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娜
一名教師要想真正走進生活,走向富有尊嚴的教育,就必須沉下心來安安靜靜的去思考和學習,安靜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yǎng)或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厚積薄發(fā)、蓄勢待發(fā),學習是不斷充電、不斷提升的過程。只有自己修養(yǎng)和知識站在了某個高度,學生才會去仰視和敬重我們。 教學所需要的不是灌輸,而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興趣。 思維含量高的課堂,是有智慧的香草;缺少思維含量的課堂,是沒有靈魂的朽木。
從開學到現(xiàn)在,通過這一兩個月的教學,我有過無助,有過難過,也有過開心。剛進班的時候,我們班級的紀律不太好,因為我不擅長和孩子們溝通,自己本身的氣場又小,所以孩子們總是不聽話,有的還經(jīng)常鬧脾氣,這時候我是很無助的。中間跟有經(jīng)驗的老師溝通過,在他們那學到了不少的經(jīng)驗,也漸漸地知道了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要剛柔并濟,不過在我這“柔”往往是最多的,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以被感化的,只要我真心對他們好,時間長了他們就一定會明白的。如果有一個孩子突然間鬧情緒了,我就覺得不知所措了,該如何去消除孩子的情緒呢,一開始他們鬧情緒,不管他們是對是錯,我都不會批評他們,而是和他們說些道理,然后再加上哄。但是,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不是這樣的,他們犯了錯誤你不去批評他們,他們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針對孩子的錯誤,你去直接地孩子指出來,錯了就批評,他們是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而且你批評得越厲害,他們會根據(jù)批評的程度,去判斷自己的錯誤程度。所以說,錯了就要批評,而不是一味地去包容他們。該和她們玩的時候,好好地跟他們玩耍。他們也會覺得你平易近人。
我是一個很不注重細節(jié)的人,我自身也認識不到這塊,通過這段時間的托管教育,我漸漸的認識到,孩子的一豎一橫都要注意,他們現(xiàn)在就是好習慣形成的階段,如果現(xiàn)在壞毛病形成了,就會伴隨孩子們的一生。
短短的兩個月,機構里組織了各種培訓,我也從他們的培訓里學到了很多,通過譚老師給我們講解多元智能測評,講了不同類型的孩子,有不同的溝通方式,我就學會了如何去和不同的孩子溝通,通過王碧英老師的習慣養(yǎng)成課,教會了我如何去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我也會盡快地消化成我的知識,去教給我的學生們,首先是習慣養(yǎng)成六步驟 ①提高意識②行為規(guī)范③適時進行榜樣設立④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⑤及時評估及獎勵⑥形成良好的環(huán)境和風氣 這為以后我的學生及我的改變有了一個標桿,賈智會老師的總結讓我們知道了自己工作的方向: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一起努力。
教育不是拯救人,而是發(fā)展人;教育不是推動人,而是引領人。教師的教學勇氣來自于哪里?來自于自我認同和自我完整,來自于與學生的心靈相通,來自于對教育的熱愛,讓我們?yōu)楣餐哪繕艘黄鸩⒓缱鲬?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