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詩詞類閱讀題,從選材上講可以是詩、詞或者曲,但是從考查的題型來看卻較為一致,主要考查詩歌的思想情感和如何表達這一情感的,即表達技巧。在具體的答題過程中,如果能依思維流程,探詩歌意旨,再借助一些答題技巧和方法,有助于考生準確抓住得分點,做到少失分甚至不失分。下面筆者以2015年高考詩歌類閱讀題為例來探析詩詞類閱讀題答題模式。
【關鍵詞】詩詞類;閱讀題答題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A
一、試題評析
2015年高考詩歌鑒賞考查的材料側重唐宋詩詞為主,如安徽、江蘇、福建、北京、湖北、山東、四川、天津等地都是唐宋詩詞。只有少數(shù)省份例外,如廣東考查材料為清代查慎行的詞,湖南考查材料為古詩等。就詩歌體裁而言,五言律詩居多,安徽、福建、湖北、四川都是五律,其次是七律和詞。從詩歌鑒賞考查的主題來講,以山水田園詩和詠懷詩為主,與之相比邊塞詩和送別詩減少了。并多以名家作品考查,杜甫、蘇軾、歐陽修、劉禹錫、駱賓王、黃庭堅等都是大家熟悉的詩人,改變以前以非名家作品居多的局面,還出現(xiàn)比較鑒賞。從考查的形式來看,也趨于穩(wěn)定,只有少部分省份,比如北京、浙江和湖南有選擇和填空的形式,其他省份都是主觀題為主,重點考查詩歌中的形象、思想內容以及語言表達技巧等。
二、命題方向
(一)詩歌思想情感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第一種是思鄉(xiāng)懷人,第二種是寫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抒發(fā)個人不幸遭遇,表達對歸隱生活的向往,今年的高考詩歌鑒賞中這兩種情感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如安徽卷是思鄉(xiāng)懷人的,北京、江蘇、四川卷是表達對歸隱生活、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的喜愛向往的情感為主的,這是現(xiàn)今高考命題熱點也可能是今后兩年的命題走向。另外詩歌比較題還會重現(xiàn),雖然2015年只有湖南卷用了詩歌鑒賞的考查形式。就主題而言寫景抒情的詩也要引起重視,今年多數(shù)詩是詩人通過寫景來抒發(fā)感情的。
(二)作為詩歌中創(chuàng)造出來了具體生動的形象
它直接和詩歌的思想情感相關聯(lián),也是詩歌鑒賞重點考查的一個方向。2015年高考詩歌鑒賞以景物形象為主,多數(shù)題目涉及對景物形象的鑒賞,如天津卷《雨過至城中蘇家》第(1)小題: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福建卷《秋夜紀懷》第(1)小題:第二聯(lián)寫景精細,請簡要分析。(3分)北京卷《醉翁操》第(4)小題等。
(三)語言的考查以煉字為主
詩歌是極為精煉的語言藝術,遣詞造句在凝練的詩歌當中就體現(xiàn)為每一個字運用的是否恰如其分。古代詩歌鑒賞題命題者也側重對詩歌的煉字考查。2015年考查古詩煉字的就有廣東卷《早過大通驛》第(1)小題:第三聯(lián)的“軟”字在藝術表現(xiàn)上很有特色,請作賞析。(3分)湖北卷《勞停驛》第(2)小題:簡要分析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山東卷《卜算子》第(1)小題:請對上片前兩句中的“濕”“迷”二字分別作簡要賞析。(4分)重慶卷《好事近》第(1)小題:開頭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插”字有何表達效果?(4分)等??傊衲旮呖紵捵终荚姼梃b賞題的比重較大。
(四)表達技巧的考查多樣而靈活
表達技巧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作者在描繪詩歌形象、營造意境、抒發(fā)感情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種方法。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以及結構作用等,考查的比重很大,如安徽卷、北京卷、廣東卷、江蘇卷、四川卷、天津卷、新課標1、新課標2、浙江卷等都考查了表達技巧。但表達技巧的考察更加靈活多樣,不再局限于修辭手法的考查,而是更加偏重于描寫手法和抒情方式的考查,避免了猜題押題現(xiàn)象。
三、教學指津
(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鑒賞古詩詞的范例
對于經(jīng)典詩歌鑒賞題型的分析研磨很重要。我們都知道,題目都是人為設計的,目的是考查一個學生是不是理解詩歌。在這其中,由于各種主客觀情況,題目的設計可能不大合理,答案的組成也有欠缺,所以這時候對題目經(jīng)行刪選,不合適的,有瑕疵的題目和答案只能阻礙學生正確思維形式的建立。有選擇地做一些規(guī)范典型的經(jīng)典題目就很有必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答題模式和思維習慣。
