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朱仲祥
樂山地理(七章)
四川 朱仲祥
七十多米的崔巍身姿,九峰競秀三江匯流的壯闊場面,足夠襯托你作為佛的威儀,足夠我們匍匐在岷江的煙波之上,仰望!
仰望你一千三百年的盛唐氣象;
仰望你世界第一坐佛的威儀形象;
仰望你背倚九峰腳踏三江的莊嚴(yán)與偉岸,以及悲憫護蒼生的菩薩心腸……
但我不是匍匐腳下的虔誠朝拜者。
仰望,只是一種打量的角度和觀瞻的方式。
躍上九曲十八彎的臨江棧道,登上凌云山的曲徑回廊,我們就會換一個視角打量。
站在危峰載朱樓的丹崖之上,俯瞰奔來眼底的三江流水,以及對岸縱橫交錯的新街老巷,感嘆日月輪轉(zhuǎn)時光蒼茫;
或遠眺雄秀西南的峨眉遠山,想象山中云卷云舒日出日落的模樣。
鐘罄聲中驚回首,驀然發(fā)現(xiàn)——
此時的大佛和我如此親近,親近得可以舉杯相邀,親近得可以互訴衷腸。
上龜山,中龜山,下龜山,三段峰巒筑起錦繡的山梁。
就日峰,祝融峰,疊翠峰……九座山峰組成如畫的屏障。
鱉靈治水興蜀的足跡已經(jīng)遠去,卻留下一片物華天寶的魚米三江。一座盛唐開鑿的凌云大佛,讓朵朵祥云繚繞在嘉州之上。
……在風(fēng)雨飄搖的南明,在那個早晨或者黃昏。
戰(zhàn)爭烽燧驟然點燃,元蒙鐵騎自關(guān)外逼近,有遠而來的馬蹄聲,聲聲搖動郡城。
筑城!筑城!揮舞開鑿大佛的鐵錘鐵釬。
在三龜九頂之上,依勢列垣,沿山筑墻,層層為隘,步步為營;
蔚然森秀的風(fēng)景,掩映著城墻、馬面、炮臺,兵勇將校,雄關(guān)鐵甲,森嚴(yán)戰(zhàn)陣;
龜城、九頂、烏尤,三山勾連,互為犄角,渾然一體。扼水路要津,斷東去步伐,讓不可一世的蒙元鐵騎,數(shù)十載望城興嘆……
四十載烽火歲月,筑就三龜九頂一座城,捍衛(wèi)古老郡城的千年繁華,柱立起南明破碎的一隅江山。
巍巍城池儼然銅墻鐵壁,卻難以支撐將傾的大廈。
在永歷皇帝的歌舞升平中,嘉州城池與合川釣魚城一道,轟然傾廢!
空留下斷壁殘垣,遙望夕陽殘照、秋風(fēng)衰草。
凌云山上的那門鐵鑄大炮,在漫長的時光里翹首,聆聽腳下的三江浪濤,講述漸行漸遠的傳奇……
走進凌云山,我便聞到你的酒香。
那紅砂崖壁上題刻的“蘇東坡載酒泛舟處”,應(yīng)證著我感覺上的判斷。
載酒亭依舊矗立在丹崖之上,矗立在我間接的記憶中。只是色澤有些斑駁,飛檐有些暗淡,望去如品一樽陳年老酒,很濃,很香。
九曲棧道下,那宋時的滾滾波濤,見證了你醉酒后的豪放。一葉扁舟逐浪江中,不知今夕何夕。
幾株寂寞的海棠,還記著讀書之余秉燭的光焰、惜花的模樣。
洗墨池還在,你留下的墨香還在。有道是酒香與墨香,難以分開。
拾級登高處,綠蔭掩映的東坡樓里,最引人的是你的畫像:芒鞋,竹杖,蓑笠,哪有大學(xué)士或當(dāng)官兒的樣子?
醉臥竹籬下,感嘆高處不勝寒,心中的苦痛有誰知道?
或把酒問青天明月幾時有,或泛舟赤壁下看山高月小。這故鄉(xiāng)的月亮,是你不變的向往。
但愿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凌云游。這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竟成你難以瞑目的渴望。
從眉州嘉州到惠州儋州,一路隨行的,除了酒香,還有鄉(xiāng)愁。
還是黃山谷知你,看那“東坡樓”的匾額,竟有幾分醉意悠悠……
懷胎美女的乳峰之上,我們拾級而上,拾級而上。
放眼身旁的石頭們,一個個開放成美麗的花朵,寫意出??菔癄€的傳說,幻化成無邊無際的緘默與蒼涼……
峭崖之上的蒼鷹,展開似是而非的翅膀,以及空間無限的想象。
一些石頭猴子,眺望著亙古不變的月亮,把盈與虧的選題,細細思量。
沫水女神驚艷端坐于蓮花臺上,或衣袂飄飄在世俗的目光中。是否因美女峰腹部的意外隆起,讓她在情與欲的誘惑前徘徊彷惶?
