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淑芳
俄國文學泰斗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弊鳛橐幻處?,必須深知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只要有興趣,讀書、看書、學習就不會是負擔和任務;只要有興趣,學生就會積極地去獲取知識,完善自己;只要有興趣,學生甚至能夠從學習中發(fā)掘出更多有意義的東西。興趣給學生最大程度的引導,又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ㄓ小皹分保拍堋皹穼W”。如何才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每一個教師應該銘記于心、不斷探討的話題。答案之一,就是要讓我們的課堂變得妙趣橫生。如果教師講課毫無生趣,沒有激情,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必然是學生坐立不安、無精打采,盼望著下課。
所以,教師必須采用種種靈活的形式,吸引學生,激發(fā)興趣。從備課做PPT開始一直到一堂課結束,都應該努力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讓學生充分理解并且牢記于心。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許多提升教學質量的經驗,而幽默是一種行之有效、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也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好方法。在此,總結出幾點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的教學方法。
一、妙語成趣,加深記憶
教師應在教學中多引用些詩詞諺語、名言警句,讓學生遨游在生物學知識的海洋里。教師妙語連珠,學生自然成趣。如引用葉紹翁的名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來描述植物的向光性;“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來描述根的繁殖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在講減數分裂時把聯會可以說是“有源(緣)千里來相會”,而有絲分裂則是有源(緣)無分,同源染色體分離則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讓學生通過優(yōu)美的詩詞來愉快地掌握生物學知識?!皹渑聜?,人怕傷心”來描述莖輸導有機物的作用;在講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時把細胞核中DNA上的基因比喻成“故宮中的皇帝”信使RNA比喻成“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各種氨基酸比喻成“不同形狀和大小不同的磚塊”核糖體中合成蛋白質比喻成在“八達嶺用磚塊砌長城”;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來形象地引入生物遺傳和變異的內容。通過引用這些生動形象的詞句,令學生興趣盎然,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可能很多年后再提起這些詩句,學生還能想起曾經學過的這些生物學知識。
二、幽默糾錯,改正容易
對于一些大家都容易忽視和易犯的錯誤,就更應該讓學生們以特別的方式記住這類問題。有的同學在寫食物鏈時容易因為粗心而寫反箭頭。例如:“草→兔→鷹”這條食物鏈,會有學生寫成“草←兔←鷹”。我會說:“有些同學筆下的草很厲害,可以吃掉兔子,而兔子又會吃鷹。我擔心有一天,我們人要被草吃掉?!边@可以使學生在今后做這類題的時候對箭頭的方向格外注意。又如:有這樣一道題:
人體有的細胞器是:
①細胞壁;②細胞核;③高爾基體;④中心體;⑤線粒體;⑥內質網;⑦液泡;⑧細胞膜;⑨葉綠體。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⑥⑧
C.③④⑤⑦⑧
D.③⑤⑥⑨
有很多的同學選擇了D答案,因為沒有注意到“人體”這個前提。這時就可以做一個張開雙臂的動作說:“同學們,人吃飯好麻煩,我們以后不用再吃飯了,直接吸收煙囪中冒出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吧。”學生們哈哈大笑,但我知道,他們會在笑聲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牢牢地記在腦海中,下次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
三、幽默教育、潤物細無聲
在教學中,總會有一些影響課堂正常秩序的情況難以避免。如果教師能以一種幽默的方式應對,可能會比嚴厲批評來得更深刻,也更容易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去接受教師的教育。有一個夏天的下午課程進行到一半,有些學生出現困意,當時正好講到多糖,于是我就故意提高嗓門說到:“雖然我們知道纖維素是一種多糖,但我得鄭重的告誡大家,纖維素的味道并不好,也沒有甜味。但是我們有些同學的嘴都貼到桌面上了,而且垂涎欲滴,我們要不要叫他來用親身經歷來驗證一下我的結論?”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同學們的困意也馬上消除了,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每次到了早上第最后一節(jié)課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已饑腸轆轆,回答問題也常常有氣無力。有一節(jié)課我正好講到血糖的調節(jié)。便說:“同學們,現在你們的胰島A細胞活動增強并分泌胰高血糖素,它能夠強烈的促進肝糖元的分解,促使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所以你們有足夠的能量來挺直身子,抬起頭、睜大眼睛、認真聽課,不要像一只只蔫茄子?!睂W生們不僅記住了這個知識點,而且重新打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