
鄭浩撿石頭,掂量掂量,朝遠處的大瑪尼堆扔過去。
鄭浩得意地回望。
丹增多吉站起來,從褲兜掏出一根長約2米,中間寬約4厘米,兩頭細的牦牛毛編織的帶子。
鄭浩詫異地望著。
石頭被放到帶子中間最寬的地方,丹增多吉將帶子對折,一頭固定在手指上,一頭捏住,石頭被旋轉(zhuǎn),轉(zhuǎn)速最高時,猛將捏著的那端放開,中間的石頭飛向遠方。
藏獒跳出圈子,追石頭去。
鄭浩鼓掌:嗨,你這是什么家伙啊?真夠牛的嗬!
丹增多吉:吾爾多。
鄭浩兩手捂著耳朵:捂耳朵?
丹增多吉撇嘴笑了一下。
鄭浩:我是鄭浩。你呢?你太厲害了,我以前從沒輸過呢。
藏獒銜著白石頭跑回來,吐到丹增多吉的面前。
4. 半坡上夕陽西下外
撿起小白石頭的丹增多吉跑向大瑪尼堆。
羊跟著跑過去,藏獒跟著跑過去。
踮著腳的丹增多吉努力將白石頭往瑪尼堆高處放。
石頭掉下來。
石頭又被丹增多吉舉過頭頂。
丹增多吉高舉的小白石頭被鄭浩放到瑪尼堆的頂上。
白色哈達包裹的木盒被丹增多吉舉過頭頂,他望著鄭浩。
鄭浩猶豫了一下,將白色哈達包裹放到瑪尼堆的最頂上。
丹增多吉舉著壓縮餅干:給爺爺?shù)摹?/p>
鄭浩將壓縮餅干放到瑪尼堆頂哈達盒的旁邊,深深地鞠躬。
丹增多吉繞著瑪尼堆轉(zhuǎn)圈,羊也轉(zhuǎn)圈,狗也轉(zhuǎn)圈。
越來越快地轉(zhuǎn)圈。
鄭浩抓住丹增多吉:停,停?!?/p>
丹增多吉掙脫開向遠處老屋跑去。
鄭浩追上去。
5. 破敗的藏式老屋夕陽更西外
一疊疊藏紙被丹增多吉從老屋里扔出來。
灰頭土臉的丹增多吉踢蹬著腿被沖進塵土中的鄭浩抱出。
羊跟著跑前跑后。
藏獒拱土,嗚咽。
丹增多吉在藏獒拱過的地方扒土。
突然一個銅缽被扒拉出來,丹增多吉在身上蹭干凈塵土。
回音缽里的木槌被男孩丹增多吉舉起,陽光照到金銅色的缽上,眼睛被晃的羊四下蹦跳、躲閃。
木槌貼近回音缽,丹增多吉捏著木槌繞著回音缽輕輕地摩擦旋轉(zhuǎn),一種水波樣的回音響起,男孩側(cè)耳聽。
羊側(cè)耳聽。
回音缽的聲音越來越大,聲音在夕陽里旋轉(zhuǎn)。
6. 破敗的藏式老屋夕陽更西外
“獒—”
抱著藏紙的丹增多吉喊老藏獒,藏獒跑過來,停住,又退回到倒塌的屋門口,吠叫。
鄭浩把口袋里碎的壓縮餅干放到老藏獒的食盆里。
突然一只小藏獒唧唧歪歪地從老藏獒的肚皮底下爬出來。
咧嘴笑的丹增多吉抱起小藏獒,頭頂頭,蹭來蹭去。
鄭浩:阿媽等你回家吃飯呢。
丹增多吉吹口哨,藏獒嗚咽,趴在廢墟上不動。
抱著小藏獒的丹增多吉下坡時不斷地回頭看。
羊跟在丹增多吉的后面。
鄭浩看著夕陽落下山。
7. 德吉阿媽家夜內(nèi)
一蒸碗冰糖珍珠黑木耳被德吉阿媽捧到鄭浩面前:趁熱吃,哨所上太寒冷,這個管用。
鄭浩夸張地咀嚼每一口木耳:哦,太好吃了,阿媽,我從沒吃過這么特別的木耳。這要是在北京,我就發(fā)個微信曬一曬。
被小藏獒追進屋子的丹增多吉:這可是只有喜馬拉雅山上才有的珍珠木耳,巴拉在山上采了一整天,被你三口兩口消滅掉了。
德吉阿媽端來酥油茶:想家了嗎?以后想吃,就來這兒,阿媽還給你做。
正在打磨手工雕刻弓箭的邊巴次仁笑:嗬嗬,我的任務看來挺艱巨。
男孩丹增多吉蹭過去,摸箭羽:巴拉(藏語),明天我可以用它了嗎?
