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暉
【摘要】社會與經濟的發(fā)展對高職高專的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養(yǎng)出兼具語言實踐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綜合性人才。通過改革高職英語課程體系,建立一個更加科學符合現代教學現狀的課程體系,將會有效地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英語 課程體系 高職英語
一、高職英語課程基本要求與目前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高教司出臺《高職高專教育英語教學課程基本要求》指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要達到“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yè)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yè)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這一基本要求對高職英語提出的實用性和人文性的要求,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開拓學生學習視野,培養(yǎng)兼具語言實踐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綜合型人才。
而目前的高職英語教育,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重語言能力輕人文素養(yǎng),重語言基本功培養(yǎng)輕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與初中英語新課標銜接不佳的問題。這幾個問題既導致高職英語教學效果不佳,又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學生將英語視為最不愿意學的科目之一。
二、高職英語改革與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要改變以上所訴現狀,就必須要進行改革。目前高職英語的改革從課程定位、培養(yǎng)目標、教學要求、課程設置、教學模式、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討。王守仁認為“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主要是通過大學英語課程來培養(yǎng)的”。因而我們認為,職業(yè)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也應該是通過高職英語課程來培養(yǎng),一個規(guī)劃良好,充分體現課程合理性和學生需求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會對教學效果,教師隊伍培養(yǎng)等多方面帶來諸多好處。
高職英語作為基礎課程,它承擔了三個方面的教育功能: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公民;為專業(yè)學習和形成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和崗位能力服務;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基礎。
三、高職英語課程建設體系的初步構想
1.入學分級教學。為了解決不同地域,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水平差距,應開展分級教學,這是多元化課程體系的基礎。入學分級教學指的是在新生入學時,組織學生開展摸底測試,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的教學班。針對不同班級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教學進度,制定不同的教學規(guī)劃。徹底改變傳統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使得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都可以在教學中得到滿足。
2.設置通用英語、通識教育類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通用英語即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EGP),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基本英語技能,包括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綜合技能。目前我們所用的教材基本都按照通用英語來編寫,分為不同等級,一級完成后再學習難度更高的一級。在分級教學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等級開始學習,達到最高級水平的學生就可以進入后續(xù)的通識教育和專門用途英語體系學習,既能讓學生不斷進步,又避免了學生的厭學情緒。
通識教育類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 (EGE)考慮到了英語教育的人文性,旨在通過課程設置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國際文化知識素養(yǎng)。通過通識教育類的英語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理論、思維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ESP)的范疇較大,主要涉及專業(yè)性的英語,其課程設置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敏感性,解決專業(yè)英語與基礎英語的過渡與銜接問題。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學生會對本專業(yè)涉及到的一些專有詞匯有所涉獵,為學生日后走出校門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3.將網絡學習平臺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條件,將網絡學習平臺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是一個良好的途徑。首先,學生通過登錄網絡學習平臺,可以自主地安排學習的場所及時間,學習的自主性大大地提高。其次,在平臺中,學生可以和同學以及教師展開交流,尤其是與教師的交流,可以達到一對一,這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解答。第三,網絡平臺的使用,使得現代化教學手段得以充分利用,教師可以在平臺中為學生呈現圖文并茂的生動的情景,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第四,網絡學習平臺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經常性更新,有助于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體驗。
四、結語
高職英語多元化課程體系的建設是適應時代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產物,也是高職英語改革的必然之路,只有進行多元化的課程建設,才能滿足社會與學生個體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從而在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產生積極有效地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
[2]馬俊波.基于高職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2):101-103.
[3]曲孝民.以職業(yè)為導向的差異化高職英語課程體系設計[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1):86-87.
[4]譚杰.新建本科院校大學英語多元化課程體系的建設探索[J].山東社會科學(教育學研究),2014(12):189-191.
[5]王守仁.在構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過程中建設教師隊伍[J].外語界.201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