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昇
摘 要:《原電池》是人教版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針對課堂難點,積極引導學生,應將學生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在課堂中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排憂解難。
關鍵詞:原電池;高中化學;分析;思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9C-0064-02
在對于人教版的高中化學《原電池》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最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在學生知識基礎上,發(fā)展對于雙液原電池的理解和深刻認識。但是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該部分的學習仍舊存在著疑問,如雙液原電池中的電解質為何不是其他性質的電解液而是ZnSO4溶液?能否對于鹽橋進行長時間的使用?使用兩個燒杯以及鹽橋為什么能夠防止出現(xiàn)電流衰減的現(xiàn)象?從上述問題中可以看出,學生對這些于知識點的理解非常薄弱,主要是由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并沒有以學生的認知特點為重點進行設計,導致課堂教學呈現(xiàn)表面化的特點,因此,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學生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在課堂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排憂解難。
一、學生對于“原電池”化學反應的認知分析
關于對于“原電池”的化學反應本質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這個問題,學生在認知過程中一般經(jīng)歷以下三個階段:首先,氧化與還原反應密不可分,比如Zn與H2SO4溶液之間的直接反應,在這個過程中電子會在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進行轉移,從而使化學能轉化成為熱能;其次,氧化與還原反應之間無法完全分開,比如,Zn、H2SO4溶液、Cu的“原電池”結構中,在負極中產(chǎn)生的電子的一部分將利用外電路轉移到正極區(qū)域中的氧化劑中,與此同時,另一部分的電子會從負極區(qū)域直接轉移到H2SO4溶液中的氧化劑,在這個過程中化學能的一部分轉換成為熱能,另一部分會轉換成為電能;再次,氧化與還原反應之間互相分割,氧化劑與還原劑之間完全分割,如Zn、ZnSO4與Cu、CuSO4原電池中,在負極區(qū)域中產(chǎn)生的電子將會通過外電路完全到正板區(qū)域的氧化劑中,在這個過程中化學能會轉變成為電能。
綜上所述,對于電池反應的認知和理解是學生能夠正確掌握和認識“原電池”的問題關鍵,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這個問題,將其簡單總結成為“原電池”反應的本質是氧化還原的過程,這種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難度。
二、教師對 “原電池”進行教學時的方法和措施分析
1.幫助學生認識“原電池”。教師在進行“原電池”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Zn、ZnSO4與Cu、CuSO4“原電池”作為教學素材,在教學素材的選擇過程中重點并不是素材的多少,而是所選素材是否能夠有效體現(xiàn)教學價值,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原電池”的整體特點,從“原電池”的化學反應本質、“原電池”的結構、電池的性能特點以及工作原理等方面進行素材的分析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不能厚此薄彼,因為上述四個方面是原電池構成的基礎,但是在講解的過程中還是有重點區(qū)分的,如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是“原電池”反應的本質、“原電池”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
2.幫助學生掌握關鍵概念。在為學生講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重點幫學生分析以下四個關鍵概念:離子導體、電子導體、電流以及電勢差,離子導體指的是化合物中的正負離子的定向流動實現(xiàn)導電的物質,主要有多種多樣的電解質溶液;電子導體指的是通過電子之間的定向流動從而實現(xiàn)導電性能的物質,主要有金屬和石墨等等;電流指的是電荷,即正離子、負離子以及電子等的定向流動;電勢差指的是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之間的電壓差距,它是導致電子和離子進行定向流動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學生在粒子移動方向中需要掌握的關鍵概念。
3.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在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是無法估計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利用實驗探究、小組討論、課堂提問以及研究交流等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充分了解學生的難點,最為重要的是需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以及自由提問的時間,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從而忽略對于學生疑問的解答環(huán)節(jié),以此避免學生出現(xiàn)無法掌握的知識點。
4.對于知識結構進行系統(tǒng)總結。在教學完成之后進行課堂小結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在進行課堂小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Zn、ZnSO4溶液與Cu、CuSO4溶液的原電池結構示意圖,從其中的化學反應本質、原電池的結構、電池的性能特點以及工作原理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總結,這種方法能夠為學生樹立一個系統(tǒng)性的原電池思維模型,為學生在后期學習電化學腐蝕以及電解池時打下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認識“原電池”、幫助學生掌握關鍵概念、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以及對于知識結構進行系統(tǒng)總結四個方面對于“原電池”進行教學,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同時為后期的教學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裴再波.我國高中化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2016,(4).
[2]葛鵬.讓“動手操作”彰顯高中化學思維光芒[J].文理導航:中旬,2016,(6).
[3]楊德紅.高中化學有效作業(yè)的內涵與設計[J].數(shù)理化學習:高中版,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