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嘉敏
江蘇原創(chuàng)話劇《中山碼頭》的創(chuàng)作特點
■莊嘉敏
2015年11月4日,由江蘇省文聯(lián)組織創(chuàng)作的本土原創(chuàng)話劇《中山碼頭》成功亮相第十四屆中國戲劇節(jié)?!吨猩酱a頭》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淪陷前夕,在中山碼頭做生意的吳有權為了給兒子操辦婚禮特意購置小火輪一艘,打算將這份家業(yè)傳給新人。但是,普通百姓的發(fā)家夢卻被步步逼近的日寇鐵蹄摧毀。吳有權的兒子吳大虎棄筆從戎投身抗戰(zhàn),留下新婚妻子康曉月。日軍侵略者進攻南京城,在光華門保衛(wèi)戰(zhàn)中,吳大虎壯烈犧牲。在傷兵醫(yī)院參加義務救護工作,有著身孕的康曉月也慘遭侵略者殺害。身處絕境的吳有權萬念俱灰,駕駛小火輪與日本侵略者同歸于盡。劇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反映了南京市民在民族危亡之際,迸發(fā)出的抗日精神和浩然正氣,謳歌了底層民眾在日軍的欺凌涂炭下,逐步覺醒,認清敵寇,不畏強暴,冒死抗爭的悲壯情懷。
中國話劇自春柳社的創(chuàng)立,歷經(jīng)百年磨礪,已成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民族話劇。其特質(zhì)就是講述人民的故事,反映人民的心聲。因此任何一部優(yōu)秀的話劇都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1937年的冬天,30萬同胞消逝在這座城市。這是南京之殤,更是中華民族之殤。而話劇《中山碼頭》正是為首個國家公祭日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者們用話劇這一藝術形式讓人們了解這段歷史,用話劇這一藝術形式讓人物的命運走進每個觀眾的心里。作為該劇的副導演,筆者在排練工作筆記中寫道:“我們不愿意在今天,在這樣一個場合,有這樣一次排練。如果沒那段歷史,我們不會有這次創(chuàng)作。我們只想與這段歷史更近一些更近一些。是苦難,是警醒,還是奮起,全憑我們對這段歷史的態(tài)度!”?!吨猩酱a頭》一劇共有9個角色:有主見有血性的下關客棧店主吳有權,正統(tǒng)老道,愛記私史的碼頭客棧掌柜康常泰,能說會道、有心計的下關老江口街坊坊長孫普寧,吳有權的兒子——抗戰(zhàn)爆發(fā)后參軍的熱血青年吳大虎,吳有權的兒媳、端莊賢惠的康常泰之女康曉月,快人快語、處事周到的下關客棧管家楊姐,夢想成角的戲班藝人、孫坊長的外室小彩蝶,活潑、碎嘴子的擦鞋匠兼賣報童小六子。吳大虎的同學、戰(zhàn)友,國軍士兵二龍。由此 ,不難發(fā)現(xiàn)編劇的用心良苦,在劇本的構(gòu)架中編織了一組非常有個性的人物關系。劇中九個人物的經(jīng)歷,反映了當時大多數(shù)南京普通百姓的命運。
與以往江蘇排演的重點劇目不同的是,話劇《中山碼頭》的各位主創(chuàng)藝術家及演職員均來自江蘇本土。編劇柯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文化發(fā)展基金會秘書長),編劇康爾(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導、副院長,國家教育部藝教委成員),導演韓毅君(江蘇話劇院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曾獲中國文化部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獲第四屆中國話劇研討會導演“金獅獎”等),副導演莊嘉敏(江蘇話劇院導演、國家二級演員,中國話劇金獅獎得主,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主演蔡偉(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獲第五屆文華獎劇作獎,第九屆文華表演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演郝光(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藝術指導,國家一級演員,獲得文化部第五屆文華獎“優(yōu)秀表演獎”),主演鐵金良(江蘇話劇院國家二級演員),舞臺美術設計和燈光設計段慶偉(前線話劇團國家一級舞臺美術設計)。眾多江蘇藝術家凝心聚力地將一部有深度、有厚度、有溫度的話劇《中山碼頭》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劇中提及的“馬祥興的涼菜,奇芳閣的熱炒,劉長興的火鍋,綠柳居的點心,中央飯店,夫子廟,下關電廠”等細節(jié),無不透露出本土藝術家對南京這座城市深深的情感。
