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清梅
聽他們講那過去的事
■賀清梅
就在昨天,遠在安徽阜陽的建云未經(jīng)我許可,把我拉進了他們一年前就搭建好的“八隊童年群”。群員都是從小一塊長大,爾后又一個個離開八隊的人。
55名群員,年齡大小不一,但入群的目的一致。
未加入“八隊童年群”之前,手機里已有5個群,除一個高中同學(xué)群常聊,其余的幾個群全員潛水,既然無話可說,留在群里也無任何意義,于是選擇退出。豈料,剛從3個群退出,又被拉進另一個群,來到這個群方知群員都是兒時的伙伴。
八隊位于五指山市近郊的一個山旮旯里,我們生于斯長于斯。孩提時代的故事足夠出本專輯。在物資貧乏的年代,父輩們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墾荒種地。孩子們天真無邪,下水抓魚、爬樹偷石榴、黃瓜,壞事沒少做。石頭子、跳皮筋、攻城計,這些當下孩子根本不擅長也不喜好、甚至不花半毛錢的游戲,成為我們快樂童年的剪影。
時光如跑火車一樣快速。昔日穿著開襠褲、流著清鼻涕的小屁孩,今日一個個長成帥哥美女,多少年杳無音訊卻因為一個微信群的創(chuàng)建,大家從四面八方涌到一起,仿佛失散多年的孩子找到了溫暖的家。
老早就想著建這么一個群,但總是心動沒有行動。主要是覺著自己不是當群主的材料,也沒有時間去打理這份差事,豈料,早有人把這件事情做了,讓我如愿以償。
進到群里,群員信息薄上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名字,完全不是記憶中熟悉的人物。好納悶:這些都是曾經(jīng)在一個連隊待過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不管你是否認識,他們絕對是八隊走出去的人,沒有一個是混進“革命隊伍”的,如假包換。
55位群員,我是倒數(shù)第6個入群。盡管過去相識,但時間造化人,兒時的面孔已被成長后的面孔取代,進群一周,一直在做身份確認工作。這份工作其實不難,只要把父母的照片或名字曬出來,結(jié)果自然出來。
林花梅是廣東揭陽人,念小學(xué)就隨父母回了老家。年幼的她身子單薄,個子矮小,面黃肌瘦,一副營養(yǎng)不良的氣色,每次大家一起玩耍,總有調(diào)皮的小孩子直呼外號“小猴妹”。時隔30年,認識她的人寥寥無幾。第一天進群,人頭像里一個胖嘟嘟的紅衣女子,誰會料到是當年的“小猴妹”。有知道底細的人透出了她父親“胡司令”的外號,群員一片嘩然,記憶的閘門如播放的映像,很快清晰起來。
年輕時的“胡司令”,一臉大胡子,手腳的毛又濃又黑,在眾多孩子眼里,他是個大壞蛋,只要與小孩相遇,他總要抱起來,用那濃密的胡子在孩子臉上胡亂扎上一陣,不扎得呱呱叫誓不罷休。林花梅聽著眾人對她父親的評價,不敢相信對她溺愛有加的父親原來有個“壞蛋司令”的稱謂。
認識了“胡司令”的女兒,大家對“胡司令”的近況頗感興趣,畢竟幾十年未曾謀面。林花梅把父親“胡司令”的近照曬在群里,大家看到了歲月不饒人的畫面,昔日年輕氣盛的他,如今已是一位70多歲的老朽。他安靜地端坐在椅子上,出神入化不知道在想什么,不知他是否能憶起曾經(jīng)用胡子扎過的孩子們。
面對一位老人,孩子們忘記了昔日的疼痛,把一聲聲祝福送給花梅老爸,希望他健康長壽。
陳衛(wèi)軍年幼時期是孩子的“孩王”,而今依然是群里的老大。這個老大不是浪得虛名。他家四個兄弟,他排第四,從小父母溺愛,生性頑劣,好打抱不平。每天上學(xué)前后,一個班的小屁孩圍著他屁顛屁顛地轉(zhuǎn)。書包有人幫忙背,作業(yè)有人幫忙抄,偷來的東西,大的、好的孝敬他,小的留給自己。那股霸氣與《西游記》中孫悟空幾乎同等。當年我家是種石榴的大戶,每年暑假,正是石榴收獲的季節(jié),父親為了防止這幫小毛賊偷石榴,哪也不敢去,成天守在石榴園的茅屋里。盡管日夜堅守,石榴還是常常被偷,他們實行“守株待兔”戰(zhàn)術(shù),讓父親防不勝防。
一日,父親正在打盹,陳衛(wèi)軍以為父親睡熟,命令李鐵峰爬樹摘果,他拿著布袋在樹下接,邊接便選大的吃。李鐵峰這個是小胖墩,手腳本來不夠靈活,還被命令上樹,剛爬上樹枝,樹葉被搖得嘩嘩直響,父親聽到響聲,睡意全無,手持棍子朝著李鐵峰屁股連敲幾下,小子嚇得屁滾尿流,直接從一米高多的樹上跳下來,結(jié)結(jié)巴巴地向父親坦白:叔,是衛(wèi)軍讓我偷的,父親轉(zhuǎn)過身去,哪里還有衛(wèi)軍的影子,他見勢不妙早已逃之夭夭。李鐵峰抓雞不成反蝕把米,雙手捂著被敲打過的屁股,滿腹委屈地跑回家。
