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樺
第一部:成都筆記(Chengdu Notebook)
10、平等觀
楚河的歸楚河,漢界的歸漢界;你的命歸你,我的命歸我;愷撒的歸愷撒,上帝的歸上帝。
13、子彈
并非每顆子彈都要射出去,有些就在土里或旮旯里躺了百年。
49、晚年惟好靜
并非中國人“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保ㄍ蹙S《酬張少府》)幾乎全人類都如此,一到晚年,就修養(yǎng)身體,一心專等死亡臨頭。
54、倒春寒
倒春寒是幸福的:一邊冬日回光返照,一邊春天日益盛大。
67、少女飛奔而過
少女飛奔而過,那是一切女性飛奔而過的一個片斷(包括老太婆)。飛奔令人不安。
70、臨刑前的豬
一天上午,乘車去犀浦校區(qū)的路上,我無意間看見一輛小型卡車從旁駛過,車上有七八匹肥豬,隨車顛簸,堆堆擠擠,身體骯臟,皮膚發(fā)紅;它們被運去哪里呢?突然,我的目光落在其中一頭豬臉上;突然,我打了一個激靈,本能地當即將頭扭開,我不愿再多看一眼它那似睡非睡的樣子……因為就是那樣子,讓我立刻明白了:那豬知道它正在被運往殺場,它將在二或三小時后死去。
101、想起了寫水果的張棗
我一讀到“我的全部是一只水果”(Vladimir Nabokov),我就立刻想起了你年輕時寫下的《蘋果樹林》,“我病中的水果”(《秋天的戲劇》),“半只剝了皮的甘橙”(《風向標》),“櫻桃核”(《祖國叢書》),“一只醉醺醺的獼猴桃”(《地鐵豎琴》),“紅蘋果”(《空白練習曲》),“幾只梨兒”(《云》),“幾顆話梅核兒”(《大地之歌》)“剝橙子”(《高窗》)。等等,一定還有一只烤熟了的橘子或報廢了的橘子,但我翻遍你的詩集都沒有找到;再等等,我不覺要驚嘆:死真長,繼續(xù)找……
魔法,變之戲法,中西一律:西人說:“葡萄蘋果死于果子,而活于酒。”《易經》曰:“生生之謂易?!?/p>
109、天天都有一個樣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它自己的樣子,譬如:3月1日,屋檐下的一只春燕;5月7日,一個昏黃街燈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12月11日;他煩躁并忠厚地愛上了一個人。
139、因為……
因為纖腰、黑暗的小島、晨曦……請寫離別詩(不要寫客廳詩)。
因為長相丑陋是貴族的標志,請聽聲音環(huán)繞在生活無辜的周圍。
因為許多人的臉我都忘了(活人的及死人的),請記起一張臉:
火車飛逝經過株洲,豈能注定?那張臉浮現(xiàn),1982,早春二月。
因為葡萄酒如血如風,令人滴滴凝視,請飲下睡去,夜復一夜。
159、莫如睡去
河流入海,名色消解,莫如睡去。不聽、不看、不聞、不吃、不摸、不說、不笑、不哭、不動、不怒、不逸樂、不頹廢。
182、道德的考驗
與其說“技巧是對一個詩人真誠的考驗”,不如說技巧是對一個詩人道德的考驗。再說白了:
技術差的詩人,都是道德敗壞的人。
186、藝術是欺騙
如果只須真誠就可寫出好的文學,那要藝術(其本質是技術)何為?藝術不僅高于真誠,也高于現(xiàn)實,高于自然。因此,W.B.Yeats才說:“偉大的作品在自然的敵意中構成……”(參見葉芝詩歌《柯爾莊園,一九二九年》);Vladimir Nabokov才說,藝術是欺騙:“說某一篇小說是真人真事,這簡直侮辱了藝術,也侮辱了真實。其實,大作家無不具有高超的騙術;不過騙術最高的應首推大自然。大自然總是蒙騙人們?!保▍⒁姡杭{博科夫《文學講稿》,第24-25頁,三聯(lián)書店,1991)
202、聰明人
聰明人就是對不同習慣的人視而不見,從不與和自己習慣不同的人作斗爭。
212、聲音魔法
他說話的聲音好聽極了,是聲音使他平凡的樣子平添了英俊和神秘。
224、夏日眼淚
每個少女(也包括少年)一生中至少都會因為夏天而流過一次眼淚。這眼淚總讓我想到我的童年時代、青春歲月……真的,盡是夏天呀!
