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
五便士算什么,誰在乎?塑料購物袋一年里少用了60億個,說明大多數(shù)英國人在乎,很在乎。
一年前,2015年10月5日,塑料購物袋收費政策正式執(zhí)行。從那天起,在英格蘭的商店購物,顧客每用一個新塑料購物袋,要被商店收取五便士。五便士是什么概念,不好換算,為了方便中文讀者,就當(dāng)它是五分錢吧。
五便士的力量有多大?恐怕比你想象的要大,至少超出了多數(shù)英國人的想象,我稍候再說。
一個袋,五便士
每個塑料購物袋收取的五便士,不是政府變相收稅,因為這錢不上交政府;也不是商店“窮兇極惡”,因為從塑料袋身上“搜刮”來的錢,也不留在店里,而是用于慈善環(huán)保等公益事業(yè)。
實際上,要由著店家,決不會做著這種得罪“上帝”的事情,購物袋免費,在英國人眼里是天經(jīng)地義的。政府出此“下策”,實在是迫不得已,因為英國人用塑料購物袋已經(jīng)“成癮”。2014年,英國人用掉了764億個塑料袋,平均人頭140個。這700多億個塑料袋,就是61頓塑料垃圾,61噸深埋地下百年不化的垃圾。
如果都能深埋地下也行。許多塑料袋飄揚在路旁,回蕩在田野,舞動在枝頭……更多的,隨著大河小川下水道,一路暢游到大海。洋流把塑料垃圾匯集在一起,在大洋中形成一個個飄動的“廢塑料中心”,對海洋生物造成巨大威脅。 塑料袋構(gòu)成的“白色”污染(當(dāng)然不一定都是白色),這里就不贅述了,總之是非常嚴(yán)重的,嚴(yán)重到政府不得不動用經(jīng)濟杠桿加以控制。
五便士 一臺戲
從2015年10月5日起,英格蘭所有雇員超過250人的商店,無論是超市還是服裝店,顧客每使用一個新塑料袋要收費五便士。實際上,英格蘭是大不列顛境內(nèi)最后一塊使用塑料袋收費的土地。威爾士2011年就實行了一個袋五便士的收費,沒聽威爾士人說什么。蘇格蘭在2013年、北愛在2014年也引入同樣的收費,沒聽見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說什么。英格蘭人?炸了窩了。誰能想到五便士會讓英國人如此牽腸掛肚?(中國人說話是錢串在肋巴骨上)
翻出一年前英國媒體的大標(biāo)題看看:“塑料袋收費引起混亂陰影籠罩”,“超市擔(dān)心例外規(guī)定復(fù)雜會引起沖突”,“收銀臺雇員接受特別訓(xùn)練對付找茬顧客”,“超市給購物籃上鎖以防顧客順手牽羊”……媒體擔(dān)心的“例外”規(guī)定復(fù)雜,指的是除了雇員在250人以下的商店塑料袋不收費外,顧客購買生肉、魚類、藥品等商品時,商店仍繼續(xù)提供免費塑料袋等。
社交媒體上更是七嘴八舌,各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支招花樣翻新。有人說,我在商店里花五便士買一個塑料袋,出了商店四便士賣掉,自己只花一便士,別人能省一便士。有人說,我狠狠的買一大堆東西,都裝在購物推車?yán)?,問商店是否給免費塑料袋,如果不給,就說那我不買了,你們把東西重新放回到貨架上吧。有人說,應(yīng)該反過來,每用一個塑料袋,商店付給顧客五便士,因為塑料袋上都有商店的商標(biāo)招牌,顧客提著塑料袋,是在為商店作免費廣告。
五便士 新天地
怪話、牢騷、調(diào)侃、憤然。規(guī)定開始實施,立刻沒了脾氣。人們忽然在車庫、工具棚、儲藏室里發(fā)現(xiàn)了金礦,一堆堆大袋套著小袋落滿塵土的塑料袋、紙袋、編織袋派上了用場。號稱“永久”型的麻、布編織袋成了新寵,雖然比五便士的塑料袋貴幾倍、幾十倍,但這是“一次性投資” 。不求“永久”,但求比塑料袋經(jīng)久。
忘了自帶塑料袋,不得不咬牙掏五便士 現(xiàn)買一個,再也不會像過去一樣隨手扔掉,而是小心收起來下次再用。新三月、舊三月、袋子不破再用三個月……一年下來,比上一年少用了60億個塑料袋!60億是個什么概念,相當(dāng)于把威爾士北愛蘇格蘭人都加上,男女老幼每個人頭一年少用約100個塑料袋。用另一種表述同樣驚人,英國人用的塑料袋一年里減少了85%!無怪乎《泰晤士報》發(fā)表社論高呼“反塑料袋戰(zhàn)爭勝利了!”
這個勝利是多重意義上的。大自然少了60億個塑料袋的污染。慈善機構(gòu)多了一大筆天上掉下來的善款。消費者改變了態(tài)度。權(quán)威民調(diào)ICM的統(tǒng)計顯示,一年下來,70%的英國人認為塑料袋收費是可以接受的。
“苛政”猛于虎也???笏(摘自英國廣播新聞網(wǎng))(編輯/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