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尉
全面從嚴治黨進入新階段
——學習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應把握六個重點
□周錦尉
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是我國政治生活一件大事。全會聽取和討論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做出召開黨的十九大的決定。全會討論、決定的事項、準則、條例重要,內容豐富,具有全局性、戰(zhàn)略性、操作性。那么,如何看待全會的歷史地位?如何領會和把握其重點呢?根據筆者的深入學習,試談以下體會,以求教讀者。
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人民日報》為此發(fā)表的社論《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指出,“這次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作出的整體設計,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的漸次展開、深入推進”。回顧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一個月,就下了四步棋:2012年11月29日,參觀民族振興展覽會,說了“中國夢”,布下“兩個百年夢”的“目標”棋;5天后,在現行憲法紀念會上說“依憲治國、依法執(zhí)政”,布了“法治”棋;同日,在政治局會上提出“八項規(guī)定”,布了“黨建”棋子;再過3天后,赴深圳考察,走鄧小平南方談話巡視的路,布了“改革”棋?!八膫€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已了然心中。
我想,我黨的領袖都是戰(zhàn)略家,毛澤東是戰(zhàn)略家,1960年英國著名將領蒙哥馬利來中國,在毛澤東會見他時,他贊賞了毛的“三大戰(zhàn)役”的指揮,毛澤東說,他自己“最得意的是長征中對‘四渡赤水’的指揮”。鄧小平也是戰(zhàn)略家,改革開放的啟動和布局,全國人民稱他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F在,習近平已顯出他戰(zhàn)略家的氣魄?!吧先我辉碌乃牟狡濉?,如《人民日報》社論所言,黨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漸次展開”:三中全會的“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的“全面依法治國”、五中全會的“全面小康社會”,現在,六中全會的“全面從嚴治黨”,一步步顯示出戰(zhàn)略邏輯與歷史邏輯的統(tǒng)一。
我黨的傳統(tǒng)是:革命、建設事業(yè)的推進與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融合在一起,黨是事業(yè)的中流砥柱,黨組織又是在事業(yè)推動中起著戰(zhàn)斗堡壘作用,黨員起著先進模范作用。如今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成為黨中央的思路,2015年中央宣傳部編寫的《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對習近平系列講話評價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我思量,六中全會是這一“中國化”現實版的“重頭戲”啊!
就全面從嚴治黨而言,如今,在十八大以來的實踐成果的基礎上,又到了一個新階段。領悟和把握六中全會所提新任務的著力點,是十分重要的。
六中全會有不少亮點、重點,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要媒體概括了“十二個關鍵詞”、多少個亮點等,綜合各種說法,筆者學習領悟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為,新階段的全面從嚴治黨以“思想和制度建設”為切入點,戰(zhàn)略著力點有六個:樹立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著力解決“補鈣、用權、用人、忠誠及政治生態(tài)”方面問題。
一、樹立核心意識是最亮的亮點。這次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這成為六中全會的最亮的“亮點”。這個“核心”的提法,不是“頂層設計”人為的提法,而是來自實踐、來自人民群眾的自然而然的過程。據我所知,十幾個省市的人們、不少離退休的革命老前輩寫信,已經向中央建議“核心”的提法。因為,事實勝于雄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打虎拍蠅獵狐的力度加大”,成果明顯,百姓拍手稱贊;黨內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教育顯現對黨建的作用;“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貫徹等,好戲連臺,整體上扭轉了黨風政風社會風氣。正像全會公報指出的“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整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黨內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同時,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建設上,破解各種難題的舉措,對癥下藥,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多年來未能解決的“三公經費膨脹”之難題,公車改革的下決心“動奶酪”,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外交上的密集活動,“一帶一路”提出,G20貢獻“中國方案”,發(fā)出中國聲音,南海難局中有所作為,“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都顯出大國領袖的風度、才干。