235、蒲寧的戀愛感覺
如果你與某個女人在一起,產生了一種時間飛逝的感覺,那就可以說,這是一種所謂戀愛的最初征兆的開始。
240、中國生活的況味
有井水處必有柳詞,有稀飯?zhí)幈赜邢滩?,或:有油條處必有豆?jié){。
243、入口即化
“入口即化”是我們漢族人對食物的最高推崇。為何按如此標準推崇食物,難道我們沒有牙齒嗎?或恐怕是我們的牙齒不夠尖銳或不夠野蠻吧。
256、一個葡萄牙詩人的死
他47歲死去。死之前(或更確切地說,從9歲起),他就對死一直滿含焦慮,他對自己第二天能否在他家門前那條街道上行走總是信心不足、提心吊膽……“我會死嗎,如果第二天我死了,我就再也不能在這條街道上走了,而街道依舊?而行人依舊……”終于38年后的某一天,他死了,當然,他立刻就徹底地從街道上消失了,而行人照舊往來不絕,并不感到少了什么。
258、從偶像想到的
“偶像在變遷,我的心境也在變?!保惥┛煽傆腥讼牒臀遥倥枷瘢┮娒?,這是一個遺憾。我亦有遺憾:我常常會突然贊美某人。但我知道,贊美來自寂寞;我寂寞越深,我贊美別人就愈烈(或愈瘋)。
267、看電影帶來的悲傷
童年時看電影,最悲傷的事(注意:絕非最遺憾)是電影剛一完——可音樂及最后的一些字幕仍在徐徐消失……并非徹底結束——影院的工作人員就急不可耐地將遮擋光線的巨型黑色幃幕嘩嘩地拉開。唉!我那已適應了黑暗的眼睛呀……我那短暫的白日夢呀!而后來,那一片塔可夫斯基式的風呢……是的,總是那風……
289、昏昏燈火
那燈盞與其說是亮著的,不如說是睡著的。
295、你是哪一種痛
劇痛、鈍痛、隱痛、墜痛、刺痛、絞痛、灼痛、寒痛、暗痛、扯痛、擦痛、脹痛、酸痛、昏痛、深痛、淺痛……就醫(yī)時,你得準確告訴醫(yī)生你是哪一種痛。
305、適可而止
陽不可太亢,陰不可太閉,好不可酷好,藥不可當飯。
313、晚死兩秒鐘
他臨死前聽見身邊有人把嚙字讀著齒字,就立刻糾正了她的發(fā)音,同時,也將自己的死亡推遲了兩秒鐘。
320、為何吃
我們不停地吃,為了什么?為了成為我們未來的尸體。
350、到底有多少種黑暗
黑暗不懂得自己
從涼快的黑暗到
火熱的
安詳?shù)?/p>
神秘的
恐懼的
銀色的
殺氣的
溫和的
危險的
茫然的
決絕的
憂郁的
幸福的
漢風的
和風的
西風的
北極的
南極的
以及擦肩而過的黑暗
……
427、1941,成都
1941,成都郊外的轎夫很洋氣,私塾先生很潮。
但“不要張嘴——風大。嘴閉緊了?!?/p>
但小心帶電的樹木,帶電的云,帶電的字。
小心錘子。小心狗兒。小心雞公車。
1941,人,死期一到,難舍的也得舍了。
439、美是空的
多肉的方形指頭適于彈琴,并非十指尖尖。而美是空的,從不多肉。
441、如下風景引發(fā)愛情
海、風、云、雨、雪、霧;原野、樹林、暗夜、黃昏、黎明……
442、中國人、德國人之一般狀況
在我國,每個上了四十歲的職員,內心都有一個五言詩人(采菊東籬下);每個1980年代的郵差都夢想一覺醒來便成為小說家。而德國盛產虛幻怪人。
451、兩種走路法
弗羅斯特林中擇路(Robert Frost ,The Road Not Taken),二選一;茨維塔耶娃卻渴望一步踏上千萬條道路。
453、茨維塔耶娃剪影
為什么我說俄羅斯就像說:乳房。
我抽煙時從鼻孔里向外噴出煙霧。
我寫的開頭像嘆氣,寫完像交差。
我知道蒲寧和吉皮烏斯恨我的詩。
我辨認愛情依靠全身不同的疼痛。
我男孩的胸脯不會因號啕而起伏。
臨終前的喘息中我依然是個詩人。
473、早晨的安靜帶有某種預兆
早晨的安靜帶有某種預兆,譬如今天(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八點已逝,它就永不屬于我們了,但它曾為我們所有。另一個破曉,2010年3月8日,凌晨,4點39分已逝,它永不屬于你了,但它曾為你所有。
512、鳥因寂寞而死
