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編|語諾
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
匯編|語諾
中國的森林覆蓋率為20.36%,到2020年將提高到23%以上。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616 900平方千米,占世界人工林總面積的38%,居世界首位。下面是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跟小編一起去領略那獨特的魅力吧!
雪嶺云杉是天山林海中特有的一個樹種。在巍巍天山深處,它蒼勁挺拔、四季青翠、攀坡漫生、綿延不絕,猶如一道沿山而筑的綠色長城。風吹林海,松濤聲聲,綠波起伏,其勢如潮。雪嶺云杉,常綠喬木,葉呈針形,略彎曲;果球為長橢圓形,褐色。天山的雪嶺云杉,據(jù)說是在4 000多萬年前,由青藏高原遷徙而來,演變成大西北獨有,而又最為壯觀的林木。
天山林區(qū)中90%以上的林地,都有雪嶺云杉生長。在海拔1 400~2 700米的中山帶陰坡,雪嶺云杉連峰續(xù)嶺,蜿蜒東西。其下緣常與高大的闊葉林混交,郁郁蔥蔥,五彩紛呈,形成綺麗的美景。
天山雪嶺云杉林
紅松是東北的珍貴樹種,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是東北地區(qū)最有代表性的森林類型。1958年,黑龍江省在紅松林最集中的小興安嶺南坡,建立了豐林自然保護區(qū),面積為184平方千米。區(qū)內(nèi)有高等植物568種。紅松是我國東北的鄉(xiāng)土樹種,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為其分布中心,豐林保護區(qū)的紅松無論在林木株數(shù)和蓄積量上,都占80%以上。
紅松針闊葉混交林,是我國東北濕潤地區(qū)最有代表性的植被類型,保護區(qū)不僅完整地保存了珍貴的紅松資源,同時也成為一座天然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為生物工作者研究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的生態(tài)、群落的變化、發(fā)展和演替規(guī)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長白山紅松闊葉混交林
尖峰嶺熱帶雨林
尖峰嶺熱帶雨林位于三亞市北部,是海南島西部瀕臨北部灣的一處山地,總面積447平方千米。尖峰嶺主峰海拔1 412米,因形似尖刃而得名。在這片神秘的大森林里,生長繁衍著海南75%的植物和85%的野生動物種類。尖峰嶺地區(qū)目前尚保存了中國整片面積最大的熱帶原始森林,其植被的完整性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位居全國前列,不亞于亞馬遜河、剛果河及東南亞熱帶雨林。公園森林覆蓋率96%,古木參天,藤蔓纏繞,溪水潺潺,云霧繚繞,融大山、大海、大森林于一體。山高林密,周圍寂然無聲。尤其是海拔600米的天池,四周天然林環(huán)抱,鳥語花香,年平均氣溫19 ~24.5 ℃,盛夏涼風習習,空氣清新,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植物的精氣濃度大,是療養(yǎng)避暑度假勝地。
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德欽縣境內(nèi)。地處橫斷山脈中段、云嶺北段主峰白馬雪山和人支雪山的金沙江坡面。
杜鵑林的分布與森林植被垂直帶譜密切相關。海拔2 600~3 000米的陰坡杜鵑有大白花杜鵑、小粉背杜鵑等;3 000~4 000米的陰坡、半陰坡杜鵑有銹斑杜鵑、枇杷葉杜鵑、短柱杜鵑等;在4 000~4 2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帶,杜鵑多以群落分布。上述三類杜鵑共同組成云南西部高山杜鵑林。它們結伴生長,集體開放,在春夏之交形成一片片醉人的“花海”奇觀。
白馬雪山高山杜鵑林
波密崗鄉(xiāng)位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東北部,帕龍藏布的中下游,總面積46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積28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61%以上。保護區(qū)內(nèi)林木生長速度、持續(xù)生長期和單位蓄積量遠遠超過國內(nèi)外同類林,尤以云杉為突出。區(qū)內(nèi)山高樹密,古木參天,珍稀野生動物活動頻繁,各類名貴中藥材蘊藏豐富。1984年被劃為以保護豐產(chǎn)針葉林為主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保護區(qū)。
