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民歌歌后馬子清
Female singer Ma Ziqing of Northern Shaanxi folk songs
馬子清出生于1935年,陜西省綏德縣人,中國著名歌唱家,國家二級演員,陜北民歌演唱藝術(shù)家。
馬子清自小喜愛唱歌,憑借著對民歌的摯愛和過人的天賦,在18歲的時候考入中央歌舞團,并在民歌合唱隊擔任領(lǐng)唱。為了更好地把握民歌的韻味、學習更多的演唱技巧,馬子清曾多次深入陜北農(nóng)村向老藝人學習陜北民歌,日積月累,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1954年,在向中央歌舞團和文化部的匯報演出中,由馬子清主唱的綏德民歌《三十里鋪》第一次在舞臺上亮相,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極大關(guān)注和喜愛。馬子清回憶道:“記得有一次在懷仁堂里,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和當時蘇聯(lián)領(lǐng)導人一起看我們的表演,我們唱完一首《三十里鋪》后,周總理提議再唱首《蘭花花》,我們就又唱了首《蘭花花》?!敝笤谥袊魳芳覅f(xié)會組織的全國巡回演出中,《三十里鋪》唱遍了大江南北,經(jīng)過多年的傳唱,終于造就了一曲響譽世界、影響幾代人的陜北民歌經(jīng)典之作。馬子清在中央歌舞團民歌合唱隊期間所領(lǐng)唱的《走西口》、《蘭花花》、《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等陜北民歌,也都是膾炙人口、韻味無窮,為廣大群眾所熱愛和推崇。
1958年,馬子清調(diào)回陜西,在延安歌舞團短暫停留后又輾轉(zhuǎn)至陜西歌舞劇院工作,之后便逐漸告別舞臺、淡出歌壇。上世紀80年代,馬子清開始做行政工作,直到退休,于是,馬子清的名字就更鮮為人知了。她的個人經(jīng)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陜北民歌幾十年來的歷程。1984年,馬子清為呂驥編輯的《中國民歌集成—陜西卷》錄制了38首陜北民歌,首首經(jīng)典,獲得廣泛好評。1985年前后,馬子清還為電視片《萬里長城》、《黃土魂》、舞蹈《黃土史詩》等配唱了插曲。1986年,陜西音像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盒帶《陜北民歌精選》中也收錄了馬子清演唱的3首歌曲。
2007年,為年逾七旬且患有高血壓的馬子清錄制出版《三十里鋪 馬子清陜北民歌清唱專輯》。沒有音樂伴奏,只有她質(zhì)樸的歌聲。馬子清對這張專輯并不滿意:“上世紀50年代,我就灌過黑膠木唱片,這次我覺得自己唱得很不理想,年齡太大了,好多東西都沒唱出來?!辈贿^在專家的眼里,馬子清的這張專輯卻意義非凡。這張專輯傾注了馬子清畢生的心血和智慧,是她的首張個人唱片專輯,同時也是馬子清的藝術(shù)生涯的封山之作!
馬子清對陜北民歌的影響是深遠的,她為陜北民歌的普及和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謂當之無愧的一代陜北民歌歌后!
提起(個)家來家有名,
家住在綏德三十里鋪村。
四妹子和了個三哥哥,
他是我的知心人。
三十里鋪來遇大路,
戲樓拆了修馬路。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咱們二人沒盛夠。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人人說咱(們)二人天配就,
你把妹妹閃在半路口。
叫一聲鳳英你不要哭,
三哥哥走了回來哩。
有什么話兒你對我說,
心里不要害急。
洗了(個)手來和白面,
三哥哥今天(兒)上前線。
任務(wù)定在那定邊縣,
三年二年不得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