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芳華,似乎是我們生活中常有的一種狀態(tài)。
讀完一篇文章,心靈好像打開了一扇窗;看完一部電影,感覺人生之路上不再黑暗;他人的只言片語,瞬間點燃了沉潛已久的大腦;聽完一首歌,胸中瞬時滿懷豪情壯志……每每此時,我們心中總涌動著別樣情懷,所謂不一樣的風景,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在當下,身體充斥著澎湃的動力——但當瞬間熱情消逝之后,很多人又會恢復(fù)日復(fù)一日的沉默與煩惱,直到與下一次的“芳華”相遇。
是這些突然涌現(xiàn)的芳華欺騙了我們嗎?可它們又是我們心中真實情感的抒發(fā),是我們對抗黑暗時的動力。真正困擾我們的,也許是將熱情轉(zhuǎn)換為行動時橫亙在現(xiàn)實中的鴻溝——簡而言之,這種瞬間噴發(fā)的熱情,更類似于一種心靈雞湯的存在。雞湯固然美味,飲用之后也能對我們大有裨益,但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始終是:沒有勺子。能觸動我們心扉的情懷,往往來自于從結(jié)果逆推的故事,集多種人格魅力于一身的普通人,忽略細節(jié)直達終點的奇遇……我們帶著這些美好情懷面對具體困難卻無從著手時,便會產(chǎn)生“原來生活欺騙了我的錯覺”。正如備受喜愛的周星馳式電影,一個個小人物的奮斗歷程可以讓我們淚流滿面,然而我們一廂情愿的感動掩蓋下的是電影中的機緣巧合,是主人公平凡背后的不平凡——這些由天賦、努力、背景構(gòu)成的光環(huán)散去后,自己終究只是自己。
如何讓剎那芳華永駐?其實生活就是直面真實的問題和挑戰(zhàn)。情懷的無能為力之處在于,往往將技術(shù)性問題簡化成努力性問題,比如有人問:螺絲怎么擰不進去?我們應(yīng)該看看是什么螺絲、什么扳手、什么材質(zhì)、什么口徑,具備可行性的答案可能是方向反了、材料與方式需改進,而并非登高一呼“只要擰得努力就會成功”的口號式感動。
夢想中的明天總會比今天更美好,將情懷照亮現(xiàn)實,我們可能只需要一個微小的啟動之點。將情懷帶給我們的憧憬細分為一個個臺階,拾階而上,每一步都有不一樣的風景,終點便是剎那芳華,正如老子所言:“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碑斘覀儾灰栏接谕馕?,自己的獨立人格不隨意被外界左右,一步一步邁向目標時,真正屬于自己的芳華也就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