列寧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曾論述“領袖、政黨、階級、群眾的關系”,說“政黨通常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集團來主持的”。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領袖集團的核心領袖對事業(yè)的順利和發(fā)達,至關重要。六中全會明確提出“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是對近四年人民點贊領袖實踐成果的呼應,是順應黨心、民心的自然過程。核心領袖所思慮的戰(zhàn)略布局、戰(zhàn)略實施的路線圖時間表及方式方法,有匯聚全黨智慧,有領袖集團的提煉總結,更有核心領袖以自己豐厚知識、閱歷、經歷的積淀,以其個人品德、才能、眼界、膽略、魅力的顯現,所作的觀察、判斷、論說、決策。
核心領袖,是黨奮力前進的旗幟。因此,六中全會提出“四個意識”,尤其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是六中全會的最亮的“亮點”,也是這次全會的一個戰(zhàn)略著力點,關系到黨的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行動的問題。
市場經濟是開放的多元社會,連著全球化環(huán)境,各種思潮涌來,各種噪音襲來,互聯網信息巨量,更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要統(tǒng)一人們的思想,要說服人,不那么容易。在重大問題上,在原則問題上,在戰(zhàn)略性的問題上,我們必須有所遵循,有所準繩,有所定力。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理應不能缺乏。毛澤東曾經說過:“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曾說過:“毛主席說,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這是很深刻的道理。”看齊,就是向黨中央看齊,向領袖集團看齊,尤其是向核心領袖看齊。這是黨團結統(tǒng)一的關鍵所在,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所在。
二、“補鈣”是政治生活健康的首要任務。理想是棵大樹。有了理想,就有目標,有追求,就有工作和創(chuàng)造的動力。家庭、職業(yè)理想,也有催人奮進的動力。而理想的主干是社會的、政治的理想,這是穩(wěn)定、長期起作用的理想。一旦缺失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主心骨。丹麥哲學家基爾凱郭爾說:人生有三個境界、三個層次:感官境界、感官層次,作為人,都需要,但僅僅局限于此,就會成為一個及時行樂的人,醉生夢死的人;第二是道德境界、道德層次,做到了,是好人一生平安的人;第三階段,最高層次是做有信仰的人。對黨員來說,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有理想,就會“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有理想,就會把世間功利看得超脫點、淡點,為社會為他人付出多點、好點;有理想,就不會“心為物役”、金錢至上,并設有自己政治、經濟、道德行為的底線,有自己的敬畏;有理想,也不會將錢存在國外,把配偶、子女移居海外,做個“裸官”。反之,缺少理想信念,就會得“軟骨病”,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線,沒有了自己的敬畏,甚至步入泥潭。
六中全會通過的《準則》明確提出,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的追求”,“必須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通過自己的行動,讓黨員和群眾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強大力量”。不久前播出的紀錄片《永遠在路上》揭露了不少貪腐官員的案情,在這些反面教員的懺悔中,主要的、共同的一點,就是“對共產黨的那一套”不相信了,轉到為個人、為家庭大肆斂財,為小圈子利益而忙碌,“不問蒼生問鬼神”了。全面從嚴治黨,首要的是要“補補鈣”了。
三、“用權”是黨內監(jiān)督的主要指向?!皺唷笔呛脰|西,有了權,可以配置人財物?!耙磺杏袡嗔Φ娜硕既菀诪E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這是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著作《論法的精神》中的名言。由此,為遏制權力擴張的天性,民主的本質是“限制公權力,保護私權利”。新制定的《條例》表明,權力的正確運行是監(jiān)督的主要指向。貪腐官員的落馬,主要就是把公權力的委托人——人民給忘記了,去搞“以權謀私”。六中全會又一次提出“四種危險”“四個考驗”,即我們面臨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須經受執(zhí)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外部環(huán)境的考驗。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場經濟的考驗”。經濟學告訴我們,市場機制有“三個假設、三個原則”:理性經濟人假設、利益最大化原則;產權清晰假設、等價交換原則;資源有限稀缺假設、供求原則。這些市場原則是“雙刃劍”,經濟領域在規(guī)則中能有序運行,超出規(guī)則,就有偏差。市場原則尤其不能溢出,如果溢出,就會出現政治、社會等領域的扭曲行為和現象。官場不時出現的“權錢交易”“利益輸送”“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等丑惡行徑,就是“等價交換”“利益最大化”原則滲入政治、社會領域,出了問題。六中全會發(fā)出的《準則》和《條例》,對權力的運行特備關注、監(jiān)督,使之正確運行,為民辦事,為公眾辦事,不能忘記公權力就是人民對官員和公務人員的委托。