邊巴次仁使勁蹭磨弓子:今晚夢里你就可以使用了。
男孩丹增多吉沖鄭浩得意地晃腦袋:明天我們可以接著比試。
喝酥油茶的鄭浩捏起桌上一顆羊關(guān)節(jié)棋子:最后一盤棋,你輸了,別忘了哈。
盛在回音缽里的小魚被丹增多吉端過來,放到鄭浩面前:你的啦。
鄭浩看小魚:哈,這是我的啦,說話挺算話,有兩下子。
邊巴次仁望著德吉阿媽:明天一大早我得去,望果節(jié)的那個儀式—
鄭浩好奇地:什么是望果節(jié)?
小藏獒繞著鄭浩轉(zhuǎn)圈。
德吉阿媽給瓶子里的高山大黃換水:看看就知道啦,你在山上當兵,我們的望果節(jié),得補上。
8. 德吉阿媽家早晨內(nèi)
睜開眼睛的鄭浩看到的是俯過來的丹增多吉的臉,鄭浩:我又沒把你的魚吃掉,瞪著我干什么。
穿著新做的小藏袍的丹增多吉晃晃手里的新弓箭。
鄭浩:你要把小魚贏回去?
丹增多吉肯定地點點頭。
9. 德吉阿媽院內(nèi)早晨外
德吉阿媽正哼著藏族歌謠站在一個木制高個酥油桶前,兩手握住木柄,一上一下,打酥油(藏語):基呷,基呷,那邊來了一個人哪,尼呀,尼呀,牽著兩匹馬喲……
丹增多吉指著屋頂。
脖子上系著彩條的白羊突然出現(xiàn)在屋頂上。
鄭浩:那不是放生羊嗎?
丹增多吉一聲口哨,白羊閃到風馬旗的一側(cè)。
丹增多吉指著屋頂上飄搖的風馬旗。
丹增多吉拉弓射箭,并大喝一聲:停!
羽毛箭飛得無影無蹤。
丹增多吉突然開心地拍手:我射中啦!
鄭浩:小哥,你射中什么了?
丹增多吉:風,我射中風了,你看,旗不動了。
丹增多吉把弓箭遞給鄭浩:該你了。
捧著回音缽里的魚,鄭浩:我崩潰了,這叫什么比賽,魔法大比拼。
鄭浩拉弓射箭,并大喝一聲:來!
箭過,旗動。
鄭浩:風來了,我射中風了。
屋頂上的風馬旗隨風飄動。
丹增多吉:這不算,你得讓風停。
鄭浩舉著弓箭東瞄一下,西瞄一下。
鄭浩繃不住樂:風不聽我的,我甘拜下風。
丹增多吉低頭看回音缽里的小魚,小魚游來游去。
隱隱約約傳來鼓樂歌唱聲。
10. 青稞田邊日外
抬著用青稞、麥穗搭成的切瑪盒(盛滿酥油拌過的糌粑、炒麥粒和人參果等食品,五谷斗)的藏族男女老少身著新裝,敲鑼打鼓,唱著歌繞田邊地頭轉(zhuǎn)圈。
丹增多吉的白羊跑向青稞田里,丹增多吉追進青稞地,鄭浩追進去,高高的、黃綠色的青稞搖曳著,陽光四散。
11. 青稞田中央日外
桑煙飄繞。
藏族老人煨桑,添加柏樹枝。
青稞田中央的一塊大白石頭被邊巴次仁高舉起,大家往石頭上撒青稞酒和糌粑。
老人吟唱著與白石頭和田地對話。
老人從三個方向拔出一把青稞,被吹掉針芒的青稞粒被老人拋灑到天空、大地。
邊巴次仁對旁邊的鄭浩說:萬物有靈,每一粒青稞都有自己的‘央,老人家要召回青稞的福氣和運氣。
老人大喝一聲,眾人彎腰收獲青稞。
聚在一起圍著圓形莊稼嘴里喊著:嘟—若—,嘟—若—
收割后每人一只手拿著一捆麥莖、一只手握著鐮刀,把鐮刀架在麥莖的正中腰,同時把手中的麥莖和鐮刀緩慢地向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同時大聲道(藏語):
東方的如意金剛,請到田間來吧;
南方的寶貝根源,請到田間來吧;
西方的大日如來,請到田間來吧;
北方的吉祥成就,請到田間來吧;
中間的眾多財富,請到田間來吧;
請到吉祥的打麥場上隨風而來吧!
