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最強大腦”沈書涵的比賽,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的成績,而是她在初中一年級時就組建了民間的“中國極憶聯盟”,并成功組織了兩屆“極憶杯”全國記憶力挑戰(zhàn)賽,從創(chuàng)意、策劃、宣傳到場地、贊助、頒獎都是這群十幾歲的年輕人自己完成的。
如今,站在“最強大腦”舞臺上的高一女生沈書涵告訴大家:“發(fā)起‘中國極憶聯盟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為學生群體打造一個全新的記憶交流和比拼平臺?!?/p>
從獨樂樂到眾樂樂
沈書涵剛剛考進初中,在集訓夏令營時接觸到了記憶法,她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太神奇了!她用記憶法第一次嘗試記憶一副撲克牌,只用了3分鐘;在經過68小時的訓練后,成績竟然能達到世界記憶大師的水平。從此,沈書涵對記憶法產生了濃厚興趣。
經過三個月的刻苦訓練,沈書涵的總成績已經達到世界腦力錦標賽的歷史前20名。
記憶訓練法也在學習上給了沈書涵實實在在的幫助。中考前三個月,她的英語最高只能考80分,于是,她苦心研究單詞記憶法,將俞敏洪的詞根詞綴法和聯想記憶法拆分組合,大量背單詞、聽聽力等,并探索記憶方法,最終在英語中考時取得了117分(滿分120分)的好成績。不僅如此,擁有“最強大腦”的沈書涵,還利用初三這一年的時間,自學完了高中物理的全部課本知識。
因為自己在學習上受益于“記憶訓練”,沈書涵便有了組織“記憶聯盟”的想法——希望能從學生的角度,分享記憶的方法,能讓更多人受益。
16歲,不一樣的“盟主”
沈書涵是“極憶杯”記憶力挑戰(zhàn)賽的領導者,也是管理層中年紀最小的一個。然而,她卻像超人一樣,擔負起所有壓力。
一場比賽,需要協調的不僅是比賽現場的這些賽制、規(guī)則等,更需要一個對全局的把控。
“比賽籌備組有24個人,加上分布在其他省份的12人,共有36個負責人,基本都是高中生和大一學生?!鄙驎嬖V記者,這個團隊中,分為創(chuàng)意部、網絡部、宣傳公關部以及外聯部等,大家一起進行活動的籌備、策劃以及網絡報名宣傳等。類似于大學生的社團組織,但比它們穩(wěn)定,幾年來,大家都沒有離開。沈書涵還告訴記者:“比賽后如果虧錢,算我的,但如果錢有剩余,就拿去獻愛心。去年剩余的錢,都捐給了一位患癌癥的少年。”
“組織這種全國性的比賽和活動可以磨煉人,以前我是急性子,現在逐漸變得沉穩(wěn),對團隊也從以前的親力親為到現在充分信任并‘放權,對我而言也是成長,因為要時刻記得,我們是一個團隊?!?6歲的沈書涵自信、睿智,全身散發(fā)出一種沉穩(wěn)干練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