四、用人導向正確是黨組織純潔的重要保證。用什么樣的人,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人們行為的一種導向。選拔和使用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干部,就會在地方、單位形成一種榜樣、標桿,周圍的人就服氣,會仿而學之,形成蒸蒸日上的良好風氣。反之,倘若選拔和使用那些投領導所好、阿諛奉承的干部,周圍正直的人就不服氣,使得那些“要走門道”的人會滋生一種“跟人站隊”的“人身依附關系”,滋生一股“乖張的戾氣”,污染了政治生態(tài)。比如,有的地方以GDP多寡為考察干部的標準,使得有的干部不惜制造假指標,去為自己“加分”,形成不良風氣。又如,六中全會處理的高官王珉,影響了一批干部,形成窩案,遼寧賄選案中七個省部級干部、數十廳局級干部落馬,與這個“一把手”出問題有關系。六中全會提出,“堅決禁止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等行為,堅決禁止向黨伸手要職務、要名譽、要待遇行為,堅決禁止向黨組織討價還價、不服從組織決定的行為。任何人都不準把黨的干部當作私有財產,黨內不準搞人身依附關系”,是十分有針對性和實踐意義的。
五、忠誠是共產黨人應有的品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量案件表明,黨內有些人‘兩面人’問題很突出。有的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很會偽裝,喜歡表演作秀,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手腕高得很。有的張口‘廉潔’,閉口‘清正’,私底下卻瘋狂斂財?!眹烂骷o律是這次全會的要求,其中也嚴肅提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惫P者認為,貪腐官員都是“兩面人”,這是毫無疑義的。問題是“兩面人”習氣,在各級組織中不同程度存在,就對黨的肌體有腐蝕作用。因為,沾染這些習氣的黨員、干部,在臺面上做的一套,與他們在背后,在好友、同事中做的一套是完全不同的,以致周圍的人們產生“共產黨就是這樣”的負面認識,嚴重影響黨的公信力。據筆者所知,原東德共產黨的垮臺,與該黨大量存在“兩面人”習氣有關,一旦黨發(fā)生巨大危機時,出來擔當的黨員不見了,形成巨變。因此,糾正、摒棄這種習氣,黨員人人做到對黨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不能小覷。
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又一著力點。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生態(tài)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tài)也要山清水秀”,“著力凈化政治生態(tài),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huán)境,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使領導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他又指出:“政治生態(tài)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tài)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我思量,那些貪腐官員就是“爛樹、病樹、歪樹”,他們的被處罰,就是警示。而所謂“政治生態(tài)”不好,筆者以為,主要指“潛規(guī)則”變成實際遵循的規(guī)則。而真正的規(guī)則、規(guī)矩被拋到一邊,成為“一紙空文”。諸如盛行這樣的潛規(guī)則:官員審批、辦事需要“開發(fā)商”“項目方”“送好處”,所謂“禮尚往來”,滋生設租尋租、行賄受賄、利益輸送風氣;干部被提拔,需“感謝”提議“你晉升的上級領導”,“須意思意思”“送好處”,滋生跑官要官、買官賣官、賣官鬻爵的風氣;干部辦公場所、所用器具需“有腔調”“追求一流”,滋生效仿攀比之風、奢靡之風,云云。我以為,健康的、良好的生態(tài)形成,是個系統(tǒng)工程。這里有待于黨的“五位一體”建設(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反腐倡廉建設)協同推進,有待于黨內監(jiān)督體系的完善,有待于人大監(jiān)督、政協監(jiān)督、政府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包括群眾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網絡監(jiān)督)形成的全方位監(jiān)督網絡的健全,有待于組織生活的健康開展,還有待于每個黨員修養(yǎng)的提高。政治生態(tài)優(yōu)良了,才能確保黨的事業(yè)的興旺。
(本文作者為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原主任、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