中國的話劇教育和話劇的發(fā)展,從某種程度上受前蘇聯(lián)的斯坦尼體系影響較多,主流話劇偏重于現(xiàn)實主義風格,往往采用寫實手法進行生活再現(xiàn)。而表現(xiàn)美學更注重內(nèi)心視像的再現(xiàn),它更具有詩意。
當話劇《中山碼頭》兩側(cè)厚重的石門緩緩打開,伴隨著老南京叫賣聲的遠去,一幢二層碼頭客棧實景矗立在觀眾眼前,除了基本的中式家具外,代表喜慶的燈籠和紅綢、街邊佇立的柱子,柔和的燈光從客棧二樓的房間里揮灑出來,寧靜而又和諧。隨著梅派青衣幾句戲文的哼唱,把人們情不自禁地拉進了1937年的南京城。演員細膩準確的生活對白,行云流水的舞臺調(diào)度。黃包車的運用,眾人細致布置新婚喜房等場景,處處顯示出導演寫實再現(xiàn)手法的功力。隨著劇情的推進,殘酷的戰(zhàn)爭撕裂人們安逸的生活。國軍二龍趕至吳家報喪一段,在二龍低沉的抽泣中,舞臺上空懸降一塊7米高、13米寬的巨型石片,配合演員生動的獨白,激烈的光華門保衛(wèi)戰(zhàn)投射在巨型石片之上。尤其是提及吳大虎犧牲瞬間,整個舞臺幻化為漫天白雪的飛舞,仿佛是為英烈而抽泣。當劇情發(fā)展到最高潮處,中山碼頭上的三兄弟吳有權,康常泰,孫普寧共同酒祭先祖,決定攜手以死抗敵之時。左右石門如離弦之箭急速閉合,瞬間將舞臺視角收縮成寬約兩米,貫穿天地的裂縫。三位主人公仿若化身閃電,直透敵心。源自罪惡深處的爆炸將整個劇場染紅,而厚重的石門也緩緩地合攏。少頃,在悠遠音樂中那一幅幅見證罪惡的黑白照片從歷史中迎面而來,形成一面巨大的照片墻。凄涼而又悲憤的警報汽笛從劇場四周環(huán)繞響起,厚重石門再次打開。原本祥和安寧的二層碼頭客棧已成為火光中的殘垣斷壁??蜅_吷显静黄鹧鄣姆苛涸以诳蜅6堑姆块g上,正好形成一個十字架。既昭示了劇中人物的悲慘命運,同時也是對遇難的30萬同胞的祭奠,表現(xiàn)美學帶來的巨大舞臺震撼沖擊著每位觀者的心靈。話劇《中山碼頭》寫實手法與表現(xiàn)美學的完美融合,將殘酷史實中人們的警醒,抗爭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了出來。
近些年來,江蘇的話劇演出市場逐漸繁榮,各種風格的話劇作品不斷推出,但其中真正江蘇團隊原創(chuàng)的本土主流作品乏善可陳?!吨猩酱a頭》的出現(xiàn)讓中國話劇界眼前一亮。
在第十四屆中國戲劇節(jié)的舞臺上,這部話劇深深的打動了專家評委。我國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李法曾由衷地贊賞道:“《中山碼頭》是一部原創(chuàng)新編大劇,是一個生動的故事,是一個悲劇,是一個讓人警醒的戲,讓人奮起的戲,讓人永遠記住的故事。現(xiàn)實題材,角度新,不重復以往,以小看大。大幕一拉開,實景的出現(xiàn),梅派青衣的幾句戲文,把人帶進了1937年,我作為一個觀眾就覺得有戲看,環(huán)境和開場就非常吸引我,好看。臺上的人物在導演的指揮下用極其生活,真實的表演,準確無誤地把握住非常有個性的人物關系,講了一個讓人落淚的故事。所有事件交待清晰。故事曲折動人,讓人悲憤。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屠殺了30萬人,這筆血債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就像剛才導演說的勿忘國恥。這個戲正是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最好的紀念?!吨猩酱a頭》除了劇本好,導演好,我最佩服的是演員好,九個演員一臺戲非常完整。尤其是蔡偉,郝光的表演十分精彩。兩人的表演確實上乘。一個作品的好壞有幾個重要的因素,要有好劇本,要有好的導演處理,還要有優(yōu)秀的演員去演,更要領導的支持。離開了領導的支持不可能有好戲。我是演員,所以特別強調(diào)對蔡偉、郝光表演的喜歡,他們很生活、很真實。非常生活,非常真實的表演應該是演員一生的追求?!吨猩酱a頭》這個戲做到了。我請導演向他們表示敬意,向他們學習。吳大虎的 犧牲與康曉月的犧牲,導演的處理好,演員的表演好,讓我們看到了有性格地人物面對死亡時的態(tài)度??赐曛猩酱a頭我為江蘇的話劇表示高興?!?/p>
著名戲劇評論家王蘊明激動地用 “印象深刻”來形容《中山碼頭》。他說,“這部劇是少見的、別開生面地表現(xiàn)抗日戰(zhàn)爭題材的話劇,表現(xiàn)了吳老板一家在國難當頭之際的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叩擊著觀眾的心扉,可歌可泣,十分感人。可以說這是一篇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是一首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