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昌
摘 要:好的閱讀習慣與方法,不但會成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劑“良藥”,還會成為學生的一種終身能力,使其受益終身。結(jié)合語文閱讀教學之實踐,對批注式閱讀法這一學習形式進行了研究與思考,以期讓學生體驗閱讀樂趣,形成閱讀個性。
關(guān)鍵詞:批注式閱讀法;閱讀教學;個性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掌握一種好的閱讀方法,從而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是教學的最終目標。何謂好的閱讀方法?筆者認為,一目了然和一目十行,只求速度不講質(zhì)量的閱讀,不是真正的閱讀。只有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進入深度閱讀,才可以稱之為好的閱讀方法。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批注式閱讀方法對發(fā)展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能力有著顯著的效果,它通過邊閱讀、邊批注的方法,讓學生將閱讀的感受、思考的過程用文字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通過讀寫的方式,從而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結(jié)合語文教學之實踐,對批注式閱讀的幾種形式進行了詳細闡述。
一、“感悟型”批注
學生在品讀課文時,只要用心閱讀就會心生感悟,而只有學有所“悟”,方能學有所“得”。但很多時候某種感悟只會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才會出現(xiàn),如不善于捕捉則會轉(zhuǎn)瞬即逝,這些感悟卻往往是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其中會存在一些非常有價值的思想。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寫“感悟型”批注,即在閱讀的同時將自己的感悟隨時批注,養(yǎng)成邊讀、邊想、邊寫的習慣。如學習了《五柳先生傳》之后,某學生就在詩的后面寫下感悟:“只有具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胸懷,名利皆為心頭浮云的豁達,在亂世之中始終保持自己的原則與個性才會寫下這清新且閑適的田園詩篇。一個人只要不心存市儈,就會享受到悠然自得的愜意?!边@樣的批注說明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深入理解,有利于他們對文章主旨進行把握,并可以借此培養(yǎng)他們文學思維的“敏感度”,長期堅持于讀、于寫、于思均十分有益。
二、“疑問型”批注
有思考的閱讀才能夠稱之為真正的閱讀,怎樣讓學生邊思考、邊閱讀,從閱讀中激活他們的思維,是值得教育者關(guān)注的。我們常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睅е|(zhì)疑去閱讀,將自己無法理解或者認為自己的理解與作者有異議的地方進行批注,對于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探究的精神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在《星星變奏曲》里,有的學生覺得將晚上形容為“柔軟的像一片湖”這句話不知道怎樣理解,所以用記號筆作了標號并在后面打了問號。在上課時,教師就會根據(jù)他的批注重點講解該部分,這樣教學就具有了針對性,而且能夠及時地答疑解惑,讓學生的閱讀熱情得到持久保持。同樣在學習《敬業(yè)與樂業(yè)》這一內(nèi)容時,某學生就作了如下批注:“作者認為木匠與政治家創(chuàng)造的價值相同,這個觀點我不認可,如果是這樣,就不存在所謂的自我價值了,做什么反正都是一樣的價值”。這種帶有一定質(zhì)疑的批注教師完全可以將其當作一個話題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討論,或者是直接以“人與人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否相同”為主題開一個小型的辯論會,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深思。一旦養(yǎng)成質(zhì)疑的好習慣,學生的問題就會隨著經(jīng)驗的豐富,時間的累積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有價值。
三、“想象型”批注
閱讀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掌握如何從文本內(nèi)“遷移”到文本外的技巧,有助于他們進行信息的整合與歸類,“活化”語文知識。如在學習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一課時,學生在閱讀時特意點出了“痕”“點”“芥”“?!彼娜肆吭~,覺得這幾個字將雪景刻畫得非常到位。在詩句中學生寫下了如下批注:“讀著詩句,仿佛也置身于一場雪景之中,帶著些許歡喜的同時也伴有淡淡憂傷,同時還有酒沸時與知音相遇后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股‘熱氣,沖淡了這雪的寒冷與憂傷……”在想象中,學生走進了作者的世界,走進了詩句營造出的意境,理解了張岱,理解了世上所有的“癡人”,同時給予了他們深深的敬意。這樣的閱讀,這樣的批注,讓平白的文字“活”了,通過理解內(nèi)化成為學生自身的某種思想和某種能力,這種閱讀,誰又能說是不深刻的,不成功的?
四、“補充型”批注
“補充型”的批注是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語文能力進行質(zhì)的提升的一種方法與手段,主要是鼓勵學生在閱讀原文的基礎(chǔ)上,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進行補充。可以補充一段話,也可以對原文進行改寫和續(xù)寫。這種方法更適用于具有一定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學生,如在閱讀了《我的叔叔于勒》后,有的學生就進行了“補充式”批注,他寫道:“雖然我們改乘了圣瑪洛船,但是很巧,我們又遇到了于勒叔叔,但是奇怪的是他再不是一個又臟又老的‘討飯人的模樣,而是西裝革履的像個上流人士,這一次他也認出了我們,他向我們微笑著走來,告訴爸爸媽媽剛才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玩笑,他故意裝出那個樣子想看看他們是否能夠認得出他。他拿出了一個錢袋,里面的錢夠我們一家人幸福地過上幾十年。父母親也變得溫柔了,他們哭著訴說他們對叔叔的擔心與想念……”問及學生為何要做這樣的續(xù)寫時,他說他不喜歡那樣的悲劇結(jié)局,他想讓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閱讀,不應該僅僅是提升語文能力的一種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的個性在閱讀中得以張揚,形成獨屬自己的閱讀個性,從而體味到閱讀真正的樂趣。而批注式閱讀可以讓學生情感體驗更加豐富,讓他們不僅能夠增長知識,更能夠找到閱讀的樂趣,擁有自主的精神和神采飛揚的個性。
參考文獻:
[1]景洪春.探究性學習:閱讀教學改革新視野[J].湖北教育,2002(Z1).
[2]周小敏.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6(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