波密崗鄉(xiāng)林芝云杉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輪臺縣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分布最密、存活最好的“第三紀活化石”——40余萬畝的天然胡楊林。
面對胡楊林,人類的想象力一直失語。在民間,人們將它英雄化:生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朽。
胡楊林是塔里木河流域典型的荒漠森林草甸植被類型,從上游河谷到下游河床均有分布。雖然胡楊林結構相對簡單,但具有很強的地帶性生態(tài)烙印。無論是朝霞映染,還是身披夕陽,它在給人以神秘感的同時,也讓人解讀到生機與希望。
輪臺胡楊林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qū)位于云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州景洪、勐臘、勐海三縣境內(nèi)。總面積2 854.21平方千米,它的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tài)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深受國內(nèi)外矚目。世界上與西雙版納同緯度帶的陸地,基本上被稀樹草原和荒漠所占據(jù),形成了“回歸沙漠帶”,而西雙版納這片綠洲,猶如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這條“回歸沙漠帶”上。
地處云南南端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是當今我國高緯度、高海拔地帶保存最完整的熱帶雨林,具有全球絕無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現(xiàn)象。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位于貴州南部,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中亞熱帶喀斯特原生性較強的殘存森林。該區(qū)由森林和喀斯特地貌組合形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僅為科學工作者的研究提供鮮活資料,而且給人以美的享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氣候溫暖濕潤以及喀斯特地質(zhì)地貌影響,形成豐富多樣的小生境。既有巖石裸露、氣候變化大的石芽、崩塌的大石塊干旱生境,也有土層相對深厚、營養(yǎng)元素豐富、有機質(zhì)含量較高、氣候變幅小的石溝、石縫濕潤肥沃生境;既有陽光充足的明亮生鏡,也有直射光難以到達的陰暗生境。小生境的多樣性導致植物群落物種豐富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復雜。在區(qū)系成份上,動植物處于過渡交錯地帶,因而資源豐富,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幅完美的自然景色。
荔波喀斯特森林
大興安嶺森林以興安落葉松為主,它是環(huán)北極針葉林的組成部分,沿大興安嶺自北向南分布在中國境內(nèi)。林中伴生有獨特的北極物種,如雪兔、駝鹿、雪鵠以及杜香、越橘、石高蘭等動植物。以興安盟境內(nèi)洮兒河為界,大興安嶺分為南北兩段。北段長約770千米,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是以興安落葉松占優(yōu)勢的針葉林地區(qū)。它季相變化明顯,尤以春夏最美。春天新枝嫩葉在興安杜鵑紫色花朵的映襯下分外妖嬈;夏季,林中云霧飄蕩,百木爭榮,蒼翠欲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里還是許多民族的肇興之所。在大興安嶺的深處,至今還生活著鄂溫克、鄂倫春等古老的森林狩獵民族。大興安嶺北部的原始風貌,其磅礴的氣勢和汪洋般的碧綠,使它成為我國北部邊疆的一塊翡翠珍寶。
大興安嶺北部興安落葉松林
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宜賓市境內(nèi),幅員面積120平方千米,核心景區(qū)44平方千米,共有八大主景區(qū)兩大序景區(qū)134處景點。景區(qū)內(nèi)共有竹子58種,7萬余畝,是我國最大的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體,兼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的最大原始“綠竹公園”;植被覆蓋率達87%,為我國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的天然氧吧!
奇篁異筠的竹景與富集配套的山水、湖泊、瀑布、崖洞、寺廟、氣象、地質(zhì)、民居交融,自然生態(tài)與歷史人文并重,清風搖曳、竹影婆娑、四季宜游,是人們回歸大自然的游覽勝地。
蜀南竹海