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變異是文藝語體中的常見現象,歌曲作為文藝語體的一種,語言變異在歌詞中的表現極為突出。大陸流行歌曲的歌詞作為歌詞中較為嚴謹的語言,是考察歌詞中語言變異的典型代表。本文旨在討論大陸流行歌曲中的語言變異現象,并對其分類研究,提出解決方案,以推動語言健康、活潑發(fā)展。
關鍵詞:大陸流行歌曲;歌詞;語言變異;規(guī)范化
上古時期的文藝實踐中,詩、樂、舞三者是緊密結合、密不可分的,與音樂相配合的歌詞就需要配合音樂增強音樂的節(jié)奏感。因此,歌詞的創(chuàng)作者注重韻律和節(jié)奏,甚至有的時候作者為了追求歌詞獨特的韻律,違背語法規(guī)則。清代張裕釗曾說:“文以意為主,而辭欲能副其意,氣欲能舉其辭,臂之車然,意為之御,辭為之載,而氣則所以行也”??梢钥闯?,古人的“語法”概念,是和韻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韻律與語法相一致時,它們相輔相成,共同表達思想感情;當二者相違背時,韻律就常常突破語法的束縛。①為了使歌詞節(jié)奏分明,韻律和諧,這時,語音上的押韻要求,就會推動語言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通常表現在語法的變化上。
一、語言變異在語法中的表現
語法是語言的結構規(guī)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并自覺遵循的語法規(guī)范。歌詞作為文藝語體具有描繪性、音樂性,因此它在格律方面有著嚴格地要求。歌詞上下句押韻對字數有著嚴格的要求,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有時候會強制性的去掉某些字,從而造成句法成分省略。有時候為了押韻或者出于表達的需要,就強行改變詞語的順序,造成語序不當,使句子表達模糊,難以理解。詞語的超常搭配是歌詞中常見的一種語言變異,有的超常搭配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不能更好的表達歌詞含義,但是很多情況下詞語的超常搭配能打破常規(guī),起到陌生化的藝術效果。
(一)句法成分省略
為了配合歌詞文本的整體節(jié)奏,歌詞中常常會出現省略的現象,使得上下句字數相同,節(jié)律一致,唱起來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如李宇春《粉末》中:
也許我淺薄,可不是泡沫
只要為你活過,我就不是粉末
“也許我淺薄,可不是泡沫”為了字數對稱,韻律和諧,省略了主語“我”。再如筷子兄弟《老男孩》中:
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
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
“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應為“我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缺少主語“我”。 這兩個例子都是為了字數的嚴格押韻而省略了主語的語言變異現象。
(二)語序不當
漢語語言中,某個句子成分前提能夠起到強調的作用,或者渲染情感,增強情感的表現力,或者引起受眾的注意。如張杰《這就是愛》:
哭了一晚的你的樣子
從此都種在我的腦海
“哭了一晚的你的樣子”讀起來語義晦澀,難以通順。我們不難發(fā)現,正常的語序應該為“你哭了一晚的樣子”。作者為了強調傷心,便將“哭了一晚”提前,把主語置于謂語的后面,聆聽者首先聽到的就是“哭了一晚”,讓聽者深切的感受到主人公濃濃的傷感之情。
有的時候創(chuàng)作者為了押韻,也會調整主謂賓的順序,使歌詞產生回環(huán)復沓的韻律美。如李宇春《梨花香》:
人面桃花是誰在扮演
事過境遷,故人難見
舊日黃昏,映照新顏
相思之苦誰又敢直言
詞中“人面桃花是誰在扮演”“相思之苦誰又敢直言”都將受事提前,成為受事主語,構成主謂謂語結構,從而使歌詞句句押韻。句子通常的語序應該為“是誰在扮演人面桃花”“誰又敢直言相思之苦”。
(三)搭配不當
詞語的超常搭配突破了普通話語法規(guī)范的藩籬,實現了語言表達的多樣化、藝術化效果,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新奇獨特的表達方式。在合適的語境中,詞語的超常搭配是積極的修辭,它打破了思維的定式,給人以新奇,脫俗的感受,極富創(chuàng)造性。但是超常搭配要與語境相適應,脫離了合適的語境,一味地追求陌生化的效果,則往往適得其反。不僅讓人不知其所指,一頭霧水,更是失去了語言的表達功能,毫無價值。如:李宇春《蜀繡》這首歌中:“看鐵馬踏冰河,絲線縫韶華?!薄吧厝A”指的是青春年華,為抽象名詞?!敖z線”是具體名詞,本用來縫織物等,作者卻說“絲線縫韶華”,將與具體事物搭配的詞語跟抽象事物搭配,化抽象為具體,使人對年華的流逝切實可感,使人對極為寶貴的韶華更加珍視,起到了修辭的效果。此外,這樣的名詞搭配,使得語言成為詩一樣的語言,意境雋美深刻。
二、歌詞語言的規(guī)范化
我國的漢語普通話尚在推廣階段,漢語方言仍然有很大的差異,給人們交流帶來了不便。流行歌曲作為大眾媒體的一種傳播方式,它對人們學習普通話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對歌詞語法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有利于普通話的傳播,有利于加強地區(qū)間、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更有利于我國的團結統一。
(一)歌詞語言變異合理規(guī)范化的標準
普通話的規(guī)范就是指根據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語言的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確立明確的、一致的標準,并加以推廣。但是,普通話的規(guī)范化并非制定一套嚴格的教條,而是以人們的交際需要出發(fā),使語言更加健康的發(fā)展。
普通話語匯的規(guī)范要遵循明確性、普遍性和需要性原則。我們應該把詞義明確的,人們普遍使用的,適應語言表達需要的詞語吸收到普通話中;把意思晦澀難懂,不被人們交流使用的詞語舍棄出去。至于那些生造的詞匯,我認為我們應該把它堅決排除在普通話系統之外,只吸收已經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詞語。對于詞匯誤用現象,我們應予以糾正,使詞匯正常搭配。但語法規(guī)范并非一成不變的,它要反映語法的發(fā)展變化,如果某一說法由偶然使用變得常用起來,能夠起到很好的表達效果,也就認為它是合規(guī)范的。我們分析語法失誤,要把語法失誤與言語變異區(qū)別開來。
(二)歌詞語言變異的規(guī)范化措施
首先,歌詞創(chuàng)作者應該主動增強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提高語言規(guī)范化意識,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僅僅追求藝術化效果,也遵循漢語普通話的語法規(guī)范。其次,傳播媒體在語言傳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媒體也要加強對文化傳播的監(jiān)管力度,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效果,避免出現輕視文化等急功近利的現象。再次,相關部門可以制定法律法規(guī),發(fā)揮對文化產業(yè)的引導和監(jiān)管作用。
總而言之,歌詞的語言變異既是對傳統語言的繼承,又是對傳統語言的突破,同時也是語言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二者既對立又統一,沒有傳統語言,就沒有語言變異的根基。沒有語言變異,語言就不能更好的跟隨社會的腳步。因此,我們只有按照語言的規(guī)范來發(fā)展語言語言變異,才能既發(fā)揮語言的的生機與活力,又使語言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注釋】
①念穎.論詩歌語體中的超常搭配現象[D].云南:云南師范大學,2004.
【參考文獻】
[1]邢福義,汪國勝.現代漢語[M].第二版.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松岑.語言變異研究[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3]詹紅霞.流行歌曲歌詞中有關超常搭配的語言變異[D].新疆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張亞君(1991.09-),女,漢,河南省鶴壁市,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文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