老人唱一句,大家和一句。
12. 村落的場院一角日外
一大杯牦牛奶被藏族小女孩嘩嘩地倒進青稞面粉盆里。
穿戴著藏袍的阿媽加入黃澄澄的酥油,攤成餅狀,扒開牛糞火灰,將餅平放在火灰上,再蓋上一層牛糞火灰。
牛糞火灰再次被扒開,香甜酥脆手鐲形的面圈(“帕廓”)被拍打舉起。
小女孩遞“帕廓”給丹增多吉。
丹增多吉著急咬一大口,燙得直轉(zhuǎn)圈。
阿媽給鄭浩端來熱騰騰的酥油茶。
鄭浩:藏族有幾大怪,牦牛糞餅墻上曬,一只胳膊露在外。
旁邊獨自玩“緹格”(羊的膝骨)的藏族小女孩將所有“緹格”扔向空中,然后將六個面分別畫著鯤鵬、藏獒、駿馬、毛驢、綿羊、山羊六種動物的“緹格”擺成對子。
丹增多吉指著地上的“緹格”:鯤鵬最大,山羊最小。
藏族小女孩點點頭,丹增多吉用指頭彈,彈中贏得一只“緹格”。
13. 村子旁的莊稼地三叉路口日外
身穿節(jié)日盛裝,面帶喜悅的人們,手里提著青稞酒和各種豐盛的食物涌向賽馬場。
騎土們身穿綢緞藏袍,頭戴藏帽,腰插弓箭和叉子槍。
馬額上插彩花,脖披彩綢,尾巴邊扎梳成辮形。
賽牦牛比賽場地,有些牦牛按照騎士的指揮向前奔跑,不聽指揮的牦牛到處亂跑,竄到人群當中。
倔野的牦牛一個勁地轉(zhuǎn)圈、跳腳。
騎士被摔倒在地上。
觀眾哄笑。
丹增多吉笑得和他的羊滾在地上。
馬上的騎士策馬而來突然搶走丹增多吉頭上的小草帽。
小草帽飛碟一樣被拋向空中,三四個藏族小伙子驅(qū)馬搶奪,在大家的歡鬧聲中跑馬而去。
丹增多吉跑去追帽子。
14. 湖畔日外
草帽飛向湖邊。
馬背上的鄭浩馳馬接住即將落到水中的草帽。
草帽被拋向湖水邊的丹增多吉。
鄭浩策馬跑到阿媽的身邊。
顆粒飽滿、富有光澤的上等青稞被阿媽用簸箕細細地淘洗。
淘洗過的青稞連同適量的水被倒入大鍋,猛火煮沸。
煮熟后的青稞被攤在專用的布毯子上,小餅狀的白色酒曲被阿媽用石制的臼搗成粉末,均勻地撒在還冒著熱氣的青稞上,阿媽持特制的扇形木板不斷地來回拌勻青稞……
鄭浩幫阿媽劈柴、添柴。
15. 在陰涼透風的倉庫日外
一張小臉從倉庫的窗戶里探出,藏族男孩旦增若堆沖抱著草帽的丹增多吉招手。
16. 湖畔日外
放風箏的兩個小孩喊叫著,追跑過去。
突然的喊叫聲傳來:你賠,你給我賠!
遠處兩個孩子扭打在一起,斷了線的風箏栽到水里。
羊拽住風箏的線。
17. 湖畔日外
被自己阿爸拉到另一邊的旦增若堆:你輸了還不承認!
鄭浩望著哭泣的丹增多吉:自己爬起來!
賴在地上的丹增多吉繼續(xù)哭泣。
羊舔丹增多吉的臉。
鄭浩:你想贏他嗎?
丹增多吉抬臉望鄭浩。
鄭浩:再來一次比賽怎么樣?
18. 倉庫外日外
一堆竹竿和工具被藏族男人放到地上。
一大摞藏紙被丹增多吉放到鄭浩面前。
鄭浩:我們的風箏要經(jīng)得起“戰(zhàn)斗”,就得自己動手,風箏的骨架很關(guān)鍵,放線時,左右兩邊都能任意旋轉(zhuǎn),收線時才能往高處飛。中條竹子上下輕重要均勻,弓形竹子左右有輕重的話,風箏就會往一邊旋轉(zhuǎn),糊風箏的紙要輕盈又結(jié)實,才不會被風刮破,這老藏紙不錯。
鄭浩舉著畫筆在鋪展開的藏紙上畫一紅色面具:小哥,我給你的風箏增加點能量。
丹增多吉:國王!
望著正在畫的黃色面具,丹增多吉:仙翁!
藍色面具。
丹增多吉興奮地:英雄!
丹增多吉:我不要黑色的,黑色是壞蛋,陰陽面具是口是心非的家伙,我也不要。
鄭浩將畫好的綠色的面具舉給丹增多吉看:最有力量的度母!行家面前,來不得半點虛假,來西藏之前,我都研究過,谷歌百度,那網(wǎng)撒的,就差撈上一條喜馬拉雅山上的魚龍啦。
丹增多吉驚訝地:山上,真的有魚龍嗎?
鄭浩在最后一個風箏上畫一條魚龍:1.8億年前,喜馬拉雅山原來叫喜馬拉雅海,魚龍可以長到十八九米。
丹增多吉:???