2002年初冬的某個近中午的光景,一只黃色的小鳥飛入我的家里,接連幾天,我沒見它吃過東西,雖然我們立即給它買來了鳥籠、鳥食,并備了飲水,它總是停在我家客廳靠墻的一排書架的頂端,可是一到黃昏,尤其當夜色添濃時,它會變得很不安,它非要在客廳里飛旋幾個來回,然后飛來我頭頂站立,而我并不習慣一只鳥站在我的頭頂,這時,我會趕它走,它不情愿地剛一飛開,又轉身飛來我的頭頂,如此反復,令我不太舒服。還有兩三次,又是黃昏時分,我剛一從外面開門入戶,他就即刻飛臨我的頭頂或肩膀,弄得我一時手足無措,我當然又會趕走它,我那敏感的身體還不能適應一只鳥兒的碰觸或停駐……再接下來,一個冬日黎明,我看見它死在客廳靠窗的鳥籠里,而非書架的頂端。隨即,我們將它淺埋在園子的花壇。多年后,我有時還會想起這只突然飛入我家的鳥兒,它在我家住了半個月之后,或最多三周之后,就死去了。為什么就死了呢?死于???死于冷?死于寂寞?很可能是后者,我在想。
521、四種動物的叫聲
豬被殺時的叫聲沙啞尖厲,此聲音與其肥碩的肉體不配,很女性化,令人厭惡。牛叫聲好聽,像個無事的老人,在下午享受長壽的愉悅。羊的聲音是小小的、無辜的,聽起來讓人產生一種性的柔軟與憐惜。馬嘶呢?馬嘶好聽,張愛玲說過馬嘶像風。
607、為自己寫作
寫作豈為他人,都為自己;連唯一的讀者都是寫作者本人,而且真正的寫作者一生只讀自己的書。
613、各行各業(yè)自有殺氣
一個作家在生命的每一行都在殺死自己,除非他不寫東西(來自杜拉斯的一個觀點)。但作家也不必驚慌,需知:鐵匠砸下的每一錘子都是心血,不也是在殺死自己嗎?各行各業(yè)自有殺氣,并無貴賤高低,所以請勿厚此薄彼。
619、俄國人的特性
俄國人憂郁、低沉、絕望、輕浮、軟弱、無用、神秘……這些特性,極易在契訶夫小說中找到,卻很難在納博科夫小說中見到。所以,赫魯曉娃要說,只有納博科夫才能代表俄羅斯的未來。
620、城市肯定比鄉(xiāng)村更富詩意
還需說嗎,城市肯定比鄉(xiāng)村更富詩意;前者繁復,后者簡單。
625、在印度
在印度,神關照一切東西,如黃蜂、橘子、仙人掌、沙礫、石塊、污泥,人體里的細菌……
在印度,人們喜愛在公共場所朗誦詩句。
在印度,動物自由出入,不分室內室外。
在印度,藍天外還有一個藍天,遠在天邊,一片寂靜。
在印度,家家都是一本糊涂賬。
在印度,最可怕的事——迷信;到處都有的事——恐懼。
在印度,蒼蠅密密麻麻地附在電線上,以至于看不見電線,看見的是一大長塊黑色的體積。
在印度,人不能合一,亦不守信,說一套,感覺又是另一套。
在印度,個人無能,萬事都靠朋友。
在印度,熱鬧里有一種超凡的寧靜,聲音無回響,思想不活動。
在印度,人們說,財去人安、財在人亡。
在印度,人們干壞事的方式都很古怪。
在印度,有人認為會玩馬球的人不錯
在印度,人們無論有事無事,都咀嚼檳榔。
644、醫(yī)生與詩人相通
優(yōu)秀的外科醫(yī)生不能帶著情感去做手術,同理,好詩人不能帶著情感去寫詩。行醫(yī)的目的是解除病人的痛苦,同理,寫詩的目的,亦應作如是觀。
(僅補充一句:一個詩人可以變出千百張臉,其中有惡人的真臉,善人的真臉……而該詩人哪一張臉是真的呢?無需關心,也無人關心)
第二部:重慶筆記(Chongqing Notebook)
第一句詩的誕生
1971年夏夜,他15歲,在重慶大田灣一間平屋,
脫口說出了一句詩:呵,寂靜的木螺絲廠……
一年前的夏末黃昏,這小詩人身背鋪蓋和水壺
獨自來到一所山間中學報到(上課),
山里孩子覺得他怪,就用小石子去砸他。
對話納博科夫
納博科夫:“我厭倦教學,我厭倦教學,我厭倦教學。”
幸好我們在《文學講稿》中,讀到“狼來了”的故事。
納博科夫:“歲月在流逝,親愛的,很快
就沒有人會知道你我知道的事了?!?/p>
真美,流逝造就了(甚至成全了)玩味。
園
上海曹家渡曾有九果園,如今早已面目俱毀。
無錫寄暢園,有明一代,曰:鳳谷行窩;至
清初,依舊是“古木清渠,攫舞澄泓”,千年
老樟歷歷在目。但后經兵燹種種,化為飛煙。
袁枚清初所建隨園毀于太平天國之江寧戰(zhàn)役。
洛陽東園嘉樹繁盛,濃蔭如云;
西園(毀民房而建)淚如雨下。
