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怡凡(自媒體人)
躺到這泥沼污穢之上
文-王怡凡(自媒體人)
橫在我們面前的,
究竟是不是可行之路,
真的就在于你的雙腳,
究竟想不想踏上。
人活一生追求什么?不同的人,答案會有大不同。
與我而言,世間輪回這一遭,喜怒哀樂,塵埃里掙扎過,當(dāng)時當(dāng)?shù)厣硐萼蜞魺o法跳脫,過后總結(jié),就兩個字:開悟。
經(jīng)常回望過來歲月,職場、家庭、親情、愛情、友情、名聞利養(yǎng)、吃喝拉撒,這一切經(jīng)歷,就像一個人赤手空拳于瓢潑大雨中穿行。一路走,一路遭遇雨水沖刷擊打,一顆心就像被暴雨反復(fù)洗滌的一片翠葉,越來越脈絡(luò)清晰,越來越清香四溢。
人世間的雨依然不停的下,不過因為心靈敞亮,那份瓢潑的悍然早就沒了,而是和風(fēng)細(xì)雨的潤澤。行走其中,不復(fù)惶恐和匆忙,安步當(dāng)車,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相,看眾生。見諸形形色色人生才明了,世間人眾經(jīng)歷的雨從來都一樣——你那里暴風(fēng)驟雨,而我這里雨住風(fēng)歇,或許只是大家心境不同。
曾經(jīng)做過那樣一個夢,來到一座房子前,房子無門,只有小小的一個貓洞。
必得從這里鉆進房間,我說不出的糾結(jié):這么窄的洞,如何鉆得過去!
可是,好像沒有其他選擇,于是咬牙矮下身形,盡可能縮成一團,本以為自己會被擠扁,卻沒想到,深入洞中沒有任何狹窄的感覺。進去之后,倒吸一口冷氣,房間內(nèi)觸目所及皆是骯臟的泥沼和污穢,沒有寸地可以立足。
有聲音告知我:躺下去,躺到這泥沼污穢之上。
我不想躺,但沒得選擇,只能咬牙躺下,做好了被污穢沾染的準(zhǔn)備,孰料,天地輪轉(zhuǎn),須臾間,眼前的一切,換了新顏。我躺下的污穢沼澤原來是溫軟臥榻,舉目四顧,剛剛的泥沼污穢半點皆無,一個干凈如洗的明亮房間,讓人滿心的震動和喜悅。
醒來之后,身心一派清明,驟然頓悟。這個夢,也被我記錄在案,時不時就要拿出來自警自省一下。這樣的自警自省,其實解決不了任何俗世的問題,但它可以令一顆心,漸趨漸近清澈洞明之境。再去看人間萬象,就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心得:萬物皆渡橋。
每個人都是原點,由自身這個原點始,四圍都是渡橋。到底要往哪里去,全憑命運和個人自由意志。路千條山萬座,看似南轅北轍大相徑庭,最終到達死亡驛站,但心靈能抵達的高點不同。
有人一路走來,安穩(wěn)和悅,通透自在。
有人眼看世界盡頭,滿心恐懼、不知所終,惶惶如敗家之犬。
在我看來,名聞利養(yǎng)不是光環(huán),而是帶有光環(huán)的迷障。人生最珍貴的擁有應(yīng)該是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以及借此抵達的通透。
前不久,本地的一個文友堪破紅塵落發(fā)為僧,祝福他的同時我在想,形式變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著穿越一道道關(guān)隘的路上,你我能否在行進中讀懂生活,理解并接納“真實”,批判這個世界的黑暗,卻也比前日更加熱愛它。
看到一篇文章,法國哲學(xué)家弗朗索瓦和他的削發(fā)為僧的兒子馬修的一番對話。“證悟的目的不是要離開這個世界,而是不再被它奴役?!?/p>
世界或許是污穢的,或許是干凈的,在于你的思考,是否獨立持續(xù);在于你恐懼什么,堅持什么,用你的雙腳,真正沾上路途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