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摘要】語文教改已過去許多年,課堂應試氛圍依舊濃厚,學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依舊凸顯.作為一名一線初中語文教師,面對平時教學中存在的此類現象,常常思索很久,本文就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能力進行一下討論。
【關鍵詞】能力;興趣;博覽群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提高語文教學能力的方法
(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新課程下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因此,教師要與學生產生互動,不再把知識傳授作為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是作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促進者。引領學生探求知識。培養(yǎng)學生求新、求異、質疑、創(chuàng)新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創(chuàng)設必要的教學情境。良好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有機的結合,從而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要遵循科學性原則,誘發(fā)性原則,直觀性原則,雙立體原則,整體性原則,情感性原則。
采用的方法:
1.直觀演示,創(chuàng)設形象情境。比如:在講授人物描寫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做人物形象,在前面做模特,這樣很直觀,易于理解。
2.生動講述,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教師生動的語言能給學生帶來想象的空間。在鑒賞詩詞《水調歌頭》的時候,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的空間,設想蘇軾的處境,想象兄弟分別之后的場景,這樣利于把握文章主題。
3.設疑啟智,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常常要設下疑問,通過自主、獨立的發(fā)現問題,調查收集處理信息,表達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體驗,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發(fā)展的學習過程。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4.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合作交流情境。合作交流必須以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為基礎。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整合資源,學生的認知過程會更明確。也能讓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尊重。
5.聯系生活,創(chuàng)設實際教學情境。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的眼睛。在教學活動中,也會聯系生活實際。例如:在學習《死海不死》一課時,學生做了一個實驗,在裝滿鹽水的瓶子里放雞蛋,不斷加鹽,奇跡出現了,雞蛋浮上來了,通過生活實際證明死海鹽度大,浮力大的道理??梢妱?chuàng)設實際教學情境對學習的重要性。
(二)要博覽群書。創(chuàng)設多種閱讀方式
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教師是人類智慧的傳承者。在信息迅速發(fā)展,知識不斷擴充,更新率不斷加速的今天,教師如果不去讀書,還能去教書么?許多教育家都是勤于讀書,廣泛閱讀,躬于實踐之典范。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就常讀書。特別是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專業(yè)知識能力的閱讀更能提高我們自己。讀書能使教師增長教學智慧,傳承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充滿豁達和博大的胸懷。從而克服職業(yè)倦怠感,使教學充滿活力,感染力。充滿激情。如教學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時,將它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王維的《渭城曲》放在一起比較賞析情感特點,學生的探究興趣很濃,積極思考討論,得出想法:皆為送別詩,皆抒送別情,皆表達與友人的深厚友誼,但是前一首卻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曠達高遠的意趣,后兩首“惟見長江天際流”“西出陽關無故人”,依依不舍之中不免流露傷感。這樣閱讀學習的方式勢必使學生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敏捷,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三)要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多媒體網絡教學早已走進校園,教學軟件的應用已必不可少。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互聯網發(fā)揮越開越大的作用。學校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要有鑒別,評價,選擇能力,才能指導學生不迷失自己,才能有效利用各種信息進行教學活動。
(四)要常反思
有反思才會有進步。有反思才能在教學中利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去構建專業(yè)成長所需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教師的反思要源于教師的內心世界,增強教師的道德感和責任感是反思的前提條件。教師的教育機智和學術素養(yǎng)決定教學效率反思的豐富性。
教師在備課和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學生觀,課程觀。教學中反思重點,難點,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發(fā)揮。課后反思改進方法,總結經驗,完善教案。反思的效果決定了教學效果提升的高度。所以教學中要常反思。
語文教學能力的提高雖然表現在不同層次上,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闡述,不同的個體,也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從評價內容的角度來說,一節(jié)好課必定要在融洽地氛圍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必定要體現出學科的特色,也一定離不開教師出色的預設和處理課堂教學的能力。多種元素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完美整合,就會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力得到提高。
二、總結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領會最先進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只有不斷提高教學能力,才能飛得更高,才能飛得更遠,才能真正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教學工作還在繼續(xù), 我會以此為契機,在實踐中不斷磨煉自己,在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在學習中不斷把握自己,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