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芳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準的培養(yǎng)分析
◎金建芳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小學音樂教學已經(jīng)成為小學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合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音準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在合唱教學過程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糾正學生的合唱發(fā)音,提高音樂合唱教學中學生的音準水平。本文將結合當前小學音樂教育合唱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分析合唱教學中的音準培養(yǎng)。
小學音樂 合唱教學 音準培養(yǎng)
合唱是音樂表演中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演唱過程中發(fā)音的標準與否直接影響到表演的質量和效果。發(fā)音如果做到標準、統(tǒng)一,則在某種程度上會給整場表演一定的加分,反之,則會給觀眾留下不好印象。當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合唱發(fā)音不準仍然是硬傷,加大學生音準的培養(yǎng)力度,提升學生的合唱能力,已經(jīng)勢在必行。
(一)學生身體發(fā)育的變化
小學階段的學生進入青春期之后身體各方面情況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聲帶的變化導致聲音改變。通常來講,學生在十歲以后就會逐漸進入青春期,變聲不可避免,男生的聲帶會由原來的窄、細變得寬、厚,女生的聲帶也會逐漸變得短、薄,隨之而來的就是聲音變化,加之嗓子容易出現(xiàn)疲勞,導致學生在合唱的過程中音準難以把握。
(二)學生的音樂感有所區(qū)別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的學生對于音樂的敏感性是不同的。[1]有些學生在音樂上的天賦比較強,對于合唱的發(fā)音非常敏感,可以準確找到音準。而有些學生則缺乏音樂天賦,在進行合唱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五音不全的狀況,合唱時對于節(jié)奏的變化把握不到位,不知道何時要加強何時要減弱,唱著唱著就容易跑調。
(三)自我心態(tài)的調整不及時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2]臺上合唱與臺下訓練不同,臺上合唱要遠比臺下訓練情況復雜得多。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可能表現(xiàn)非常好,音準也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一站到臺上,面對臺下那么多觀眾,容易緊張,音準就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導致發(fā)揮失常。然而在出現(xiàn)問題之后又沒有及時進行調整,使得整場合唱表演都不和諧。
(一)準確朗讀歌詞
在聆聽或者合唱一首歌曲之前,教師務必讓學生瀏覽一下歌詞,瀏覽一遍之后再讓學生字正腔圓地根據(jù)節(jié)奏朗讀一遍,將歌詞牢牢記在心里。很多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因為容易忘記歌詞,在合唱的時候極易出現(xiàn)跑調的情況,于是就濫竽充數(shù),蒙混過關,嚴重影響了合唱的整體質量。比如在學習《南泥灣》的時候,絕大部分學生由于將“唱一呀唱”記成了“唱呀一唱”,然后在合唱的時候一時改不過來,就是因為這兩個字順序的差別,導致合唱的質量下降。所以針對此情況,教師在進行每首歌的教學之前必須讓學生牢牢記住歌詞,只有把歌詞記準、記牢,歌曲的表達才會更加準確。
(二)加強聽覺訓練,克服音準誤區(qū)
耳朵對于聲音的敏感度也影響著合唱時的音準,所以激發(fā)學生的聽力敏感度有利于音準的把握。在平常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有些聽力不敏感的學生經(jīng)常容易聽錯,比如把“1.2.3”三個不同的音唱成同一個調,并且音高的位置也找不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詳細向學生講解模唱的概念,并且讓學生明白鋼琴等按鍵樂器上的音都是有區(qū)別的。因為小學生的記憶力都比較強,加之教師的引導,久而久之,學生的聽覺敏感性以及對音準把握的能力將會逐漸提高。
(三)多聽多唱,培養(yǎng)樂感
通常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過程中,絕大部分教師都將重點放在“唱”上,而忽視了“聽”的教學,殊不知傾聽也是培養(yǎng)學生樂感以及音樂賞析能力的有效方法。[3]當然聆聽并不只是聽到耳朵里,而是通過耳朵聽到內(nèi)心去,用心去感覺音樂,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和音準。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就是在雙耳失聰?shù)那闆r下指揮《命運》的。教師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課余時間,一定要鼓勵學生多聽,適當?shù)臅r候可以利用嘴巴哼出來,不懂的地方可以多問多學,直到會了為止。
(四)嘗試學習一種樂器,提高對音樂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平常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種情況:學生在跟著伴奏合唱的時候唱得非常標準、完美,但是一旦將伴奏中止,合唱就變得一團糟。這是因為學生沒有建立起高音的概念,氣息的控制也顯得不足。教師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應當鼓勵支持學生學習一種樂器,如葫蘆絲、口琴之類的。通過對樂器的訓練,學生的高音概念也得以建立,還可以指導學生如何對自己的氣息進行調整,從而控制好音準。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是需要時間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耐心,充分認識到合唱教學的重要性,總結教學經(jīng)驗,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熱愛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促進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fā)展。
[1]何子英.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準的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6(03).
[2]閆山林.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學生音準培養(yǎng)的研究[J].通俗歌曲,2014(02).
[3]唐曉菁.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方法及技巧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5(12).
(責任編輯 劉冬楊)
(金建芳,女,溫州市甌海區(qū)茶山第一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準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