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慶++姜偉利
【摘要】我國大學生管理體制雖然朝著逐漸先進,逐漸科學的方向上發(fā)展,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弊端,比如:傳統(tǒng)的改革方式的束縛、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沒有長期的堅持實施等。造成以上現狀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道德和法律理念兩個方面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據此,希冀從以上兩個方面對我國大學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
【關鍵詞】大學生管理體制 道德理念 法律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04-02
隨著高校的擴張,越來越多的學生涌入了大學的校園。大學教育走進了大眾化時代,也帶來了參差不齊的學生,讓大學生的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大學生群體的多元化和傳統(tǒng)大學生管理體制的矛盾加深,讓人們不斷反思大學生管理體制應該怎么向前改進。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直接影響著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影響著社會的發(fā)展。
一、我國大學生管理體制現狀
我國大學生管理體制固然有很多可取之處,但是仍然應當看到,隨著社會情況、學生情況的不斷變化,仍然表現出了諸多的不足之處,就本文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管理體制的具體現狀
(1)沒有真正擺脫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束縛
傳統(tǒng)的高校學生管理者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視學生為管理客體,削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踐中表現為以經驗代替民主管理;問題式管理代替發(fā)展式管理;事后處理代替預警管理,強調統(tǒng)一要求而忽視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對學生的評價多用傳統(tǒng)標準,輕視綜合素質要求,影響了管理的效果。[1]
社會的開放、校園的開放尤其是學生思想的大開放給學生管理工作更增加了難度。學生在校外租房尤其是男女合租的現象已司空見慣、煤氣中毒、食物中毒、學生之間打架、學生嚴重心理問題等現象也時有發(fā)生,給學生的身心安全帶來極大威脅,同時也給校方帶來很大負面影響。曾經的封閉式管理模式或半軍事化管理模式已不再被當代大學生所接受。[2]
(2)沒有有效應對各類電子產品的、網絡的大規(guī)模使用和覆蓋帶來的負面影響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上網、每個人擁有一臺電腦已經不是難事,這也導致了很多學生將游戲占用了自己生活很多時間,甚至日常生活中探討最多的話題也和游戲息息相關。這也讓學生們用在學習上的時間越來越少。與此同時,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存在著在信息的獲取、新技術的使用等方面落后于學生的情況,對學生中的流行文化和流行語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的現象,這導致教育內容不能貼近大學生的真實生活狀況,從而引起學生的抵觸甚至逆反。
(3)固有的教育理念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長期受到忽視
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以及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學校和家庭關注的重點更多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很多大學生,尤其是西部地區(qū)的高校的生源大部分是來自農村家庭,這也使得這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長期不受重視,而這些問題會學生們來到大學這樣新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時逐漸暴露。與此同時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由于在心理知識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功底不深,也使得很多學生心理問題沒有被及時糾正,沒有切實重視起來。
2.大學生管理弊端的深層原因
(1)高校學生管理中道德張力不夠、道德理念在大學生管理中運用不深
硬性的管理手段在高校的是當下的學生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種方法,但是眾所周知這并不是長久之計。道德的力量還沒有在很多高校中形成一種隱形的管理手段,這就使對大學生諸多的管理目標無法實現。筆者在數個學校的調查中發(fā)現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就能反應這個高校在對大學生管理中的道德張力是否夠。很多學校的食堂學生有自發(fā)收拾吃完飯的餐盤習慣,有的學校甚至有排隊分類傾倒餐盤吃剩食物的良好習慣。而也有一些學校完全沒有收拾餐盤的習慣,需要學校雇傭大批的清掃工。而現實高校的對大學生的管理中有諸多類似的管理目標沒有達到,細細反思不難發(fā)現就是道德理念在大學生管理中的運用沒有發(fā)揮到位。
(2)法律理念的本質沒有得到貫徹、弊端重重
隨著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依法治國的理念已經開始逐步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社會客觀情況,學生、學校的客觀情況都發(fā)生著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學校對學生合法權益的保護方面仍然讓許多不法分子有機可趁。我們也能看到有個別學生被傳銷組織控制人生安全、學生財產通過一些高科技手段受到侵犯等一些事情的發(fā)生。更重要的是在管理過程中法律理念并沒有深入到管理的原則中去,這也使很多高校的管理方式本身存在著不合法的情況,與此同時無法用博大精深的法律理念去制定更好的管理方針和原則,不能更好的實現管理目標。
二、我國大學生管理體制改革方向
1.傳統(tǒng)文化道德應當為大學生點亮“心燈”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在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資源中,我們也可以得到很多有意義的啟示,例如,儒家經典《大學》開篇講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道矣”;“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泵献右舱劦健跋攘⒑跗浯笳?,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本末的次序,價值的高低不能不分辨。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第一章里講到“有各種的人。對于每一種人,都有那一種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成就。對于當代的大學生管理工作也必須堅持德育為首,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3]
2.法律理念應當在實體和程序上為大學生的管理保駕護航
學校管理中應當依照法律的要求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自然是無可厚非。法律是高校處理與大學生關系的準則,不能用行政手段代替法律,絕不能漠視學生的合法權益,針對不少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法制意識比較薄弱的現狀,各個高校要采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和提升學院管理者的法律意識和管理水平,要經常組織高校管理人員和教師學習有關法律知識,培養(yǎng)管理人員自覺用法律規(guī)范高校的管理工作,逐步形成其法律思維。[4]
參考文獻:
[1]甘容通. 大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9(1):207.
[2]李崇銀. 當代大學生管理的幾點思考[J].山東英才學院學報,2010,6(2):3.
[3]都曉峰 ,羅曉燕.淺談如何做好大學生管理工作[J]教育科學,2010,(3):71.
[4]趙川. 淺析獨立學院依法治校與以德治校的結合[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17(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