嘉興之園,雖未至,我皆歡喜,特別記下:煙雨樓
及其魚樂國,杉青閘之落帆亭,曝書亭(朱彝尊構)。
順便記一筆:2006年8月8日,我及妻兒、龐培、陳東東、蘇州電力公司司機(唐曉東安排為我們開車),在舒航及妻女陪同下,去石門灣桐鄉(xiāng)豐子愷故居緣緣堂流連了一個下午。
一把錘子
2011年10月27日上午,在安靜的戴震紀念館(今黃山市屯溪老街一條逼仄細巷內)偏屋,工作人員辦公室的小桌子放滿了各類清潔的物品,其中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一把更安靜的——樣式亦大方的——錘子,斜躺在玻璃板上,我甚至動手碰了它一下,并無意間對工作人員輕呼:“一把錘子?!薄皠傆眠^,隨便放在這里的。”那中年婦女迅捷地笑答道。
匹配
真好,他英俊地下著象棋。但如說他英俊地下著圍棋,就不對了。象棋簡單,殺氣外露;圍棋的殺氣是女性的、曲折的。
與庫切(J.M.Coetzee)對話
老人最應該做什么事?“準備去死?!保◣烨校?/p>
但我們從不做準備。“未知生,焉知死?!保鬃樱?/p>
“父母身體的動作最容易讓孩子看了覺得有失風度?!保◣烨校?/p>
那梅蘭芳在舞臺上的表演呢?他兒子看了會怎么想?
“吃飯是一種典儀,而典儀調劑人的感覺。”(庫切)
而孔子早就說過了:“割不正,不食?!?/p>
帽子
你不要戴帽子,否則就會出丑。任何人戴帽子都是在冒險,頭部有病的人除外。唯一得體的戴帽人是那些在工地上戴著安全帽工作的工人。順勢可知:行業(yè)帽可戴,譬如護士帽,但條件是她必須是一名護士。空軍帽亦可戴,倘若他的確是一位空軍。干部帽呢?1950年代,人人都戴,真喜劇也。亦真遺憾,這個世界上并無藝術帽,所以戴帽的藝術家都是假的。
小商人的一生
他是一個結了婚的小商人。一生行事歷如下:中午起床,打商務電話若干。外出,去一固定小面館吃面條一碗,間或,又打商務電話二三;去茶館吃茶,并招人打牌,期間,電話接聽難免;晚間聚眾吃酒——小商人怕寂寞,不能獨自吃喝;他總得找一些跟自己差不多的閑人來陪吃——至夜半三更,再吃鬼飲食(指吃破曉飯,多為蕃茄煎蛋面)。之后,戀戀不舍,歪歪斜斜歸家瞌睡。該商人周而復始、天天如此、直到死亡。
中俄人生觀
“俄羅斯人喜歡回憶,卻不喜歡生活?!保ㄆ踉X夫)中國人正好相反,他們更喜歡生活,尤其是眼前的生活,而幾不回憶。俄羅斯人因回憶,時時刻刻都喝得醉醺醺的;中國人因生活,也從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
后來
多年后,契訶夫長大了,他和父母兄妹一起生活
住在莫斯科郊外的別墅里。每當晚餐時光,家人
都會圍爐漫談。一次,兒子們回憶起幼時的鞭刑
父親憂傷而負疚地坐在一旁,嘆氣道:“以前的人
跟現(xiàn)在的人想法不一樣……”現(xiàn)在整個俄國都在
談論契訶夫?!艾F(xiàn)在我感到安托沙已不屬于我了?!?/p>
還用說嗎?母親的感覺往往是正確的。
請坐下
“請坐下。我馬上就寫完了。讓我們聊聊吧?!?/p>
不喜歡孤獨的契訶夫對走進來的朋友這樣說。
一次,他對一個文學新人說:“從事文學工作
真不錯,瞧,這些東西都是文學向我提供的?!?/p>
契訶夫邊說邊指著身旁的魚缸、鋼琴和家具。
思想的產生
6歲半,在重慶解放碑一帶走失,急得哭,但我說到郵局,過路人就帶我去附近一間郵局,見到了親友。1963,上小學,印象里盡是破曉前的隆冬,我走山路去學校,大田灣小學離家很遠,倒霉的牛角沱。初中,第15中學,住讀,又是更遠的山路,從上橋開始,每個周末,一直走在黑夜里,孩子怕黑夜?長大后,每每看見這一類句子,“晚餐時分,他起身離去,再也沒有回頭?!北銜鹕眭獠?、沉思良久……
南國之夏
是露珠而不是淚珠;是雨后黃昏短暫的明亮;是清新的(一種俗套),感受強烈得來不及說出的呼吸;一眨眼便又是大晴天的黑夜,森林邊緣的樹發(fā)出銀光;是某種古老氣味的沙沙聲嗎?是1981年10月,蛇纏住青蛙發(fā)出的呼救聲嗎?或是那墜落大地的最終果實——死亡?