鄭浩將紅色國王面具、黃色仙翁面具、藍色英雄面具、白色老者面具、綠色度母面具、魚龍聯(lián)成一串,交給多吉:都是你的團隊。
丹增多吉:我不要尾巴。
鄭浩:尾巴是控制平衡的。如果風箏只往一個方向旋轉(zhuǎn)時,我們就在反方向的竹條上加擰好的紙條讓它平衡,弓形竹條繃緊的紙面容易撕破。
丹增多吉崇拜地望著鄭浩。
鄭浩:線是不是耐用,很關(guān)鍵。線的質(zhì)量再好也需要加耐磨漿。漿糊!
丹增多吉:沒了。
“鏘”一聲,鄭浩他擤自己的鼻涕。
鄭浩看丹增多吉:“借”我點鼻涕,補救一下。
拎著兩個畫著“加沃”(大胡子)和“米洛”(瞪眼)的新風箏跑來的旦增若堆挑戰(zhàn)地瞪著丹增多吉。
19. 湖畔日外
天空中兩個風箏一左一右、一高一低使勁兒旋轉(zhuǎn),兩個孩子大聲喊叫:古瑪次呢古巴綠(不甘示弱就放線)!
兩個風箏的線交叉在一起。
雙方拼命放線,上面的風箏想往下壓,下面的風箏想往上抬,風箏在空中上下迅速升降、旋轉(zhuǎn)、左右打滾。
一個欲想打架的風箏對另一方風箏從上往下逼近,風足,兩個風箏發(fā)出“啪啪”的響聲,鄭浩大喊:占到上方位置,放線—
丹增多吉的風箏線壓到對方的線。
藏族男人:不能收線,會被鋸斷的。
旦增若堆被鋸斷的風箏搖晃著飄走,由于風向的改變,風箏反而越飄越高,孩子們只無奈地看著斷線的風箏,齊聲叫喊:“加來,來恰;加來,來??!”(搖來搖去)。
羊跟著跑來跑去。
20. 青稞田日外
風箏栽到青稞田里。
孩子們追著藏獒沖進青稞田。
彎腰收割青稞的邊巴次仁揮舞鐮刀。
幫忙拔青稞的鄭浩接電話:喂,排長,是的,沒問題。馬上出發(fā)!
鄭浩的神情嚴肅起來。
拖拉著斷線風箏的丹增多吉仰頭看著鄭浩,突然丹增多吉跑出青稞田,跑向藏式老屋。
21. 藏式老屋前的大瑪尼堆日外
鄭浩追到瑪尼堆前,踮腳的丹增多吉伸手夠瑪尼堆上的哈達盒,失手。
一個箭步?jīng)_過來的鄭浩接住了掉下來的哈達包裹,鄭浩將盒放到高處。
鄭浩抱起丹增多吉,將背包里最后一塊壓縮餅干遞給肩頭的丹增多吉:給爺爺?shù)摹?/p>
丹增多吉小心翼翼地將壓縮餅干放到哈達包裹前。
鄭浩肩頭上扛著丹增多吉繞著瑪尼堆轉(zhuǎn)圈圈……
22. 喜馬拉雅山下日外
一摞烤好的“帕廓”被德吉阿媽遞給鄭浩:帶回山上吃。
德吉阿媽順手摘下鄭浩衣領上粘的青稞葉子。
邊巴次仁把三輪摩托開過來。
捧著回音缽的丹增多吉快步走到鄭浩跟前:小魚,是你的。
鄭浩:小哥,你不是把小魚贏回去了嗎?
丹增多吉把回音缽放到鄭浩手里。
鄭浩看看小魚,望著丹增多吉,為難地:山上太冷,恐怕—
丹增多吉:它不怕冷。
鄭浩:它會想你的。
丹增多吉:它會長成魚龍的,二十米長。
鄭浩笑:你要跟它比賽嗎?
丹增多吉伸出小手指。
捧著回音缽的鄭浩把自己的墨鏡戴到丹增多吉的眼睛上,與丹增多吉拉鉤,認真地:我會照顧好它的,小魚,藏文怎么說?
丹增多吉:nia qiong
鄭浩:喜馬拉雅山上的魚呢?
丹增多吉:ri wu hi ma la ye nia qiong
鄭浩鄭重地望著丹增多吉:從今天開始,你是我的藏語老師啦,你要記住,好好備課,我可是個愛提問的學生噢,我在清華大學可是數(shù)學系的問題選手。
鄭浩把清華大學的?;战o丹增多吉戴到胸前。
一滴眼淚落到鄭浩的手上。
邊巴次仁發(fā)動起摩托車。
23. 路上日外
奔馳的三輪摩托上的鄭浩回頭招手:ri wu hi ma la ye nia 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