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翠翠
【摘要】目的 探索優(yōu)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腦血栓患者126例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出院時的ADL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將優(yōu)質護理滲透進腦血栓患者護理工作中有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腦血栓;護理;滿意度;ADL;心理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6.0.02
腦血栓是一種腦血管疾病,致殘率和病死率較高,且該病多是由高脂血癥、高血壓等造成的,好發(fā)于老年人,采取有效的臨床護理有助于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2]。為探索優(yōu)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中應用的價值,特開展本次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腦血栓患者126例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3例。觀察組男42例,女21例,年齡54~68歲,平均年齡(58.9±5.2)歲。對照組男45例,女18例,年齡55~69歲,平均年齡(59.6±5.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為:患者入院后給予健康教育、病情監(jiān)測、心理疏導、并發(fā)癥處理等護理服務。觀察組患者給予優(yōu)質護理,將以患者為中心,給予患者全身心的服務滲透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具體如下:(1)加強患者病情的監(jiān)測,增加巡房次數(shù)。腦血栓患者的身體機能減退,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休養(yǎng),而長期臥床又會出現(xiàn)痰液堵塞呼吸道等情況[3],故此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狀況,做好隨時搶救的準備,定時給患者翻身叩背,必要情況下給患者使用吸引器排痰,確?;颊吆粑赖耐〞?。除此之外,還要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心跳、體溫、意識等生命體征,及時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并迅速采取措施處理和急救,預防意外事件的發(fā)生。(2)優(yōu)質心理護理。腦血栓患者多為中老年人,而患者生活無法自理、需長期臥床休養(yǎng),這就使得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焦躁、緊張、絕望等不良心理,進而影響到治療的順利開展,也可能導致血壓的升高。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熱情接待,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耐心安慰患者,建構和諧護患關系。了解并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通過相應的方法幫助患者紓解不良情緒,如:教導患者采用自我放松方式消除不良情緒,告知患者家屬多與患者交流溝通,與患者講家庭生活中的事情,讓患者感受到自己還是有用的,減輕其不良情緒。開展病友會,邀請成功康復的患者開座談會,讓患者之間交流溝通,也讓患者看到康復的希望,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優(yōu)質的康復護理。早期給患者開展康復護理,促進患者康復。從床上的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到下床的主動運動,循序漸進的增加運動量,從站立到跨步、行走,一步步指導患者如何康復訓練,并要求家屬參與到康復鍛煉中,教導患者家屬陪伴其康復鍛煉,多多鼓勵患者,增強患者的自信心。(4)并發(fā)癥預防護理。腦血栓患者容易出現(xiàn)褥瘡、便秘、感染等并發(fā)癥[4],對此,護理人員做好日常病情清潔護理工作,保持病房內的清潔衛(wèi)生,每日給患者清潔膀胱,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指導患者正確刷牙,每日用棉球和生理鹽水給患者擦拭口腔,預防口腔炎癥。定時給患者翻身,在受壓部位墊軟枕等方式預防褥瘡。通過飲食指導、早期進行康復鍛煉等方式預防便秘的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進行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得分越高的表明心理焦慮、抑郁程度越高。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進行滿意度的評估,主要內容涉及到對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操作技能、護理項目、護理積極性等,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的滿意度越高。采用ADL(生活自理能力量表)進行的評估,得分越高的表明生活自理能力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比
在入院時,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觀察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對比
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兩組患者在入院時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出院時,觀察組患者的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患者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 論
腦血栓一般可分成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兩種,其中前者占比較高,發(fā)病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等特點,發(fā)病部位為腦部動脈和頸內動脈,出現(xiàn)腦血流緩慢、血液成分概念、血液黏度增加等形成血栓,若不及時治療將會致殘或致死。而單純的治療也無法使患者完全康復,還必須在精心的護理下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優(yōu)質護理是近些年來衛(wèi)生機構推廣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要求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時刻與患者在一起,不僅承擔臨床護理的重任,同時還承擔著促進患者康復的重任。對于腦血栓患者而言,采用優(yōu)質護理,從多個方面促進患者不良情緒的紓解,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從病情監(jiān)測角度預防意外事件的發(fā)生,促進患者康復;從康復鍛煉角度促進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從預防并發(fā)癥角度預防褥瘡、便秘、感染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更高,SAS、SDS評分更低(P<0.05)。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用于腦血栓臨床護理中是可行的、有效的,有助于促進患者康復,且在構建和諧護患關系上有一定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愛萍,陳尚萍.優(yōu)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療效觀察[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6,29(1):1864-1865.
[2] 周麗萍,盧 紅.細節(jié)護理在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5):133-134,135.
[3] 徐家喜,顧偉萍,王忠玲,等.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在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52-53.
[4] 徐 蘭.護理干預對促進急性腦血栓患者早期康復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7):14-1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