(二)要教給學生一些讀懂詩歌的方法
讀得懂,才能答得出。要讀懂一首詩,必須做到“四看”,看題目、作者、詩歌、注釋,這四者缺一不可。如2015年福建卷《秋夜紀懷》,作者是陸游,了解作者就很容易做第(2)小題:三、四兩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3分)(參考答案:抒發(fā)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詩人雖秋夜病臥,仍壯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關的戰(zhàn)斗生活,還想重返戰(zhàn)場,報效國家)。
(三)要教學生學會把握不同主題的鑒賞角度
詩歌的題材,即詩歌所選取的事件材料。一般而言,詩歌的題材不同,抒發(fā)的情感表達的志向也有所不同,同時采用的手法也不一樣。比如詠史懷古詩,詩人在游歷古跡的時候,觸發(fā)情懷,引發(fā)思考,往往是借古喻今;比如離別時,多些詩人背井離鄉(xiāng),所以情感上大多是表達羈旅愁苦、思鄉(xiāng)戀親之情的;比如山水田園詩,以山水和田園為描寫對象,往往抒發(fā)的是喜愛山水,渴望歸隱以及對世俗的厭惡之情,手法上講多用借景抒情,如2015年四川卷: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駱賓王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
蘭徑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靜風聲徹,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籠累,唯馀松桂心。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向?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這是一首山水田園詩,主要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之情,追求高潔堅貞、自由閑適之志。答案略。
(四)要讓學生學會一些鑒賞詩歌的技巧
第一,審清題目很重要,題目不僅規(guī)定了你要答的內容,而且還規(guī)定了答題的范圍,有些對答題的角度也有指導作用。比如2015《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第(1)題,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此題限定了答題的角度,一是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對比,二是從描寫景物的角度作對比。
另外,在答題的時候,首先應該教會學生一些常規(guī)的解答固定題型的模式,但僅有此還不夠,這些只是建構答案的模式,關鍵還要填充里面的內容。這就需要學生會靈活運用多種方式讀懂詩歌,比如“抓點法” (抓關鍵詞、抓詩眼)、“翻譯法”(解釋詩句含意)等。
如詩歌當中,經(jīng)常有對詩歌思想感情的分析,答案一般分三步驟:(1)描寫了什么內容;(2)這一描寫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心情)。2015山東卷《卜算子》第(2)小題:“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做簡要分析(4分)??梢赃@么分步驟答:(1)作者借用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的典故(內容),(2)反襯出自己的收復失地的豪壯之志的落空,唯有借酒消愁(手法、作用),借“潮落秋江冷”這樣的凄涼之景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憤懣之情(情感)。又如煉字題,也可以分為三步:(1)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修辭或謀篇布局)手法;(2)描繪了什么景物;(3)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心情)或起到了什么作用。2015年廣東卷《早過大通驛》第(1)小題:第三聯(lián)的“軟”字在藝術表現(xiàn)上很有特色,請作賞析。(3分)作答時可分為(1)“軟”字一語雙關,(2)既是寫風軟,也是寫江水之軟。(3)寫出了微風輕柔,溫軟拂面,也寫出了軟風吹拂江水,使江水也變得溫柔綿軟,微波輕漾。對不同考點的建模,可以讓學生的詩歌鑒賞從感性走向理性。當然,要做好詩歌鑒賞題還要讓學生熟練運用一些詩歌鑒賞的術語。如表現(xiàn)手法類有烘托、想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篇章結構類有鋪墊、過渡照應、卒章顯志等。
作者簡介:潘瑾,蘇州大學教育碩士,鹽城中學。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