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部分,加強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語文教學發(fā)展的要求,也是學生學好語文和其他學科知識的前提,培養(yǎng)學習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形成語文自學的能力。
【關鍵詞】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原則;重要性;認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人類的教育是通過學習知識進行的,沒有了知識就沒有了課程,也就沒有了教育。如果沒有所對應的知識系統(tǒng),語文教學就不能成為一門基礎的學科。語文的基礎知識對語文知識內(nèi)容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更是十分重要的,就如同蓋一座大樓,沒有穩(wěn)固的根基,大樓是很容易倒塌的,語文的基礎知識,并不是僅僅的把每一個字音讀準,把每一個漢字寫正確,或者把每一句話都理解明白,這些都是語文外表給我們帶來簡單化的感覺,也就是說,基礎知識并不等于簡單。
在語文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語文常常與聽說讀寫的活動密切結合,很多語文活動是離不開語文知識的指導,它的基礎知識至今也是十分的重要,在考試中,占據(jù)很大一部分,從未在語文的試卷中消失過,我們應正確處理好語文基礎知識在語文知識教學中的地位。
一、語文基礎知識有哪些內(nèi)容
在我們傳統(tǒng)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習中,通常指的是文字、詞匯短語、句子、語段、篇章、語法、修辭等等內(nèi)容。但在現(xiàn)在的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也應該包含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就是主要解決做什么或者怎樣做的問題,比如做出文章的中心句子。陳述性知識就是對一些問題的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如何等等,比如是什么句子,句子是什么類型、句子的成分與結構是什么。
在我們現(xiàn)在的語文學習中,語言規(guī)律、言語規(guī)律、個體言語規(guī)則及其他人的言語經(jīng)驗都是語文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都是人類語言的文化,我們應該讓學生接受正確的語文基礎知識的教育。
二、正在“變化”的語文基礎知識
在普通的語文試卷中,語文知識所考的內(nèi)容有語文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等。其實,從試卷來看,語文基礎知識內(nèi)容是十分豐富的,從近些年看,經(jīng)典詩歌所考的內(nèi)容出現(xiàn)的越來越多,例如,有些修改句子的題型與閱讀題結合,問第幾段中哪句話出現(xiàn)了錯誤,請學生修改。這不僅能使學生仔細閱讀文章,也考察了學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還有,現(xiàn)在有的語文試卷題型,讓學生們寫一段“感動中國”之類的節(jié)目的頒獎詞,這種題型考察的是學生平時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的運用能力。
這些都能說明語文基礎知識在發(fā)生改變,也許現(xiàn)在人們依舊不知道語文基礎知識到底是什么,“基礎”到底是什么,但卻已經(jīng)意識到原來的形式存在著問題。以前的語文基礎知識,我們都是通過死記硬背,花費了很多時間去背的一些東西,現(xiàn)在是與其讓學生們費了很大力氣背東西,就把精力花在背誦經(jīng)典詩文上,或者背誦經(jīng)典的演講詞、頒獎詞等等。然后,再通過學生自己消化、總結、升華,把語文基礎知識與自身的經(jīng)驗相結合。
三、語文基礎知識存在的問題
(一)錯別字的大量使用
字詞的讀音和拼寫的錯誤現(xiàn)象越來越多,我們要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反思,有關于文字的正確使用是語文基礎知識的重要部分。
(二)閱讀量少導致詞匯量少
平時沒有積累詞匯的習慣,寫出來的文章都是非常無味的,讀起來,沒有任何絢麗的色彩。
(三)思維不夠跳躍和動腦思考少
懶惰存在于自身,思維一直處于簡單的模式中,不愛去思考任何費力的事情,導致學習基礎知識都記憶不牢靠,懶于動腦,大腦就越來越不能理解深奧的東西,因為基礎的知識還沒有掌握得很好。
(四)基礎知識的傳授方式不夠新穎
前些年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比較老套、固定和乏味,導致學生與它保持距離,語文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深厚。
四、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的益處
語文基礎知識的提升,是我們自身能力提升的基礎,我們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語文教學明確提出:“學習語文知識,有助于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語文應用能力”,為教師在語文的教學當中正確去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找到了方向。語文課 程的基礎部分起著多重功能與奠定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知識是學生提升能力的基礎與前提,能力則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加深與運用,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所以學好語文基礎知識,充分利用好語文基礎知識,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形成與提高。
我們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利用或者遷移,比如,我們學習過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兩篇寫景文章,我們做的不是簡單的閱讀,而是仔細地去品味朱自清所使用的語文的氣味兒,不要以為一些語言只是小的部分,小的枝節(jié),沒有小的枝節(jié),哪來的經(jīng)典呢?課文《春》中有一句“吹面不寒楊柳風”,還有“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都是在描寫春風的句子,平聲的“摸”字加上一個仄聲的“撫”字,加強了句子的柔和度,這就是對語文基礎知識的一種簡單的遷移,能使我們的閱讀和寫作都更加的生動、貼切。
五、積跬步以致千里,匯細流以成江海
中考語文和高考語文的基礎知識多是以試卷前部分的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主要是字音辨析、成語、修改句子等等,這些部分都離不開平時的積累,沒有這些積累,就算你考試前再怎么“臨時抱佛腳”,也不會得到滿意的成績,字詞、成語都是在平時做題、讀書中積累掌握的,不是一天能練成的,萬丈高樓不能平地起的道理我們都懂,穩(wěn)固好基礎知識才能在語文的天空上翱翔。
(一)如何積累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
對于積累的內(nèi)容怎么才能穩(wěn)固在我們腦海里,也是需要重復性的記憶,但記憶也是要有規(guī)律的,要反復進行鞏固,這樣才不會輕易遺忘,有了穩(wěn)定的記憶積累,考試才不會出現(xiàn)模棱兩可的答案。
