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
伯父去世得早,姑媽因此和我父親感情特別好。小時候,父親逢年過節(jié)都會親自去姑媽家,而姑媽對父親一口一個“大舅”,叫得尤其親熱。姑媽總擔(dān)心她去世后我們后代之間不會再來往了,于是想出一計,想要將我大姐嫁到她同村的人家。她說:“你們走姐姐家時,總不好意思不順便走走表哥表姐家吧?!?/p>
但姑媽家的表哥表姐后來并沒有在老家生活,而是與我哥同在縣城。大家見面也不多,偶爾生日和春節(jié),才會來往一下。一個春節(jié)的夜晚,我和哥去表哥家拜年,回來的路上,哥說:“走完表哥這一代親戚,以后估計就算了,哪里有那么多精力?!蔽覍Υ松钣型小R淮卧诼飞嫌鲆娏硪粋€堂姑媽家的表哥,打過招呼后,哥又告訴我,已經(jīng)幾年沒來往了。其實(shí)這個表哥,我記得當(dāng)年在我考大學(xué)時還送了我8元錢的禮,我也翻了兩座山去請他來吃過飯。以前父母在世,他年年都來我家拜年,父母去世后,我們來往了幾年后才斷了聯(lián)系。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家鄉(xiāng)流傳一句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以前只是聽聽而已,甚至有些嘆息人情淡薄,等到長大了,才知道這是現(xiàn)實(shí)使然。所以,如今在廣州工作的我,回老家常常只是去幾個姐姐家走走。雖然表親一代還在勉強(qiáng)維系,其實(shí)下一代的確已經(jīng)開始松散了。前年,新婚的侄子帶著新媳婦和我同坐一輛車外出,明知我要去趕長途汽車,他和新媳婦卻只顧著去找小吃品嘗。如今,雖然我和他同在一個城市工作,但一年之中已難得來往一次,通個電話說多了幾句,他都嫌我啰唆。
我覺得,往后看,老親戚慢慢走丟了;往前看,年輕的親戚也越走越快、越走越遠(yuǎn)。這不免讓我想起“親戚”一詞,在古代它包含“內(nèi)親外戚”,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也是算在親戚里面的。后來,它的范圍才縮小了,主要指“外戚”,不包括親人。我推想,“親戚”縮小為“戚”,大概是“親人”走著走著就走遠(yuǎn)了、走丟了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