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鑫
摘 要:由于當前數學課程內容較為單一,教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性。因此,在新課改的全面普及下,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高效學習,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應當抓住新課標中的優(yōu)勢,并充分應用于數學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輕松應對,樂于學習,從而體現出教學成果。通過以上闡述,就此討論了“新課標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優(yōu)化教學;教學方式;師生關系
數學課程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復雜的抽象性和一定的科學性。很多學生在進入初中課程學習時,面對數學陌生而又繁多的內容,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懼怕心理。教師如果在前期教學中未能處理好學生的這種畏懼心理,那么它將很可能對學生造成永久的影響,阻礙學生在數學道路上的探索。因此,新課標的存在就是讓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找到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增加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針對以上的問題,我在思考后提出了以下幾點,便于大家參考。
一、改變以往教學理念,讓學生擔當課程主角
知識的掌握不是只通過“聽”而獲取,而是要經過吸收、打量、思考、抉擇,將所聽到的轉變成自己的,再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現出來。數學課程的學習也是如此,如何讓學生將教師講解的知識化為己用,就需要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認真聽課,記筆記,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課堂提問,課下總結,將所聽到的知識認真揣摩,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加以理解記憶,從而真正完成對知識的鞏固。以往的教學制度,要求老師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不浪費一點一滴地對課程內容進行擴充,以至于一堂課下來,全程都是老師不停地講,學生不停地記,老師累,學生也苦。而這種過于注重課程內容而忽視課程效果的教學模式,最終產生的結果也不盡如人意。很多人慢慢跟不上進度,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成為所謂的差生。很多時候并不是學生自己想放棄,而是現實逼得他們不得不放手,只為減輕自己的壓力。新課改的實施,恰到好處地填補了以往教學方式的不足。它要求教師分離出一部分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思考、鞏固,同時可提出不懂的問題,及時能夠得到解答。學生的思維不同于老師,很多時候他們困惑的問題,我們倒覺得很簡單,相反,我們認為應該難的問題,他們似乎很容易理解。因此,課堂上的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效率也會慢慢提升,被分離出的時間隨著效率提高大大得到補充。最終雖然課程時間有所減少,但學生的學習成績卻能穩(wěn)步提高。
二、改變教學模式,實現智能化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類正全面走向智能化世界,一些科技手段也逐漸滲透到教育領域里,教學工具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也越來越現代化。多媒體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很大程度上幫助人們解決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由于數學課程內容多為復雜體系,在黑板平面上很難畫出詳細的立體結構,因此,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下,學生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出體系的空間結構。同時,由于多媒體操作簡便,功能齊全,教師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利用PPT、Word等多種軟件,豐富課程內容,使講解內容更為生動,學生的注意力也更為集中。但是,多媒體終歸只是一種輔助軟件,不能完全取代以往的手寫教學模式。它自身存在一定弊端,因此,我們應當正確地應用多媒體,發(fā)揮多媒體最大的作用。
三、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
有人曾做過相關研究,探究了學生的心態(tài)、情感、情緒等多方面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影響,得出了較為可靠的結論:學生學習期間的思想情緒更能影響學生學習狀態(tài)。它足以說明,為促進學生健康學習,保證學生有一個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過程應關注學生情感變化。而最為重要的是保證教師和學生間和諧的師生關系。當學生同老師之間有著較為親切的聯系時,學生的上課情緒更加高昂,學習興趣會慢慢提高,學習中無思想壓力。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去做呢?不同以往的評價,以成績論英雄,任何學生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長處。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一方面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說每個學生都一無是處,他們會有自身的閃光點。因此,通過接觸了解,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找到他們所擅長的地方,在合適的時候鼓勵他們大膽展現,從而增強每個學生的信心。讓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加強烈,每個學生都會感覺很充實、很愉悅,充分展現教學成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明.新課標下如何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13).
[2]楊建華.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S1):142-14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