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芬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性則是一堂課的生命和靈魂。提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只有實現(xiàn)了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獲取最佳教學效果。對此,本文從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等兩個方面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改下,探討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而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則是一個長久的問題,是進一步深化課改所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下面對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
一、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一直以來,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這樣的課堂教學,往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弄不好,會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chǎn)生。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都是只關注自己講解了多少知識,忽略學生接受了多少知識。出發(fā)點的差異,使得教師的教學效果大相徑庭。因為,教師將教學的內(nèi)容和教學模式的選擇建立在自己興趣愛好的基礎之上,忽略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性,這樣的教學,勢必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一)有利于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從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以學生所接受的知識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效果的標準。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再僅僅關注自己所講解了多少知識,而是關注學生接受了多少知識。關注點和衡量標準的改變,是當前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對教師所講解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了足夠充分的了解,那么,在課后的作業(yè)和復習階段,將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有助于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目的
在素質教育的理念指導下,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誠然,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學生的高強度的學習負擔已經(jīng)是一個屢見不鮮的話題。如何通過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成為教師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而有效的課堂教學理念的提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上對教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全面充分了解,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優(yōu)化作業(yè)布置,減輕學生作業(yè)量的模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目的。
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實施彈性教育
彈性教育對應剛性教育,嚴師出高徒這種教育方式固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人本主義、民主主義時代,亦有跟不上時代的意味。教育也要改革要發(fā)展,實施彈性教育是進行有效教學的保證。正所謂堵不如疏,教學也應該因勢而行,利用課堂進行有效引導,課堂上多的是教學成點,就看教師如何抓住機會進行指導。比如在學習《老人與海鷗》這一課的時候,第一句話“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的熱鬧”,教師可以提出讓學生把這句話進行精簡,看誰精簡的最完美。在這個活動中,就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性,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增強教學生活化
語文是我國的母語,母語無處不在,她充斥著我們生活存在的任何地方,每人都將會有學習語文的機會,如果將生活中的語文學習和課堂中的語文學習比較來看,生活中的學習要比課堂的學習有效的多,從空間上說,生活學習對于語文來說空間更大,時間來說,畢竟生活遠比課堂上的時間多得多,只要進行交流就會用到語文,從內(nèi)容上來講,生活學習更加靈動,生動,它不僅是學而且學以致用,印象也會更加的深刻。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學習并不指的是簡單地看幾本課外書就可以了,生活學習中要是把語文融入生活中,比如在街上看到廣告牌要去想它用的廣告語對不對,這個詞為什么這樣用,生活學習遠遠沒有課堂學習的壓力,并且生活教學,更加貼近形象教學,這種情況下,人的記憶往往也會更加的深刻。
當然生活教學并不是只是看看課外書,思考下廣告牌這么簡單,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看名著學成語,比如去書店,看書,背書,比如寫隨筆,做剪報……生活教學無處不在,做好這些才會使得學生學習效率提高。
(三)注重語言性評價
有經(jīng)驗的老師往往十分善于運用評價的手段,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通過評價,學生得到了肯定與鼓勵,增強了學習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因此,語文教師應重視語言性評價,同時還應該學會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評價。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輕輕地撫摸等,這些無聲的評價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例如。當某學生回答問題準確生動,教師可以用贊許的目光表示鼓勵,或肯定地點點頭,拍拍學生的肩膀;當學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師可用皺眉、沉默、凝視等以提示;當學生自覺性較強,課堂紀律較好時,教師可用親切的目光主動捕捉學生的視線,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不要吝嗇這小小的舉動,它會拉近你和學生的距離,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4).
[2]金微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才智,2014(19).
[3]呂雅慧.芻議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求知導刊,2015(21).
[4]謝孝琴.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才智,2011(2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