陳衛(wèi)軍這個家伙,關(guān)鍵時候開溜大吉,李鐵峰為了脫離干系,出賣朋友,當回叛徒,回去之后挨了老大的一頓臭罵,我家的石榴園也因此消停幾天。三日之后,小屁孩好了傷疤忘了疼,重操舊業(yè)。
一個暑期,石榴從收獲到結(jié)束,父親只逮住李鐵峰一次。他曾自豪地對家人說,因為他的堅守,才沒人敢偷咱家的石榴。昨晚聊天,海敏透露秘密:“姐呀,你家那棵黃心的石榴真好吃,我和燕子那晚提著布袋偷了半袋,吃了好幾天,你家的石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石榴?!?/p>
海敏今日的坦白,無人追究責任。今晚的聊天,陳年舊賬和盤托出,殊不知,全隊的孩子都輪番偷過我家石榴。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穿過父親的封鎖線,竟然沒被察覺。
陳衛(wèi)軍的故事遠遠不止率領(lǐng)小屁孩偷石榴、偷黃瓜這么簡單。離譜的事情還在后頭。他奶奶在自己后院養(yǎng)了幾只火雞。奶奶照顧火雞比照顧衛(wèi)軍上心。衛(wèi)軍調(diào)皮搗蛋,從不好好學(xué)習(xí)。奶奶說:你什么時候考一百分,獎賞火雞蛋一個。衛(wèi)軍想吃火雞蛋想得望眼欲穿,可每次考試都不及格,吃火雞蛋的愿望成了泡影,一氣之下,他命令黃日滿:等我引開奶奶,你用衣服包一只最小的火雞往后山跑。他哪里曉得,那只最小的火雞是產(chǎn)蛋最多的一只。
逃過了奶奶的視線,幾個小屁孩三下五去二把火雞弄死,在山上烤著吃。他們津津有味地吃著,奶奶卻在四處尋找,老人哪里知道,因為常年沒吃著火雞蛋,孫子里應(yīng)外合,決定殺雞取蛋。
奶奶已故多年,這個秘密埋在衛(wèi)軍心里是啥滋味,至今沒人曉得。黃日滿昨日把這個秘密泄露,群員震驚不小。誰都知道他壞,但壞到這個程度始料未及。
18歲那年,衛(wèi)軍到了部隊,經(jīng)過部隊的改造,惡習(xí)不知是否改掉。離開八隊30年,我沒有他的任何消息,直到最近加入“八隊童年群”,才看見了他的頭像,在這個群里,他依然坐著老大位置,依然霸氣十足。微信聊天通常在熱火朝天之際,有人主動發(fā)紅包,活躍一下氣氛,試試誰的手氣最佳。第一個人帶頭發(fā),于是后面會有人陸陸續(xù)續(xù)跟著發(fā)。衛(wèi)軍可沒這個習(xí)慣,他的微信紅包只進不出,鐵公雞一個。而且領(lǐng)完紅包連句謝謝的招呼都懶得打,繼續(xù)做他的潛水員。有人開玩笑逗他:東哥,你也發(fā)個紅包樂一樂如何?建群以來,這句話問了N次,從未見他發(fā)過半毛錢紅包,知道他這脾氣,大家見慣不怪了。
在八隊,愛酒如命的酒鬼有三個。李保是一號酒鬼,年輕時就是因為喝酒一直沒討上老婆,四十歲那年,隊長介紹一位廣西姑娘給他做老婆,新婚之夜竟然喝得爛醉發(fā)酒瘋被裝在麻袋里,成了一輩子的笑話。二號酒鬼郭松,每次喝醉老婆遭殃,三番五次用自行車載著老婆去法院鬧離婚,結(jié)果在途中下跪反悔,請求老婆收回成命。三號酒鬼饅頭佬,除了睡覺的時間不喝,清醒的時候幾乎是酒瓶不離身。他喝酒一般不用菜,有幾?;ㄉ鬃阋?。喝高了就開始大聲高歌,然后挨家挨戶敲門握手,一群小屁孩粘著他后面湊熱鬧,后來因為錯喝工業(yè)醋精送進醫(yī)院清腸,險些要命。
三個酒鬼被孩子們命名為“三大金剛”,他們的故事流芳百世。昔日喜歡看熱鬧的小屁孩如今都長大成人,他們一半人生活在深圳、東莞,有空的時候,他們相約而行,聚在一起談小時候的故事。
時光已經(jīng)走過了30年,但兒時的故事依舊那么新鮮,仿佛夢在昨日。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稱得上無愧無悔的話,在我看來,那就是童年有游戲的歡樂、老年有難忘的回憶。他們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這些故事勾起大家對童年的向往,讓彼此找到共同的話題。眾人聊得熱火朝天,你無須說話,只須在一旁洗耳恭聽,也是一種享受。
一輩子,只有走過、路過、經(jīng)歷過,才有最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