小對話
你說:“一邊是喉嚨,另一邊是笑聲
很輕,迅速平靜下來?!?/p>
他說:“小劫如風吹過?!表汈鏈?/p>
映亮缺乏脂肪的工作。
人多好嗎
更多的人意味更多的勞力,也意味更多的糞肥。
自由在肉體中嗎?集市之美有這么迫切嗎?
而自學者轉瞬即逝;而春縱橫,催酒行。
過馬路時注意安全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在《哀痛日記》(Journal De Deuil)之末篇《1978年6月16日》中說:
一位我勉強算是認識和應該去看望一下的女人打來電話(她在打擾我,糾纏我),我沒有去接。她就是想對我說:在哪一處公交車車站下車,過馬路時注意安全,不要在外面吃晚飯,等等。
1980年2月的一天,巴特在穿過法蘭西學院門前的街道時,一輛卡車將他撞倒;3月26日,巴特逝世。他過馬路時沒有注意安全?
寫詩人
唯小器和愛記仇的人才配寫詩,因這種人斤斤計較,而詩藝最講究的正是斤斤計較。
信封別裁
信封往往不裝信,而裝錢、合同、講稿、文件、照片、發(fā)票、病歷、證書、存折、支票、車票,甚至針線、徽章、小刀、血書!……
寫作的奧秘
他常常從別人的談話中,甚至從一個匆匆走過的路人突然說出的一個詞中,獲得寫作的靈感。
抒情與卑賤
抒情,就頓失優(yōu)雅,淪入卑賤。我卑賤,我抒情。
聽詩經
《周南》《召南》奠基之音,百姓隨之勞作;《邶風》《鄘風》《衛(wèi)風》深憂而不窘;《王風》無懼;《鄭風》亡音,瑣碎;《齊風》宏大;《豳風》樂而無邪;《秦風》西方夏聲;《魏風》既輕揚又粗獷;《唐風》深思;《陳風》無主人之感;《小雅》忠貞憂愁,衰微低徊;《大雅》剛直婉轉,文王之德;《頌》和諧之頂。
厭倦的事
我早已厭倦了俄羅斯白銀時代的詩歌。為什么,那是因為我對我的青年時代感到厭倦了。
孔子之死
一日清晨,孔子出門漫步并歌唱:
“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歌畢七日后,孔子在死期迫近的預感中,去世。
朗月下
朗月下,白豬涉波;半夜里,黑豬渡河。
岸上有飲酒事,寂寞,絕無以歡樂告終。
老年
老年,生命戲劇最后的一幕,應平靜地演完它。但怕死者從不平靜。
老年人喜歡聚在一起,猶如青年人喜歡聚在一起,孩子們聚在一起。
衰老了,就開始休息,少想,“我沒有理由反對老年?!?/p>
老人活得愈久,便看得愈多——愿見的和不愿見的事情。
愉快的老年是不積食、不失眠,被高尚好學安靜的青年人環(huán)繞。
來自古代可辯難的諺語:“若要長做老人,就要早做老人?!?/p>
酒
西方寂寞,小城苦悶,喝酒;東方亦寂寞,小城亦苦悶,仍喝。
各有專心
養(yǎng)馬者專心養(yǎng)馬,不關心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