一縷清風(fēng)自大渡河上吹來,演繹空穴來風(fēng)的故事,在奇石的幽深洞簫中,歌唱,或者吟誦。石頭們,頓然變成流浪歌者,或放浪騷客,舉起一些茂盛的樹木、野草,酒醉一般舞蹈翩翩……
似乎只有不茍言笑的冬天降臨,才能收拾這凌亂的陣容,才能將癡頑的石頭訓(xùn)化成圣女。
戴端莊的花冠,披潔白的紗裙,肅穆在山巔之上,迎接春天!
對照謫仙詩人的詩歌地圖,走進盛唐的清溪。
魚鱗似的青瓦鋪鋪排排,覆蓋著昨天滄桑的故事,讓好奇的陽光在四方天井,探頭探腦。
一些用神秘圖案紋身的磚墻,連著一座座木質(zhì)的門樓,寫意著幽深的尋常巷陌。時光在巷陌的河床上,靜靜流淌成淡泊的姿態(tài)。
青瓦之上高聳的風(fēng)火墻,起伏的弧度如旋律般優(yōu)美。墻上匍匐的幾只瑞獸,忠于自己千年不變的職責(zé),見證著王朝的更替古鎮(zhèn)的興衰。
街口那株老榕樹,蓬松如滄桑的老者,可是在為遠去的游子守望?
荒草漫天的水碼頭,“清溪漁唱”的石碑,早已成為《清溪鎮(zhèn)志》簡略的記載。
二龍戲?qū)毜囊涣餃\山,倒影在清澈的馬邊河里,一任千帆云集的繁盛,慢慢褪變成古老的記憶。
南華宮里的神仙們,耐不住香火熄滅后的寂寞,早已不知了去向。
犍為向南的三百年縣衙,消逝了威風(fēng)的鼓點和吆喝。
清早登舟不見山月,讓青蓮居士的惆悵,綿延了千年……
縱橫的老街雖不規(guī)則,卻將鎮(zhèn)子鋪排得四平八穩(wěn)。
在岷江以西的山頂之上,零零落落的小巷,迷離成古鎮(zhèn)生日上“壽”字的筆畫。
日子和風(fēng)情就這樣定格了,停留在鱗次櫛比的古鎮(zhèn)人家。
這個崇禎年間遺留下來的鎮(zhèn)子,仿佛一張泛黃的照片,將親切而又模糊的歲月錄了下來。沉寂五百年的古鎮(zhèn),是一位睿智的長者,飽經(jīng)風(fēng)雨侵襲,卻依然不變本色,靜默地端坐成經(jīng)典。
腳步穿過曲折幽深的街巷、雕梁畫棟的回廊和葉子煙繚繞的茶館,體會它渾厚的溫暖與深情,和它們面對面的打量中,找到繼續(xù)行走的希望和夢想。
悠悠漫步在羅城古鎮(zhèn),如穿行在古老的中華民謠里。
青灰的老磚與油漆斑駁的門臉,鄉(xiāng)土的麒麟燈與有板有眼的老川劇,外來的清真寺與土生土長的靈官廟,以及威嚴(yán)而寂寞的大石獅,在對水能載舟的演繹中,色彩絢爛得純粹而極致。
此時正是中秋正是廟會。
戲臺上的水袖甩出悠長的唱腔,戲曲講述的故事亦真亦幻……
小涼山之夜,月照千山。
朵朵的索瑪花,盛開在月光皎潔的場院。熊熊篝火旁,一地花影婆娑。
翩飛如蝶的百褶裙,匯成大渡河谷動聽的歌謠。
歌謠中盛開的神話,動人心魄,美如仙葩!
花朵們在達體舞的旋律中,流淌成三月的花汛,穿過茂密叢林和靜謐的山寨,穿越甘嫫阿妞的古老神話,朝著夢中的向往,列隊出發(fā)。
溫柔的峽谷風(fēng),蠱惑著篝火,以及篝火邊的舞步。
月光舞蹈著,花朵們舞蹈著。
月光和花朵們的舞姿,蕩起彩色芳香的晚風(fēng),讓熊熊的火焰迷醉得癲狂。
芬芳氣息浸潤了山里的歲月,讓此時的綻放深情款款,緋紅的臉頰勝似天上云霞。
月下的花影搖曳生姿,潛藏的心事在舞蹈中發(fā)芽。
掏一顆滾燙的心,趁夜色投進熊熊的篝火,竄起的光焰是愛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