(二)我們可以積累哪些方面的知識呢?要有選擇的去進行積累
1.時事新聞和生活熱點;2.品味經(jīng)典,共賞奇文;3.關注創(chuàng)新,開闊視野;4.收集和了解當下時尚語言或者網(wǎng)絡用語。
俗話說“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沒有任何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我們就是個零,多積累,常反復,考試前,總要“有米下鍋”才行,多動腦、手、眼、口,知識就不會輕易地遺忘,總之,多多積累基礎知識,才能讓我們運用它的時候得心應手。
六、語文基礎知識的作用
語文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是語文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新課標中是否提到了“語文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但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提到“思考與聯(lián)系”“口語交際”“注釋”等等,這些方面都與語文基礎知識息息相關,密切結合。并且,在語文的考試中,語文基礎知識也從未消失過,我們應該重視語文基礎知識方面的教學,因為它對我們有著很多重要的作用。
(一)語文基礎知識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
當有了穩(wěn)固的語文基礎知識,我們才能靈活地行走在語文知識的海洋,航行時,才會少走些繞彎的路,所以語文基礎知識是我們學習語文知識的導航和方向。
(二)語文基礎知識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積淀,提高語文內(nèi)涵
我們有很多語文基礎知識不僅在教科書和閱讀書籍里,還附在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詞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能學會一種鑒賞的能力,提高自身內(nèi)涵。
(三)可以開闊視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學會基礎的知識,是開發(fā)學生智力的前提,語文基礎知識有記憶類的知識,例如字詞的認讀,經(jīng)典課文語句的背誦。有運用性知識,例如寫作知識。還有再認性知識,例如文言文句式的再現(xiàn)。這些記憶能力、運用能力、再認能力等等都能得到提高,從而也提高了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志
在新課標中,我們特殊強調(diào)“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觀的投入知識的靈魂中,情感意志也會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收獲更多。
七、如何學習語文基礎知識
(一)重視學習語言材料
要有自己的“知識框架”,我們的語言材料能支撐“知識框架”,要對積累的語言材料進行新穎的利用,使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自然的成長,而不是機械的堆砌在一起。
(二)處理好分散與集中的關系
有的語文知識比較分散,沒有體現(xiàn)在教科書當中,更不像教科書中的知識緊密有序分布,所以我們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及時的總結和歸納所學知識,使每個知識點獨立,也重視每個知識點。
(三)注重語文訓練的教學
基本的訓練是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語文訓練的設計,看似簡單,實際卻很不易,訓練不是沒有目的、沒有目標的大量練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將具體的字、詞、句、修辭、邏輯、語言等等,轉化為聽說讀寫的能力的過程。
語文基礎知識訓練要從實際出發(fā),更加能貼近我們的生活,在教學中,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掌握程度,并且要隨時指點學生應如何去做,有序地學習語文基礎知識。
(四)重視對語文基礎知識認知方面的教學
這是指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方式與方法,是我們的認知,我們教學要教對學生有用的知識,還要教授學生不會的知識,也要教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學會學習方法,使用符合對自身有幫助的方法,如記憶法、聯(lián)想法、實踐法等等,將知識點有效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有效地提高學生們認知方面的學習,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有著重要的影響。
八、語文基礎學習的重要性
加強語文基礎知識,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語文學科教學發(fā)展的要求,是語文學科教學發(fā)展的要求。我們要挖掘每一名學生的潛力,就必須穩(wěn)固學生的基礎,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習慣,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
穩(wěn)固的語文基礎知識,可以使學生們進一步去創(chuàng)新語文的學習,樹立新的知識觀,淘汰過去的陳舊的學習方式,使自己的語文學習更具獨立性,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記住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利用這些知識,促進自己語言運用的能力,提高綜合的素質,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語文基礎知識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發(fā)展性,對我們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回歸本原,夯實基礎。荀子說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鼻Ю镏校加谧阆?。我們要讀好書,就要打好基礎,知識和能力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有了扎實的語文基礎,也要注意復習和鞏固,不能急于求成。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是語文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好,就不能說我們語文學科掌握得好,小學、初中、高中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語文基礎知識,都是點滴的積累,升華到能力的提升,我們要加大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帶領學生們把語文學科學習的更好更美!
參考文獻
[1]管麗紅.白描語文[M].北京市:光明日報,20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苑航,女,1992年生,遼寧朝陽人,渤海大學教體學院,學科教學語文專業(yè),研究生。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