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麗
摘 要:群眾舞蹈是一種有益身心的社會文化活動,他不但能夠鍛煉身體,而且使群眾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所以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也促進了舞蹈文化的發(fā)展,本文將對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群眾舞蹈 社會文化 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精神文明已經(jīng)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明了,群眾開始迫切的追求各種文化,廣場舞的風靡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群眾舞蹈文化普及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推動群眾舞蹈文化的發(fā)展。
1.群眾舞蹈的群眾性
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需要群眾的支持,要想得到群眾的廣泛支持,必須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選擇大多數(shù)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注意要將群眾舞蹈和專業(yè)的舞蹈區(qū)分開來,注重舞蹈參與的廣泛性,同時要為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廣大舞蹈喜愛者積極參與,進而激發(fā)群眾對舞蹈的興趣和愛好,享受舞蹈帶來的樂趣。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群眾舞蹈文化普及的過程中,群眾舞蹈表演不具有專業(yè)性,不要用專業(yè)的眼光來看群眾舞蹈表演,例如:過分強調舞蹈的規(guī)范性和專業(yè)性等。為了使群眾舞蹈表演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達到群眾舞蹈文化普及的目的,群眾舞蹈的表演無需專業(yè)性,只要生動、新穎即可。同時還可以在其中摻雜一些民族元素,突出群眾舞蹈的群眾性。
舞蹈是一門藝術,有獨特的審美特征,優(yōu)雅的舞蹈背后蘊含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舞蹈具有多種功能,與其他的學科有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群眾舞蹈的普及讓更多人了解舞蹈、熱愛舞蹈、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加強藝術修養(yǎng),提高藝術文化水平和修養(yǎng)。群眾舞蹈是多種文化的體現(xiàn),無論是秧歌,還是文藝演出中的舞蹈,都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普及群眾舞蹈文化,讓舞蹈走進人民的生活,使人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群眾舞蹈文化是一種百利而無一害的社會文化活動,人們在鍛煉身體同時,提高了文化藝術修養(yǎng),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取代了打麻將、打牌等娛樂活動,減少了爭執(zhí)和吵鬧,增加了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融洽氛圍,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提升綜合國力,早日實現(xiàn)祖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
2.群眾舞蹈的文化多樣性
群眾舞蹈文化要想融入到群眾生活,必須從實際出發(fā),貼近群眾的生活,符合群眾的價值觀。結合實際情況,對群眾舞蹈的形式做出多樣性的改變,讓群眾舞蹈富有特色,蘊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如:民間傳統(tǒng)舞蹈具有濃重的傳統(tǒng)性、地域性、以及民族性;校園舞蹈具有文化開放性的特點,為了適應文化多元化的特點,應當將舞蹈與文化教學相結合,讓舞蹈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企業(yè)舞蹈、軍旅舞蹈都各有特點,群眾舞蹈的多樣性使我們的文化普及更加廣泛,促進社會精神文化的提高。群眾舞蹈最主要的表演形式就是廣場舞,它是多種舞蹈的結合,除了現(xiàn)代元素之外,還包括傳統(tǒng)舞蹈元素,這樣的舞蹈充滿了多樣性,無需統(tǒng)一的編排,群眾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表演,廣場舞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一經(jīng)推出立刻風靡全國。廣場舞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人數(shù)最多、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的舞蹈,它的普及證明了群眾舞蹈突出群眾性的重要性。我們在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過程中要注意挑選群眾都樂于接受的方式,這樣才能擁有廣泛的群眾性,提高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率。
3.群眾舞蹈的自我改革
群眾舞蹈的開展不但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提高文化素質,因此群眾舞蹈的開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要想推廣群眾舞蹈文化,首先要對其自身的弊端進行改革,讓其成為一種受群眾歡迎的社會文化形式。
第一,提高群眾對舞蹈的認識。要想普及群眾舞蹈,首先要讓群眾從內心接受舞蹈文化,這就要求我們提高群眾對舞蹈文化的認識。要采用多種渠道宣傳舞蹈文化,如:電視、網(wǎng)絡、報刊等,生動形象的讓群眾了解舞蹈文化,使群眾從心底里接受舞蹈,熱愛舞蹈。激發(fā)人民對群眾的舞蹈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群眾的積極參與,是宣傳廣場舞最有效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民參與到廣場舞的學習中,鍛煉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群眾的文化修養(yǎng),提高群眾的綜合文化素質。
第二,區(qū)分地方差異。由于文化差異,使得各個地區(qū)的舞蹈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別。群眾舞蹈的普及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考慮到地方差異,重視地區(qū)特色,根據(jù)當?shù)氐拿袼琢晳T開展相適應的舞蹈活動。在適應地區(qū)風俗習慣的同時,也要將其群眾舞蹈的獨特性發(fā)掘出來,使地區(qū)舞蹈富含特色,這樣才能使群眾舞蹈受到大家的歡迎,同時無可取代。
第三,雅俗共賞,百花綻放。我們應當明確舞蹈的定位,它是一門藝術。無論是高貴優(yōu)雅的芭蕾舞蹈,還是群眾熟悉的大秧歌,都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對于舞蹈的選擇要遵循多樣化的原則,包括種類多樣化和形式多樣化,力求能夠百花綻放,共同發(fā)展。這樣才能普及群眾舞蹈文化,提高文化素質,滿足人們對精神文明的需求。
由于人民對舞蹈的認識不夠,文化差異大,追求專業(yè)化等特點,使得舞蹈文化的普及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要想解決上述難題,必須突出群眾舞蹈文化的群眾性和多樣性,讓群眾真正的從心底里熱愛舞蹈,這樣才能真正的普及舞蹈文化。提高群眾的精神文明,使人們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適應,促進社會的整體發(fā)展,提升綜合國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 饒海燕.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與開展[J].大眾文藝,2015,(04):22-23.
[2] 辛欣.解析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與開展[J].藝術品評,2014,(0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